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神农氏在燃灯和多宝的辅助下,借助赭鞭与药鼎,在百草的海洋中艰难前行,为解决人族瘟疫奔走。
而在人族部落中,另一位注定要改变洪荒格局的人物,也正经历着属于自己的困惑与顿悟。
他便是仓颉。仓颉是当时人族中一位聪慧过人的年轻人,他的家人们,像当时部落里许多人一样,习惯用草绳打结来记录事情——比如打猎收获了几只野兽,或者需要准备多少天的食物。起初,这种简单的记事方法很实用,一个结代表一件事情,两个结代表两件事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出现了。草绳上的结越来越多,形态各异,又没有统一的规则。日子久了,仓颉就常常看到家人对着那些打了无数结的草绳发愁,因为他们自己也忘记了哪个结代表的是猎物,哪个结代表的是食物,哪个结又代表的是某个约定。草绳上的结,成了一堆混乱的符号,失去了记录的意义。
仓颉对此深感忧虑。他常常独自一人,望着那些缠绕在一起的草绳,冥思苦想。他试图想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更清晰、更持久地记录下发生的事情和需要记住的信息。他画过符号,刻过木片,但总觉得不够完美,难以广泛推广。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部落附近的河边,试图用自制的网具捕鱼。河水清澈,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他聚精会神地盯着水面,等待着鱼儿上钩。就在这时,一抹异样的白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循着光亮望去,只见一只巨大的白玉龟,静静地浮在水面上。那龟背并非普通的褐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白色,如同上好的玉石。更奇异的是,在龟甲的表面,竟然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些奇特的纹路,像是天然形成的,又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号,深深浅浅,错落有致。
仓颉看得目瞪口呆,他放下手中的渔网,小心翼翼地靠近水边,仔细观察着那只白玉龟和龟甲上的纹路。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那些纹路,仿佛蕴含着某种深奥的规律,又像是某种信息的载体。
看着龟甲上的纹路,再回想起家中那些混乱的草结,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仓颉的脑海:这些龟甲上的纹路,不正是上天给予的启示吗?它们天然形成的形态,或许可以用来代表不同的事物和概念!
这个发现让仓颉激动不已,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不再仅仅局限于模仿草结,而是开始尝试将观察到的各种事物,比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以及部落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用类似龟甲纹路那样的符号来表示。他开始尝试创造一种全新的、能够被广泛理解和使用的记录方式。
那一刻,在河边,望着那只神秘的浮水白玉龟,仓颉的智慧之火被彻底点燃。他的人生,乃至整个洪荒文明的进程,都将因此而改变。文字的曙光,正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悄然亮起。
那一刻,仿佛有神光照耀在仓颉的身上。他看着石板上刚刚刻出的那个代表母亲侧影的符号,那线条简洁而有力,仿佛真的能感受到母亲的辛劳与坚韧。他激动地呼出一口气,心中默念:这,就是“人”!
是的,“人”!这个符号不仅仅代表母亲,它代表着部落里的每一个人,代表着所有直立行走、辛勤劳作的人族。第一个字,就这样诞生了,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汗水的味道。
紧接着,他想到母亲耕作的土地。那片土地是生命的源泉,是粮食的根基。他再次下刀,刻下了土地的形状——一条厚重而平坦的横线,象征着广袤的大地。他称之为“地”。
然后,他又想到了母亲直起腰身时,仰望天空的样子。那片广阔无垠的天空,是风雨雷电的源头,是日月星辰的家园。他刻下了一个代表仰望、代表高远的符号——那便是“天”。
“人”、“地”、“天”,这三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如同三块基石,稳稳地落在了仓颉的心中,也落在了他刻字的石板上。他的大脑仿佛被瞬间打开了一扇从未开启过的大门,无数的灵感如同奔涌的泉水,喷薄而出。
他不再仅仅是刻一个字,而是开始看见万物皆有象,万物皆可字。他看到猎豹的奔跑,刻下了“走”;他看到河水流动,刻下了“水”;他看到火焰燃烧,刻下了“火”;他看到部落里人们互相交流,刻下了“言”;他看到太阳升起落下,刻下了“旦”与“暮”;他看到山峦起伏,刻下了“山”;他看到树木生长,刻下了“木”
他的手从未停歇,刻刀在石板上、在土地上、在木片上,甚至在自己的手臂上,飞快地舞动。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意象,此刻都变得清晰起来,化作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符号。他的思维如同脱缰的野马,驰骋在洪荒的每一个角落,捕捉着每一个值得记录的瞬间和事物。
间在仓颉全神贯注的刻写中飞逝,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过了一整个纪元。当最后一笔落下时,他环顾四周,只见地上、石上、木片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粗略一数,竟然达到了三千多个!
