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顿悟的女娲,时而舒展眉头,时而紧皱,深不可测。
其身上散发出浓厚的造化气息,圣人威压也随之展现。
原本准圣中期的她,此刻修为在迅速增长,突破至准圣圆满,且气息还在不断攀升。
水中倒影的女娲,身姿婀娜,动人心弦。
她轻启尊口,从湖边取泥,以造化之光赋予其生命。
东华旁观,眼中神光闪烁,仔细观察女娲展现的造化法则。
造化法则虽战斗力不强,却是难领悟的法则之一。
若东华能领悟此法则,他的混元金果将更为完善,甚至可能发生质变。
女娲完成泥人塑造后,为其注入生机,然而泥人立刻瓦解。
女娲感到困惑,向东华求助。
东华提议使用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前者为天下万土之精,后者集洪荒天地日月星三光,蕴含造化之力。
女娲手捧两大神物,再度塑造人类身形。
嗡鸣声中,天地变色,霞光万丈,仙音缭绕。
女娲按照东华的模样,慎重地塑造了第一个泥人,仙气轻拂,泥人瞬间拥有生命。
随着第一个人的诞生,天道共鸣,苍穹深处雷声滚滚,洪荒为之震动。
奇特的气息弥漫开来,惊动了所有生灵。
大神通者们纷纷惊醒,预感洪荒即将发生大事。
女娲全神贯注于造人事业中,不久周围便布满了她亲手塑造的小人。
在她身边,一切皆有生命。
东华见证了新生的人族,内心泛起波澜,对于前世身为人的记忆浮现。
他在捏出几百个小人后感到疲惫,于是东华递过提前截取的葫芦藤给女娲。
女娲以九天息壤和三光神水融入葫芦藤,甩出泥点化作更多的人族。
东华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耀着神秘的光辉,周身法则之光浮现。
包括纯阳、纯阴、乾坤、时间、空间等在内的诸多法则开始自发衍化。
仿佛有一扇无形的大门被打开,东华的混元金果震动,诸多感悟涌现。
在造化法则的推动下,这些法则继续衍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最终东华周身衍化出一百零八种不同的法则之力,并且仍在继续衍化之中。
东华在不断进化,衍生速度虽慢但仍持续。
同时,他的气息在不断增长,逐渐接近混元大罗金仙的层次。
他尚未完全踏入此境界,只是半只脚迈入了混元的门槛。
此刻,东华意识到自己的“一道生万道”
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环——造化之力。
领悟此法则后,东华的衍生过程更加自然流畅。
女娲利用葫芦藤快速创造人族,很快创造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名人族。
这些人族对女娲充满感激,跪拜感谢她赋予生命。
女娲宣布他们为“人族”
。
随着这一话语,鸿蒙紫气融入女娲元神,整个洪荒震动。
在在洪荒世界的天道之下,女娲的准圣道果蜕变为圣人道果,闪耀着光华,弥漫着道纹,释放着逍遥自在之气。
她的元神寄托于鸿蒙紫气,与洪荒天道相连,只要天道不灭,她便永恒不朽。
然而,女娲的行动也受到天道的限制,必须在规则之内行事。
随着无尽功德之力的灌注,她的修为突破混元,稳固在混元二重天境界。
随后,从她体内爆发出巨大无比的气势,传遍整个洪荒天地。
紫气东来,道音轰鸣,天女散花,地涌金莲,天地之间出现诸多异象。
连岁月长河都受到影响,浮现时间碎片,映照着女娲证道的身影。
所有人感受到女娲的圣人威压,无不震惊。
震惊过后,各大神通者开始准备厚礼,准备前去祝贺女娲成道。
昆仑山的三清也对此事有所反应。
老子和通天认为应该去祝贺女娲证道,而元始则有些不情愿。
但最终,元始还是跟上了老子和通天的脚步。
西方大地,须弥山。
接引与准提并肩坐于八宝功德池边,正在参悟道法。
此时,接引提议道:“师弟,听闻女娲娘娘即将证道,我们不妨前去祝贺。”
准提闻言露出愁容,表示自己虽多年参悟鸿蒙紫气,却仍无成圣的感悟。
接引安慰他道:“师弟无需着急,道祖曾说我们乃天定圣人,早晚会证道成圣。
现在着急的应是三清,而非我们。”
准提听后转忧为喜,两人随即起身,化作两道流光飞向女娲所在之处。
除接引准提外,众多流光自洪荒大地各处飞向须弥山,均为祝贺女娲证道成圣。
在天界凌霄宝殿,帝俊与太一感受到女娲证道的气息,心情复杂。
二人对东华有所怨恨,认为若非东华,红云手中的鸿蒙紫气本应属于他们。
但他们也意识到应前往祝贺女娲证道。
在不周山,女娲正在观察新生的人族,考虑是否将人族带入紫府洲。
然而东**言却认为这样做无法让人族真正成长,坚持让人族留在洪荒大地,经历磨难才能成长。
女娲对此表示担忧,不知该如何安置人族。
