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力量并非针对那些前来听讲的修士,而是弥漫向了更远处的西方荒原。那些隐藏在山川、河流、森林、沙漠之中的山精、野怪、灵兽、凶兽,它们或许刚刚还在舔舐着猎物的鲜血,或许还在为争夺一块稀有的灵草而嘶吼,或许还在沉睡,但此刻,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一股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一股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带着某种召唤意味的力量。
它们天性中对于强大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未知变化的敏感,让它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茫然四顾,然后,便不由自主地朝着须弥山方向移动起来。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只,但很快,数量开始变得庞大。各种各样的山精野怪,大的小的,凶的萌的,奇形怪状的,都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朝着那座象征着西方教主讲道的地方汇聚而去。
一些刚刚抵达山脚下的修士,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圣人讲道,竟然还能吸引来这么多…们,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敬畏,甚至还有一丝丝恐惧。
接引圣人站在莲台上,看着这些被他的圣力卷裹而来的“听众”,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知道,这些山精野怪虽然无法真正领悟大道,但它们的存在,至少能营造出一种“座无虚席”的假象,不至于让这次讲道显得太过冷清。至于它们能不能听懂,能不能有所收获,那已经不是他此刻最关心的问题了。他需要的是场面,是声势,是让洪荒知道,西方教的主场,依然不容小觑。至于这些被“强行邀请”的听众,它们接下来会听到什么,又能得到什么,那就随缘吧。
西方须弥山,在一片略显荒诞的喧嚣中,接引圣人开始了他的讲道。山脚下,那些被圣力强行卷来的山精野怪,或蹲或立,或趴或坐,眼神空洞,却又带着一丝被强行灌输知识的痛苦与茫然。它们无法理解这玄奥的西方八百大道,只能被动地承受着圣人无上威压下传递出的信息碎片。这与其说是讲道,不如说是一场以绝对力量为前提的灌输,一种近乎强迫式的启蒙。准提道人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与此同时,东方洪荒大地,另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正在汇聚。
首阳山,作为此次玄门大会的举办地,早已被太清老子提前布置得气象万千,仙气缭绕。山门大开,道乐悠扬,仿佛在迎接一场盛大的道统盛宴。
元始天尊带领着十二金仙和云中子等十五位弟子,个个气宇轩昂,仙风道骨。其中,紫阳真人和纯阳子作为新收的弟子,是属于带艺拜师,入教时便是太乙金仙后期,元始天尊指点后还加上阐教资源,不久便连连突破至大罗后期。虽然资历尚浅,但根骨非凡,此刻也是精神抖擞,眼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盛会的好奇与期待。他们乘坐祥云,浩浩荡荡,直奔首阳山而来。
通天教主则带着他的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龟灵圣母、金灵圣母,以及无当圣母和随侍七仙。通天教主面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藏着几分对未来的忧虑与决心。他深知此次大会的重要性,也明白西方教的威胁正在步步紧逼。
蓬丘岛青乾圣人,也带着他的得力门徒。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手持法宝,仙姿绰约;赵公明威风凛凛,目光如电;孔宣背后五色神光隐现,神秘莫测;龙女、六耳猕猴、南极仙翁等一众弟子,也各怀绝技,气势不凡。青乾圣人走在最前面,步伐稳健,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领袖气度。
女娲娘娘此次却显得格外低调,只带着她的坐骑青鸾,以及一位名叫金凤的贴身侍女。青鸾展翅,霞光万道,速度极快。女娲娘娘神情淡然,似乎对这场大会并不十分上心,但谁都知道,她作为洪荒六大圣人之一,她的参与,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一种对道统传承的重视。
青乾圣人带着弟子们先行一步,飞行在天地之间,仙气飘飘。而女娲娘娘与青鸾,则紧随其后,不快不慢。没过多久,两路队伍恰好在前行的路途中相遇。
女娲看到青乾,连忙躬身行礼:“师兄先行,女娲有礼了。”
青乾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无需多礼,同路,便一起走吧。”
青乾圣人心中稍安,知道女娲娘娘并非真的冷漠,只是性子使然。他立刻道:“娘娘说得是,此地离首阳山尚有距离,娘娘若不嫌弃,我们便结伴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女娲娘娘没有拒绝,只是轻轻拍了拍青鸾的头。青鸾似乎也认得青乾圣人,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叫。
于是,女娲娘娘与青乾圣人,带着各自的随行,并肩而行,朝着首阳山的方向飞去。一路之上,虽然交谈不多,但彼此间的气氛却显得和谐了许多。毕竟,面对共同的挑战,东方的道友们,还是需要多一些团结。
首阳山,八景宫外,一片祥云缭绕,仙鹤盘旋。太清圣人老子虽未亲自在此等候,但他早已安排了唯一嫡传弟子——玄都大法师,在此恭候诸位圣人和师兄弟姐妹。
玄都大法师,身披青色道袍,头戴九云冠,仙风道骨,气度沉稳。他站在八景宫外不远处,身后是数十位首阳山其他道行尚浅的记名弟子,皆穿着整齐的道服,眼神中充满了恭敬与期待。他们手中捧着各种仙果、清茶,以及象征欢迎的幡旗,静候着客人们的到来。
八景宫外,仙气氤氲,宛如仙境。玄都大法师目光远眺,心中默默计算着时辰。他知道,以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人的修为,飞行速度远超常人,此刻恐怕已经离此不远了。
“师尊有命,定要恭迎诸位师伯师叔与道友。”玄都大法师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作为太清圣人首席弟子的责任与自豪。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姿态,确保自己展现出首阳山与太清门下应有的风范。
不多时,天际传来阵阵破空之声,先是昆仑山玉虚宫的浩荡云气,随后是金鳌岛截教的肃穆仙光,紧接着,女娲娘娘的青鸾与青乾圣人的随行也相继出现。他们看到了八景宫外的玄都大法师与众记名弟子,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玄都大法师连忙上前几步,拱手道:“恭迎元始师叔、通天师叔、女娲娘娘、青乾师伯!”
他的声音洪亮而恭敬,带着太清门下特有的沉稳与礼数。随后,他转身对身后弟子一挥手:“快上前行礼!”
众记名弟子连忙上前,齐声高呼:“恭迎诸位圣师!恭迎诸位师兄师姐!”
一时间,八景宫外仙乐齐鸣,香风阵阵,好不热闹。这番安排,不仅体现了太清圣人作为东道主的周到与礼数,也无形中为即将到来的五门大比,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庄重的氛围。
首阳山八景宫内,气氛庄严肃穆,却又暗流涌动。太清老子立于中央,身姿如松,目光平和地扫过四位圣人:元始、通天、青乾、女娲,四位圣人分列两侧,各自带着自己的弟子,气场各异,却又隐隐被太清圣人的存在所压制,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诸位道友,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太清老子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无上威严,“今日齐聚首阳,共商玄门大道,实乃洪荒之幸事。”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道:“大兄言重了。我等亦是期待此会多时。”
通天教主则是一脸的平静,淡淡道:“正是,正是。”
青乾圣人拱手道:“能与诸位道友共论大道,青乾亦是荣幸。”
女娲娘娘只是轻轻颔首,不发一言,但那眼眸深处,却似乎藏着无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