虽然这些字还显得有些稚嫩,有些符号甚至可能不够精准,但它们无疑已经具备了文字的基本形态——能够记录思想,能够表达事物,能够传递信息。仓颉望着这满地的文字,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知道,自己不仅仅是在刻字,而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工具。这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这如同神启般的顿悟,彻底改变了他,也预示着整个人族文明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文字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
仓颉心中激荡,却并未停下脚步。他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回味、在确认、在宣告他刚刚创造出的那些文字所代表的宇宙万物与人间秩序:“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金木水火土、山川河流……”
每一个字从他口中吐出,都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力量,在空气中震荡。当他念到“人定胜天”这四个字时,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决绝。这四个字,是他创造文字的初衷,也是人族不屈精神的呐喊。
仿佛真的被这挑战天威的宣言激怒了,刚刚平息的雷劫猛然间又剧烈起来!最后一道雷光在乌云深处疯狂凝聚,比之前的任何一道都要狂暴、都要黑暗,带着毁灭一切的意志,再次朝着仓颉当头压下!
三祖——有巢氏、燧人氏、缁衣氏,看着这天地不仁、天道不公的景象,眼中燃烧起熊熊怒火。他们不仅是人族的始祖,更是人族精神的守护者。他们同时怒吼出声,声音如同惊雷:“人定胜天!自强不息!”
他们的声音瞬间传遍了整个部落,传遍了附近的山川。此时,恰逢天皇伏羲也带着人族圣地中的青年才俊们前来探望。听到三祖的呼喊,伏羲眼中精光一闪,也立刻加入了呼喊的行列。他的声音最为洪亮,带着一种天生的威严与号召力。
“人定胜天!自强不息!”
伏羲的呼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整个洪荒大地上,无数人族部落中,人们仿佛心灵相通,纷纷抬起头,望向那阴沉的天空,用尽全身力气,跟着呐喊:
“人定胜天!自强不息!”
“人定胜天!自强不息!”
……
这声音,汇聚成一股前所未有的洪流,震动九天,响彻云霄。那最后的、最狂暴的雷劫,在亿万人的呐喊声中,竟开始出现了一丝动摇。
伏羲见状,朗声道:“仓颉之功,泽被苍生,开创文明之基,当为人族第四祖,封号‘文祖’!”
此言一出,整个天地仿佛都安静了一瞬。随后,洪荒亿万人族,无论远近,无论强弱,都恭敬地朝着仓颉所在的方向跪拜,声音整齐而虔诚:
“见过文祖!”
就在这亿万人的敬拜与呐喊之中,天空之上,那代表着大道本源的意志,终于被触动了。一股浩瀚、纯净、温暖的光芒,如同潮水般从天而降,不是惩罚,而是恩赐——那是无上功德之光!
这功德之光瞬间笼罩了仓颉,也笼罩了三祖,笼罩了伏羲,甚至笼罩了整个呐喊着的人族。光芒所过之处,那最后酝酿的狂暴雷劫,如同冰雪遇骄阳,迅速消融、散去,彻底消失无踪。
光芒散去,天空重新恢复了澄澈与宁静,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
伏羲望着天空,缓缓说道:“大道至公,赏善罚恶,无偏无倚。然天道有私,有时难免因循守旧,或因小善而蒙蔽,或因小恶而迁怒。今日,人族以不屈之心、文明之力,感召大道,彰显了人族之潜力与未来。大道有感,降下功德,驱散了这不公之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跪拜的人族,眼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记住今日,记住‘人定胜天,自强不息’!这是人族的精神,也是人族能够在这洪荒中立足、发展、最终走向辉煌的根本!”
仓颉站在人群中央,沐浴在刚才功德光辉的余韵中,感受着亿万族人敬畏的目光,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创造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点燃了人族心中那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人族的命运,将从此刻开始,翻开崭新的一页。
大道功德,乃是天地间最纯粹、最本源的力量,蕴含着宇宙的真理与法则,是修行者梦寐以求的至宝。仓颉在那一瞬间,几乎是本能地吸收了这股浩瀚无边的功德之力。
这股力量涌入他的体内,如同春雨润物,瞬间渗透到他修行的每一个角落。原本稳固的地仙境修为,在这功德之力的冲刷下,根基愈发稳固,瓶颈如同冰雪消融般寸寸瓦解。
“轰!”
“咔嚓!”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仓颉体内真元、法力、神魂在疯狂蜕变、重组的声音。地仙大圆满…真仙…金仙…太乙金仙…他仿佛坐上了修行界的“火箭”,一路高歌猛进,每一个境界的突破都异常迅速,几乎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
他感觉自己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仿佛能触摸到那缥缈的法则,理解力、感悟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神魂变得无比凝练,元神之光璀璨夺目,周身仿佛有无形的光晕流转,那是强大修为和功德加持的体现。
短短几个呼吸之间,仓颉的修为便从地仙一路飙升,接连突破了数个大境界,最终稳稳地停留在了一个令洪荒大陆无数大能都为之侧目的境界——准圣中期!
准圣,那已经是超越了普通大罗金仙的境界,是距离那传说中的圣人只有一步之遥的存在。而中期,更是意味着他已经在这个境界中站稳了脚跟,拥有了相当强大的实力和底蕴。
仓颉缓缓睁开眼睛,眼中不再是之前的迷茫与惶恐,而是充满了清明、自信与一种洞悉世事的深邃。他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感受着神魂中那与文字、与天地法则共鸣的奇妙感觉,他知道,自己已经脱胎换骨。
他微微一笑,这一笑,带着超脱,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字创造者,更是一位站在准圣境界上的强大存在。人族第四祖——文祖,他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这大道功德带来的不仅是修为的提升,更是他未来证道之路上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