东华稍作沉吟后道:“造人鞭乃功德圣器,可留其护道。”
人族无法进入紫府洲,然可迁往东海之滨,以此为根基,逐渐在洪荒大地生存发展。
女娲闻之,神色一亮,遂以混元仙力庇护新生人族,并将造人鞭留之。
随后,女娲与东华共赴天外混沌。
此时,众多大神通者皆聚于此,欲观圣人开天辟地之威。
东华气息深不可测,令人震惊。
冥河老祖目光闪烁,不知思绪。
众人纷纷祝贺女娲证道成圣,献上贺礼。
唯准提以两件后天灵宝为贺,引起众人轻视。
女娲不在乎此,只道欲于混沌中开辟道场,众人纷纷后退以避波及。
女娲微笑,将目光投向混沌深处,手中光华流转,显现出一颗赤红的绣球。
她轻挥素手,绣球如虹般疾射而出,在混沌中掀起一声轰鸣。
红绣球在女娲的催动下,散发出恐怖的威势,混吨海为之掀起大坑。
极品先天灵宝的威能,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众人虽远观,仍能感受到红绣球的震撼力量,对圣人的手段心生敬畏。
他们明白,圣人的力量远非他们能企及。
随着女娲的娇喝,红绣球不断攻击混沌,形成众多黑白漩涡,虚空因此降下混沌雷霆,诞生出浩瀚的虚无空间。
周围的混沌海因女娲的存在而平静,仿佛被她无形的手抚平。
在众人的注视下,女娲素手一指,一道造化仙光飞出,落在黑白漩涡上,瞬间引发剧烈燃烧。
火焰从混沌中升起,清浊二气随之诞生,化作地水风火,四象五行开始衍化。
整个混沌中响起巨大的声响,地水风火不断扩散,从中散发的造化仙光孕育出天地万物。
苍天上升,大地下降,高山平原、大河湖泊在这方世界中迅速诞生。
女娲开辟一方小千世界,手法精妙绝伦。
她素手轻轻一握,远处星辰瞬间被炼化,一片星空被她点缀于新世界之中。
仙光如缕,如仙凰玄鸟般绚烂飞舞,滋润着大地,使得各种植物、仙鹤、白鹿等生命蓬勃生长。
最终,世界 ** 凭空出现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令众多大神通者惊叹不已。
他们眼中流露出向往,感叹这才是真正圣人的神通。
三清、接引准提等人更是眼中大放光芒,未来他们成圣时,也将拥有如此手段。
东华看着女娲的手段,心生感慨。
圣人境界远非准圣可比,即便是准圣圆满也不例外。
虽说他已超越混元金仙圆满,但面对女娲仍只有被碾压的份。
不过,他即将证道,踏足混元之境。
女娲为此界命名为娲皇天,并邀请诸多大神通者进入娲皇宫中。
她表示效仿老师,在宫中讲道万年。
看着下方的众人,女娲心中感慨万分。
她曾也是听道的一员,如今身份地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到女娲讲道万年的决定,众多大神通者心生敬畏。
原本他们与女娲同列大神通者,但现在女娲已踏入至高无上的圣人境界。
女娲讲道:“天地万物,皆有造化。”
女娲口中吐露出玄奥的言辞,娲皇宫内瑞彩纷呈,道音不断,宛如天女散花般的奇异景象。
下方的大神通者被圣人之言所吸引,陷入悟道的境地,如痴如醉。
三千年过去,讲道结束,女娲宣布此次讲道告一段落。
对于未能继续聆听的女神们,她们脸上流露出渴望之色。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即使她们渴望更多,女娲的讲道也无法强求。
大神通者们纷纷离开娲皇天,内心充满紧迫感,对自身的证道之路有了更深的思考。
娲皇天中只剩下女娲、东华和伏羲三人。
伏羲对女娲的成圣感到欣慰,但女娲却对兄长担忧不已,她认为帝俊并非三界之主的最佳人选,劝兄长退出妖庭。
然而伏羲态度坚决,他对帝俊的忠诚使他无法做出背弃之举。
女娲虽然关心兄长,但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兄妹闲谈后,伏羲离开了娲皇天。
娲皇天仅余东华与女娲,女娲因兄长不愿脱离妖族而忧虑,东华则提出这是帝俊拉拢人心手段下的无奈之举,今后只能由女娲暗中照看。
女娲听后情绪稍缓,她已证道成圣,有信心能庇护伏羲。
东华随后离开娲皇天,因观摩女娲造人领悟了造化法则,自身对大道的认知愈发圆满,也到了证道的边缘。
他深入混沌,打算修炼到混元境界并提升肉身至先天至宝层次。
女娲证道后,其他圣人也将相继证道,东华不甘落后。
深入混沌中,东华心念一动,召唤出乾坤鼎,进入其中坐下。
他运转《混洞沧海无量吞天诀》,周身穴窍发光,形成混沌漩涡,吞噬周围的混沌元气。
附近的混沌被搅动,狂暴的混沌气流被吸入乾坤鼎,不断冲刷、淬炼他的道体,使每一寸血肉都变得更加坚韧。
东华在东华体内,周天大穴不断发出轰鸣爆响,犹如大星炸裂,混沌气冲击下开辟出混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