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锦枝领完奖之后,是“最佳新人男演员”的奖项。
《一个人的爱情故事》的男主也得到了这项提名。
颁奖嘉宾宣布获奖者后,整个剧组重重松了一口气。
男主获奖,又一奖项收入剧组囊中。
前面的奖项颁发完毕,主办方为嘉宾和观众们安排了小型的歌舞表演。
其中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手,演唱的曲目,正是刚发布不久的《绿瑙》。
顾茵想到了什么,扭头望去,果然看见了乔纳森和商锦枝脸上均露出了笑容。
中场表演完毕,颁奖继续。
这次的奖项,来到了“最佳改编剧本奖“。
最佳改编剧本奖,每年由丰碑电影节组委会颁发给该年度写出最杰出改编剧本的编剧。
丰碑电影节每年都会设立”最佳改编剧本奖”,但并不是每一年这个奖项都能被颁发出去。
只有电影节的组委会成员经过研究,一致决定该剧本符合要求,才会颁发该奖项。
否则组委会宁愿空缺该奖项,宁缺毋滥。
而距离上一次最佳改编剧本奖颁发,已经过去了五年了。
这个奖项的提名,只有三部电影,《青梅竹马》就在其中。
卫听显然对《青梅竹马》剧组收获这个奖项很有信心。
看过其他两部提名电影的她知道,《青梅竹马》绝对能是这个奖项最有力的竞争者,更准确地说,应该唯一的获奖者。
果然不出所料,当奖项公布的那一刻,卫听的双眼突然像是被点亮了一般,她的脸上原本就挂着的笑容,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灿烂。
“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剧组是《青梅竹马》!”
顾茵本人虽然在现场,但她是不可能亲自来领这个奖的。
凉寥和顾音就应该是两个人嘛!
代替她上台领奖的,是剧组的制片人卫听。
众目睽睽之下,卫听淡定自若地拿起了奖杯。
她笑道:“大家好,我是电影《青梅竹马》的制作人卫听,电影的编剧由于私人原因,很遗憾无法亲临现场。获奖感言只能由我作为‘传声筒’,向大家暂未转达了。”
卫听道:“编剧凉寥让我转达,她很感谢大家对《青梅竹马》的认可。”
“感谢所有参与电影创作的剧组人员,是你们的辛勤,才有了电影在观众面前的完美呈现。”
顾茵的获奖感言写得并不长,卫听在讲完之后,还从个人的角度感谢了一番剧组工作人员和观众,获奖感言这才不显得草率。
卫听说完,话音刚落,光环派来电影节的代表,就率先开始鼓起了掌。
一边鼓还一边肘击身边的人,用眼神示意,让他们也跟随他的步伐,一起鼓掌。
在光环副总的带动下,现场矜持的掌声,逐渐被震耳欲聋的掌声所取代。
顾茵环顾整个会场,就属光环的人笑得最开心。
想到《青梅竹马》的高票房,顾茵理解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顾茵的光脑突然响了一声。
光脑中显示了一张照片。
是卫听发给“凉寥”的。
一个快有成人小臂大小的奖杯,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芒。
奖杯整体是庄重利落的长方体,没有繁复的装饰,像是黑色的大理石,又像是一本厚重的书籍,恰好应了”丰碑电影节“。
但它的两侧又宛如半拢的羽翼,弱化了几分方形的锐利,边缘则勾勒着一圈漂亮纤细的白色亮线。
奖杯的底座,也是规矩的方形,最上面刻着一行小字“第两百三十七届丰碑电影节”,正中间蚀刻着一行鎏金的端庄大气的字体:“最佳改编剧本获奖者”。
黑白金三色的碰撞,简洁却极具视觉冲击力。
顾茵正看得入神,卫听又发来一条消息:【沾了你的光,我也能摸摸奖杯。】
想到这个奖杯的所有者是自己,顾茵心中情绪微妙。
这好像是一种……肯定和鼓励?顾茵不确定地想着
没等这股微妙的情绪发酵,现场的掌声减弱了,主持人适时说了几句串场词,才宣布下一个奖项。
“获得最佳剪辑奖的电影是——”
郑智听到奖项名,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虽然《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和《青梅竹马》都获得了最佳导演的提名,郑智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不能和牛导相比。
两个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他最有可能获得的奖项,还是最佳剪辑奖。
当初为了抓紧时间,尽快把电影送入电影协会进行审核,获得官方的帮助,在对电影的粗剪过程中,郑智聘请了一位剪辑师来帮他对电影的各种片段进行整理。
但那位剪辑师顶多起到了一个打下手的作用,主要的剪辑工作还是由郑智完成的。
所以说,《一个人的爱情故事》真正意义上的剪辑师,只有郑智一个人。
在全息电影时代,剪辑、摄影两项工作基本上合二为一了。
一位好的剪辑师不一定能当一位合格的导演,但一位专业的导演,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剪辑师。
