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有四位仙长到了!”府吏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姜子牙眼中一亮,快步迎出。刚到正厅门口,便见四道身影飘然而至,正是赤精子四人。
“四位师兄!一路辛苦!”姜子牙上前拱手,笑容满面。他虽在阐教辈分较低,但与四位师兄情谊深厚,此刻相见,倍感亲切。
“子牙师弟!”赤精子上前回礼,目光扫过正厅,“西岐气象不错,看来师弟在此经营得颇有成效。”
几人入厅落座,侍女奉上清茶。茶汤清澈,香气袅袅,却是西岐特产的云雾茶。
“师尊旨意,想必四位师兄已知晓。”姜子牙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如今西岐虽稳,但北有崇侯虎,南有鄂崇禹,此二人皆是纣王亲信,手握重兵,若不除之,伐纣大业难成。”
“师弟有何打算?”道行天尊放下拂尘,缓缓开口。他性子沉稳,向来不喜多言,却总能一针见血。
姜子牙起身,走到厅中悬挂的地图前。这地图乃是西岐工匠精心绘制,标注了各方诸侯的疆域与兵力分布。
他手指北伯侯与南伯侯的领地,道:“崇侯虎残暴嗜杀,其领地百姓多有怨言,且他与纣王往来密切,若先除之,可断纣王一臂;鄂崇禹虽稍显温和,但坐拥南方富庶之地,粮草充足,若能拿下,可充实西岐府库。”
“你的意思是,兵分两路?”赤精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北路你亲自领兵,南路则需一员猛将。”
“正是!”姜子牙点头,“北路我去,有赤精子师兄与惧留孙师兄相助,可保无虞;南路我欲让南宫适将军领兵,他勇猛善战,再加上黄龙真人师兄与道行天尊师兄协助,定能攻克鄂崇禹。”
黄龙真人闻言,周身龙气微微一动,笑道:“南宫适有我二人相助,南路无忧。”
惧留孙也开口道:“崇侯虎手下有不少术士,我这捆仙绳正好能派上用场。北路若遇邪术,我与赤精子师兄可破之。”
四人皆是阐教金仙,神通广大,又与姜子牙心意相通,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将南北两路的作战计划商定妥当。姜子牙看着四位师兄,心中安定不少——有阐教金仙相助,此番攻伐,胜算大增。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姜子牙便身着朝服,前往王宫面见姬昌。
西岐王宫虽不似朝歌鹿台那般奢华,却也庄严肃穆,宫道两旁的侍卫铠甲鲜明,手持长戈,目光炯炯。
姬昌正于勤政殿批阅奏章,听闻姜子牙求见,连忙放下笔,道:“快请丞相进来!”
姜子牙步入殿内,稽首行礼:“臣姜子牙,参见大王!”
“丞相免礼!”姬昌起身,扶起姜子牙,“近日西岐安稳,多亏丞相操劳。今日前来,想必有要事禀报?”
姜子牙点头,正色道:“大王,如今商纣无道,天下诸侯多有反意。然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仍死心塌地效忠纣王,此二人犹如两把尖刀,悬于西岐南北两侧,若不早日拔除,日后伐纣之时,西岐必受其害。”
姬昌眉头微蹙,走到殿中,沉吟道:“孤亦有此担忧。只是崇、鄂二侯各拥雄兵,若贸然攻伐,恐难取胜。”
“大王放心!”姜子牙语气坚定,“臣已与阐教四位仙长商议妥当,此番攻伐,赤精子、惧留孙二位仙长随臣北上,黄龙真人、道行天尊二位仙长随南宫适将军南下。仙长们神通广大,可助我西岐大军破敌;同时,攻克南北二地后,可获取大量人口与粮草,充实西岐实力;此外,还能试探商庭反应,观其是否会出兵相助二侯,为日后伐纣摸清虚实。”
姬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素来敬重阐教仙长,听闻有四位圣人弟子相助,心中的顾虑顿时消散大半。他踱步沉思片刻,又问道:“两路大军,兵力如何分配?粮草是否充足?”
