陈志华请吃饭的这家位于铜锣湾的餐厅闹中取静,藏在一栋商业大厦的三楼。
从繁华喧闹、霓虹闪烁的街道拾级而上,推开那扇雕刻着精致花鸟图案的红木大门,好像瞬间踏入了另一个时空。
门外街道上鼎沸的人声和汽车的鸣笛声,都被隔绝在外。
餐厅采用传统粤式装修风格,红木家具配着青花瓷餐具,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温馨雅致的氛围。
苏敏之在心里暗暗点头,这确实是个适合商务洽谈的好地方,既保证了足够的私密性,又不至于像某些西餐厅那样显得过分拘谨。
两人在一张靠窗的方桌旁落座。窗外,是铜锣湾璀璨的夜景,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展现着这座东方之珠的繁华与活力。
服务员动作轻柔地为他们沏上了一壶香气浓郁的普洱茶。
陈志华接过菜单,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先礼貌地询问过苏敏之的口味。
“苏厂长,您对海鲜有没有什么忌口?这家餐厅的海鲜做得非常地道,食材都是当天从码头运来的新鲜货。”
得知苏敏之没有特别忌口后,陈志华便直接点了这一家的几道招牌菜:清蒸东星斑、避风塘炒蟹、白灼基围虾,还有几道精致的粤式小炒和例汤。
他显然是这里的常客,点菜时轻车熟路,甚至还用流利的粤语,跟一旁侍立的服务员低声交代了几句关于火候和调味的细节要求 。
等服务员退下后,陈志华端起茶杯,语气随和地问:“苏厂长这次随团来香港考察,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苏敏之放下茶杯,神情有些复杂,先点头,后摇头。这个动作引起了陈志华的好奇。
“这几天,我们参观了好几家不同行业的企业,有做纺织的,有生产西药的,有做塑胶玩具的,还有一家是做电子元件的。”
“确实是让我大开眼界。香港企业的管理效率、市场反应速度,还有他们那种对成本和利润近乎苛刻的精打细算,都非常值得我们内地企业学习。”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只是……跟我的本行最接近的,只有一家食品厂。但他们主要生产的是月饼、蛋卷、糖果之类的糕点和零食,跟我们做的饮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陈志华点点头,表示理解。
苏敏之是做饮料行业的,她此行最渴望的,肯定是能有机会接触到香港本地的饮料巨头,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市场策略。
可惜,这次考察团的行程安排,似乎并没能完全满足她这个最核心的期望。
看出陈志华眼中的理解,苏敏之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不过,虽然没有机会去到这边的饮料公司,但是在香港这几天,我可是喝了不少本地的饮料。便利店、茶餐厅、超市,我几乎把能买到的饮料都尝了个遍。”
“哦?”陈志华来了兴趣,“苏厂长对哪一款饮料最有兴趣?能让您特别留意的,想必是有独到之处。”
苏敏之稍作思考,认真地说:“是一款柠檬茶饮料。茶餐厅里的冻柠茶我也喝过,但这个罐装的柠檬茶更让我感兴趣。”
“它把茶餐厅的味道装进了瓶子里,随时可以买到,冰镇后的口感清爽解渴,茶香和柠檬的酸味平衡得很好,而且没有碳酸饮料那种刺激感。”
她一说这些细节,陈志华就明白她说的是哪一款了。
“苏厂长好眼光。”陈志华笑道,“您说的这一款柠檬茶,确实是香港最受欢迎的本地饮料之一,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便利店,还是在高档餐厅的菜单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算起来,它差不多已经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伴随了一代香港人的成长,几乎成了香港本地饮料的一个代表符号。”
他顿了顿,眼中带着一丝探究的神色,试探着问道:“怎么,苏厂长是对这款饮料有想法?是……也想在内地,做类似的产品吗?”
苏敏之却摇了摇头,反而将问题巧妙地抛了回去:“陈先生您是做贸易起家的,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搭建商业的桥梁。”
“以您对两地市场的了解和敏锐度,为什么……没想过把这款在香港如此成功的饮料,直接进口到国内市场去销售呢?”
这个问题,显然问到了点子上。
陈志华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苏厂长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得非常专业,说明您是真的在用心思考市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产品的层面。”
“不是我不想做,”他摇了摇头,“而是因为它目前在内地不会有市场。至少,现在这个阶段不会。”
“目前,内地的消费者还没有为包装饮料付费的习惯,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这种消费观念。”
“人们有可能为了家里的孩子买一瓶营养饮品,比如麦乳精、果珍这类,觉得这是给孩子补充营养。但不会给自己买一瓶茶饮料,觉得这是浪费钱。”
“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茶,是回家自己用开水泡的。买一两茶叶,就能泡上一大壶,既便宜,又能喝上一整天,为什么要花钱,去买那一小瓶加了糖和柠檬精的‘茶水’呢? ”
“这个消费习惯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市场进行漫长的培育。”
苏敏之听得非常认真,频频点头。
陈志华的分析,与她之前的市场调研结果,不谋而合。
她沉思片刻后说:“对,您说的这一点,我也观察到了。市场培育需要一个过程,消费者的观念转变也需要时间。”
她停顿了一下,话题一转,“不过,对于我们生产饮料这一方来说,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之前研究过,这种属于即饮茶的技术,需要解决茶汤的沉淀、氧化、风味稳定和保鲜等一系列问题。”
她说得越来越专业:“茶叶里的茶多酚很容易氧化变色,时间长了茶汤会变浑浊,口感也会变差。”
“要做到像这款柠檬茶一样,能在常温下保存几个月还保持清澈透亮、风味稳定,这需要解决多个技术难关。目前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技术难题。我们厂的技术部门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陈志华没有想到苏敏之研究得这么深入透彻,不由得对这位女厂长更加刮目相看。
他没想到,她不仅懂市场,竟然对生产技术层面的细节,也研究得如此深入透彻 。
他放下筷子,表情变得认真起来,问道:“听苏厂长的意思,您未来是想……让您的工厂,往这个技术方向转型吗?”
这时,服务员开始陆续上菜。清蒸东星斑冒着热气端上来,鱼肉雪白细嫩,淋着滚烫的豉油,葱丝在上面冒着香气。
苏敏之等服务员离开后才继续说道:“转型谈不上。我们今年秋天,还会推出一款新口味的汽水,这个计划已经在进行中了。汽水,仍然是我们目前,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打产品 。”
“但是,”她的目光望向窗外璀璨的夜景,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肯定不能只靠一款产品打天下。所以,我自然要多研究一下同行们的产品,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市场上哪些品类有潜力,哪些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去攻克。”
“即使现在我们还做不了,但至少要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技术和人才的储备。”
陈志华举起酒杯,敬佩地说:“苏厂长有这样的前瞻眼光,您的企业一定会越做越好。来,我敬您一杯,也祝您早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
“谢谢陈先生吉言。”苏敏之也端起茶杯,与他轻轻一碰。
餐厅里,悠扬的粤语老歌轻轻飘荡,空气中弥漫着精致粤菜的诱人香气。窗外,是香港繁华璀璨的不夜城景。
而窗内,两个来自不同背景、却同样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人,正就着美食,畅谈着关于未来中国饮料市场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