主持人拉长了音调,郑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紧紧盯着主持人。
“《一个人的爱情故事》!”主持人终于公布了结果。
郑智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绽放出狂喜的笑容。
他激动地站起身,脚步有些踉跄地走向领奖台。
郑智从事导演行业几十年,还是第一次以获奖者的身份登上如此重要的领奖台。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郑智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想到自己现在代表的不仅只有自己,还有整个剧组,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好在,他没丢剧组的脸。
郑智坐回自己的座位,赶快往自己的腿上擦了擦自己的手汗。
王恒顿时嫌弃得不得了,他悄悄挪了挪自己的屁股,想让自己远离郑智。
但他又眼馋郑智的奖杯,眼巴巴的望着,小眼神时不时就往郑智的奖杯上瞟。
郑智看得好笑,大方地把奖杯递过去。
王恒在心中纠结了几秒,还是抵不过奖杯的诱惑,于是便隔着一层衣服的布料,伸手接过奖杯欣赏了。
郑智:……大可不必。
过了最佳剪辑奖颁发的环节,又迎来了几个重量级的奖项。
最佳配角的提名,《一个人》剧组和《青梅竹马》剧组都获得了,但很遗憾,两个剧组都没有得到最终的奖项。
最佳男女主的奖项,也颁发给了其他剧组。
杨星落败,夺冠的是一位陪跑了多年的影后。
她也得到了其他奖项颁发的“最佳女演员”,也就是俗称的“影后”的称号,但在最权威的丰碑电影节上,她总是在陪跑。
有些黑粉,甚至批评她这个“影后”是浪得虚名的。
今年,她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直播球在她登上奖台时,将镜头对准了其他几位提名“最佳女演员”的演员们。
她们此时的神情,无一例外,全都投射在了观众的光脑中,无比清晰。
直播球前,哪怕女演员们竭力维持体面和仪态,心中的失落也在所难免。
年纪小的杨星,原本得体的笑容一僵,眉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失望。
但余光瞥见直播球,她又勉强打起精神来鼓掌。
同剧饰演男主的影帝,似有意似无意地前倾了身体,为杨星遮了遮镜头。
他在电影中的戏份并不多,说是男主,但其实比男配角好不了多少,这次没有获得提名。
来这里只是凑个热闹,顺便向粉丝展示一下自己现在的状态还不错,让他们不要担心。
杨星没有收获奖项,但并不代表《青梅竹马》剧组就此颗粒无收。
牛导拿到了“最佳导演”的奖杯。
加上丰碑电影节颁发的奖杯,牛导光是获得的“最佳导演”称号就有五六个了。
牛导上台领奖时,依旧是那副沉稳大气的模样。
台下的郑智看着他这副样子,眼睛都快红了。
丰碑电影节进行到这里时,还只剩下两个奖项没有颁发了。
一个是“最佳编剧奖”也叫“最佳原创剧本奖”,还有一个就是丰碑电影节的最高荣誉奖,即“最佳影片奖”。
顾茵记得在花国时,编剧的地位说是和导演等同,但在实际中,编剧的地位要比导演低上不少,剧情一拉垮,背锅的就是编剧。
可在星际,这种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
决定故事“灵魂”的编剧,占据了影视剧制作时的主导地位。
联邦普遍奉行编剧核心制,编剧是主导地位,拥有较高的话语权,主要负责从源头把控剧情的质量,而不是背锅。
他们可以挑选导演,决定演员的去留,不满意一个演员,甚至可以中途把他写“死”。
当然,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如果编剧权力过大,也有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创作风格单一。
但无论如何,这种创作模式,至少比艺人核心制健康多了。
收到牛导不徐不缓,不紧不慢的态度和气场的影响,在座的所有人,心情都不知不觉平静了下来。
掌声依旧热烈,却少了一些急躁和迫切。
坐在嘉宾席上的来宾,都静静地等着最后两个奖项的宣布。
“最佳编剧奖的得主是——”
“《阴差阳错》卢卡斯!”
顾茵听到这个结果后,衷心地为这位大佬送上掌声。
《阴差阳错》,顾茵之前就在书店里看过,是一部好片子。
顺便一提,最佳男主和最佳女主的奖杯,都归这个剧组所有。
最佳影片倒是颁发给了《青梅竹马》。
据说是丰碑电影节的组委会,考虑到这部电影对不少观众的失感症,有极大的缓解作用,平均下降了8‰,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了。
再加上电影的质量也极为优秀,组委会就顺应观众的意愿了。
虽然没有获得重量级的大奖,但这届丰碑电影节本就是神仙打架,剧组收获了几座奖杯,不至于颗粒无收,《一个人》剧组的所有人都很满意地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