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身形如电,不多时便来到了传说中的瀛洲岛。此岛漂浮于浩瀚东海之上,云雾缭绕,仙气氤氲,岛上奇花异草遍地,仙鹤灵鹿徜徉,与外界截然不同。
六耳猕猴不敢怠慢,依照记忆中老师的指点,娲皇宫前,躬身行礼,高声通报:“弟子六耳猕猴,奉师尊之命,特来拜见娘娘。”
娲皇宫内,传来一道柔和而威严的声音传来:“六耳,来此有何事?”
六耳猕猴不敢隐瞒,将自己在蓬丘岛请教师尊,老师点拨他与赤尻马猴有本源相同之异感,以及赤尻马猴的来历的事,一一禀明。他言辞恳切,姿态恭敬,只专注于自己心中的疑惑。
殿门缓缓开启,一位身着素雅道袍,容貌端丽,气质非凡的女子走了出来。她正是女娲娘娘。娘娘目光如水,静静地看着六耳猕猴,仿佛能洞悉他心中的一切。
女娲娘娘轻声道:“你这灵猴之躯,乃是上古神魔一缕元神所化,天生灵慧,通晓万物。而那赤尻马猴,亦是上古神魔元神所化,只是它沾染了洪荒水汽,性子更为狂野蛮横。”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说你们二人有本源相同之感,并非空穴来风。你们同根同源,都出自上古神魔,,只是演化之路不同,一主灵性智慧,一主蛮力野性。这份感应,便是血脉深处,对同源之物的共鸣。”
六耳猕猴闻言,恍然大悟,又有些迷茫:“娘娘,既然如此,为何我与他,一个灵猴,一个水猴,差别如此之大?”
女娲娘娘微微一笑:“大道三千,演化万端。同源不代表相同,只代表一种潜在的联系。你灵性通达,可修大道;它野性难驯,却也是一方霸主。你们之间的感应,或许并非坏事,但也需谨慎,莫要被那蛮横的野性所染。”
“弟子明白。”六耳猕猴恭敬道,“只是,弟子与那赤尻马猴,因一些缘故起了冲突,它如今凶性大发,难以制服。师尊指点,或许娘娘有能安抚或约束它的宝物。”
女娲娘娘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轻轻颔首:“也罢,既然你已寻来,本座便助你一臂之力。你随我来。”
她引着六耳猕猴进入我娲皇宫。女娲娘娘拿出一面古朴的画轴前,轻轻将其展开。画轴之上,山水如画,亭台楼阁,城池社稷,仿佛一个缩小了的完整世界,散发着磅礴而温和的气运。
“此乃江山社稷图,可容纳山川大地,亦可安定一方气运,更能安抚或约束与我同源之灵物。”女娲娘娘将画轴递给六耳猕猴,“此物借你一用,待你事了,再归还。”
六耳猕猴惊喜交加,接过这无上宝物,心中感激不尽:“多谢娘娘大恩!”
辞别女娲娘娘,六耳猕猴再次踏上了归途。他心念一动,身形瞬间出现在淮水之上。此时,赤尻马猴正被孔宣的五色神光困住,挣扎不休,却始终无法脱身。
六耳猕猴手持江山社稷图,缓缓展开。画卷中,一片祥和宁静的山水世界徐徐展开,与周围狂暴的水流和激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赤尻马猴!”六耳猕猴朗声道,“你我同源,何必再争?这江山社稷图,乃女娲娘娘所赐,可为你安顿身心,远离纷扰。”
赤尻马猴正被孔宣的神光压得头晕眼花,忽闻此言,又见那画卷中诱人的景象,心中那丝与生俱来的联系被触动。它挣扎着抬头,金睛看向六耳猕猴,又看向那画卷,眼中凶光稍减,多了几分迷茫。
孔宣见状,也收了神光,他知道女娲娘娘的宝物非同小可。
六耳猕猴不再犹豫,双手掐诀,将心神沉浸到江山社稷图内,同时催动宝物之力,一股柔和而强大的吸力从画卷中散发出来,仿佛一个温柔的怀抱,朝着赤尻马猴笼罩而去。
“嗷——!”赤尻马猴发出一声不甘的咆哮,但在这股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面前,它只觉得身体越来越轻,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仿佛被吸入了一个温暖而广阔的世界。它最后的意识,便是看到了六耳猕猴那双与它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眼睛,以及画卷中那片宁静祥和的山水。
下一刻,江山社稷图缓缓收拢,画轴再次变得古朴无华,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淮水之上,只剩下六耳猕猴和孔宣两人,以及那平静得有些诡异的河水。一场风波,就这样被女娲娘娘的无上宝物平息了。
赤尻马猴一入江山社稷图,淮水流域的格局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头搅动洪荒水汽、性情狂暴的灵猴,曾是淮水水患最大的变数,它每一次的兴风作浪,都能让原本趋于稳定的河势再次恶化,让两岸百姓苦不堪言。它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这片土地的安全。
如今,这颗炸弹被彻底移除。江山社稷图内自成一方天地,虽不知赤尻马猴最终是顺从了还是被镇压,但它再也无法影响到外界。淮水之上,那股狂暴而混乱的水汽迅速消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抚平。
没有了赤尻马猴的搅局,淮水的性情也变得温顺起来。那些原本被它扭曲、冲垮的河道开始自行修复,紊乱的水流重新找到了规律,向着大海的方向缓缓流淌。曾经被洪水肆虐的平原,积水开始退去,露出龟裂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泥泞和腐臭,而是久违的泥土气息。
大禹自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刻调集所有力量,在淮水两岸加紧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没有了赤尻马猴这个最大的阻碍,治水工作变得异常顺利。禹帝亲自带领治水大军,栉风沐雨,日夜不息,他的神力与智慧结合,使得工程进展神速。
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淮水流域的河道便被彻底整治一新。那些曾经泛滥的支流被合理疏导,低洼易涝的地区被抬高或改造成蓄洪区,整个淮水流域形成了一个系统、高效的排洪网络。
当最后一道险工加固完毕,当最后一处积水退去,淮水流域的人民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安宁。曾经饱受水患之苦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农人开始耕种,渔民开始撒网,孩子们在干涸的河滩上嬉戏。淮水,这条曾经让无数人闻风丧胆的河流,终于被驯服,成为了滋养万物的母亲河。
淮水水患的平定,是禹帝治水伟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让大片的土地回归安宁,更让大禹的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峰。人们相信,这位新的人族共主,定能带领他们走向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而这一切,似乎都离不开那位神秘的六耳猕猴,以及那位深不可测的女娲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