“回大王,”姜子牙从容答道,“北路臣领兵五万,皆是西岐精锐;南路南宫适将军领兵四万,亦为劲旅。粮草方面,臣已命人筹备妥当,足够两路大军三月之用。且南北二地富庶,若能速战速决,还可就地补充粮草。”
姬昌闻言,哈哈大笑:“好!丞相此计甚妙!既除心腹之患,又能壮大西岐,还可试探商庭,可谓一举三得!孤准了!”
随后,姬昌传下旨意,于王宫之外设立封帅坛,择吉日举行封帅大典。消息传出,西岐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这些年,他们受够了纣王的压迫,也早已对残暴的崇侯虎与依附纣王的鄂崇禹不满,如今西岐要出兵讨伐,百姓们都盼着能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三日后,王宫之外的封帅坛已然搭建完毕。坛高九丈,分三层,每层都铺着红色绸缎,坛顶悬挂着西岐的旗帜,旗帜上绣着“姬”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坛下,十万大军排列整齐,铠甲鲜明,手持兵器,气势如虹。百姓们围在坛外,人头攒动,翘首以盼。
吉时一到,姬昌身着帝王冕服,缓步走上封帅坛。他手持帅印,目光扫过坛下的大军,声音洪亮:“今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助纣为虐,残害百姓,孤奉天命,兴兵讨伐!特封姜子牙为北路大军主帅,领兵五万,北上讨伐崇侯虎;封南宫适为南路大军主帅,领兵四万,南下讨伐鄂崇禹!望二位主帅不负孤望,早日凯旋!”
姜子牙与南宫适快步走上坛,单膝跪地。姬昌将帅印分别授予二人,沉声道:“此帅印,代表西岐的安危与百姓的期盼,二位务必珍重!”
“臣(末将)定不负大王所托!”二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彻云霄。
接过帅印后,姜子牙与南宫适起身,走到坛边,面向大军。姜子牙手持帅印,朗声道:“北路将士听令!崇侯虎残暴不仁,今我等兴兵讨伐,只为解救百姓于水火!行军途中,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滥杀无辜!若有违者,军法处置!”
“遵主帅令!”北路五万大军齐声呐喊,声浪滚滚,震得地面都微微颤动。
南宫适亦高声道:“南路将士听令!鄂崇禹依附纣王,助纣为虐,我等此番南下,必破其城,夺其粮!尔等需奋勇杀敌,为西岐争光!
“遵主帅令!”南路四万大军同样呐喊,气势丝毫不逊于北路。
随后,赤精子、惧留孙走到姜子牙身边,黄龙真人、道行天尊则走到南宫适身边。四位金仙皆身着道袍,与身着铠甲的将士形成鲜明对比,却让将士们心中更添信心——有仙长相助,何愁不破敌军?
姬昌看着坛下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他高声道:“二路大军,即刻启程!孤在西岐,静候佳音!”
“是!”姜子牙与南宫适齐声应道。随后,二人分别走下封帅坛,翻身上马。姜子牙胯下是一匹白马,名为“踏雪”,乃是西岐宝马;南宫适胯下则是一匹黑马,名为“追风”,同样神骏非凡。
“北路大军,出发!”姜子牙一声令下,手持帅旗,率先策马向北奔去。赤精子、惧留孙紧随其后,身后五万大军排成整齐的队列,缓缓向北进发。
“南路大军,出发!”南宫适亦挥动帅旗,策马向南奔去。黄龙真人、道行天尊飘身而起,落在南宫适身后的战马上,与他并肩而行,四万大军紧随其后,朝着南方浩浩荡荡地开去。
坛下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挥手送别大军。
阳光洒在大军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两路大军如同两条巨龙,分别朝着南北方向而去,拉开了西岐伐商的序幕。
而远在朝歌的纣王,尚不知西岐已悄然举起反旗,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乱,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