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上的信纸被风吹得微微颤动,林墨的目光落在“西洋人集结战船”几个字上,指尖微微发凉。他原以为瑞王伏诛、西洋人退去,京城便能迎来长久的安宁,却没想风波未平,暗流又起。
“西洋人还敢来?”苏婉儿凑过来看了一眼,脸上满是愤慨,“他们难道不怕镇国公和京畿驻军吗?”
“贪婪是没有尽头的。”林墨收起信纸,声音沉了下来,“大靖沿海物产丰富,他们觊觎已久,这次受挫,只会更谨慎,也更凶狠。”他想起柳长风拼死护住的布防图,若是当时布防图落入瑞王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福伯在一旁叹道:“唉,这太平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刚送走豺狼,又要来虎豹。”
“还有瑞王的余党。”林墨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这些人藏在暗处,比西洋人更难对付。他们熟悉京城的一切,若是暗中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苏婉儿看着他凝重的神色,轻声道:“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周太傅和镇国公?”
“太子殿下已经在信中说,他会召集重臣商议对策,让我也列席旁听。”林墨站起身,将归雁剑系在腰间,“看来,是时候去宫里一趟了。”
他回房换了身干净的长衫,苏婉儿已经帮他备好了马匹。“路上小心。”她站在门口,眼神里满是担忧。
“放心吧。”林墨翻身上马,对她笑了笑,“很快就回来。”
马蹄声远去,苏婉儿望着林墨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轻轻叹了口气。她原以为林墨平反后,能过上安稳日子,却没想等待他的,依旧是没完没了的风雨。
皇宫的议事殿内,气氛凝重如铁。太子坐在主位,脸色严肃,周明远、赵烈等重臣分坐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忧色。
“据沿海传来的消息,西洋人在短短半个月内,集结了三十艘战船,比上次多了近一倍,还配备了更先进的火炮。”太子指着墙上的海图,声音沉重,“他们的船队就停在离我们最近的岛屿附近,虎视眈眈。”
赵烈一拳砸在案几上:“这群蛮夷!真当我大靖好欺负不成?臣请求带京畿驻军驰援沿海,定要将他们打回老家!”
“不可。”周明远摇了摇头,“京畿是根本,若是驻军调离,京城空虚,瑞王的余党定会趁机作乱。到时候内忧外患,我们首尾难顾。”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沿海耀武扬威?”一个武将忍不住道。
众人陷入沉默,议事殿内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噼啪声。
就在这时,侍卫通报林墨到了。太子眼前一亮:“快请他进来。”
林墨走进议事殿,对着太子行了一礼,目光扫过殿内的重臣,沉声道:“殿下,诸位大人,晚辈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公子但说无妨。”太子温声道。
林墨走到海图前,指着沿海的一处海湾:“这里是黑石湾,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水下暗礁密布,西洋人的大型战船难以进入。我们可以在此处修建防御工事,派驻精锐水师,同时联合沿海的渔民,让他们帮忙监视西洋人的动向。一旦他们敢来,我们便能以逸待劳。”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赵烈眼睛一亮:“黑石湾?老夫去过那里,确实是个天然的屏障!林公子这个主意好!”
周明远也点头赞同:“以防御为主,辅以渔民监视,既能守住沿海,又不用调动京畿驻军,可行。”
太子脸上露出笑容:“就按林公子说的办。赵将军,此事就交给你负责,务必在一个月内完成黑石湾的防御工事。”
“臣遵旨!”赵烈起身领命。
解决了西洋人的事,太子话锋一转,脸色又凝重起来:“至于瑞王的余党,据暗卫探查,他们似乎在联络一些被革职的官员,想要在暗中策划一场暴动,时间就在三日后的庙会。”
“庙会?”周明远皱起眉头,“那天京城百姓都会上街,人多眼杂,若是他们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林墨心中一动,想起影阁的行事风格:“他们会不会用毒?或者制造混乱,趁机刺杀重臣?”
“很有可能。”太子点头,“所以,我打算让禁军加强巡逻,同时安排暗卫混入人群,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拿下。”
“晚辈愿意加入。”林墨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影阁的手段,晚辈略知一二,或许能帮上忙。”
太子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那就多谢林公子了。”
议事结束后,林墨走出皇宫,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三日后的庙会,又将是一场硬仗。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京城郊外,一座废弃的破庙里,几个黑衣人正围坐在一起,为首的正是瑞王的心腹谋士。他看着手中的密信,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林墨,太子,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拦住我们吗?等着吧,三日后,就是你们的死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