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林晚把最后一筐烘干的杏仁搬进仓库。李工在灶房调辣条配方,锅里飘出辣香味。她擦了擦手,正要去看看油温控制得怎么样,院外传来三轮车的声音。
抬头一看,一辆黑漆漆的老吉普停在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灰呢大衣的男人走下来,戴着白手套,脸绷得紧紧的。
林晚心里一紧,这人她认得,县供销社主任赵德山。前两天递过合作申请,说是来考察生产条件。
赵主任没打招呼,直奔厂房。林晚赶紧跟上,“主任您来了,我们材料都准备好了。”
他不答话,推开铁门就往里走。目光扫过操作台、墙角、地面,眉头越皱越紧。走到墙缝边,蹲下身,用白手套蹭了蹭砖缝,站起身冷冷地说:“有蟑螂爬过的印子,卫生不过关。”
林晚心跳加快,嘴上稳住,“我们每天打扫三次,昨天下午还喷了药。”
“喷药?”他冷笑,“我看是糊弄人吧?许可证呢?拿出来看看。”
林晚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纸,双手递过去。申报表、场地证明、原料来源说明,一样不少。可卫生许可证那一栏,还是空白——审批还没下来。
赵主任翻了几页,嘴角一撇,“证都没拿到,就敢开工?这厂子谁批的?”
“我们按流程走的。”林晚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楚,“材料早就交到乡管区,等批复。现在试产是为了保证供货质量,绝不是违规经营。”
“呵。”他把材料往桌上一扔,“等批复?那你还卖不卖?供销社要的是合规产品,不是黑作坊出来的玩意儿!”
林晚没退后一步,“我们不是黑作坊。每道工序都有记录,工人健康证齐全,设备每日消毒。您要是不信,我可以带您看台账。”
赵主任冷着脸,抬脚往清洗区走。林晚紧跟其后。他伸手摸了摸不锈钢水槽边缘,又翻开旁边的登记本,上面写着日期、姓名、清洗时间,一笔不落。
他没说话,继续往蒸煮区走。路过封口机时,脚步顿了一下。机器刚修好不久,外壳还带着新焊的痕迹。
“这机器出过问题?”他问。
“之前传动带松了,影响封口。”林晚答,“发现问题当天就停机检修,现在运行正常。”
“哦?”他转头盯着她,“谁修的?有技术资质吗?”
“是我们自己修的。”林晚坦然说,“请了懂机械的师傅指导,改了压力阀结构,试压三十包都没漏。”
赵主任哼了一声,没再追问,却突然弯腰掀开操作台下的挡板。几只死蟑螂蜷在角落,地面还有湿痕。
他眼神一厉,“这是什么?”
话音未落,后院冲出一个人影。张婶提着喷雾器,嗓门炸响:“哎哟我的主任啊!这可是我昨儿下午三点亲手喷的杀虫剂!连老鼠洞我都灌了两遍!”
她一把推开赵主任的手,掀开旁边木板,“您瞅瞅,这墙根还潮着呢!死的都还没干透!哪来的活虫?”
赵主任愣住,低头细看。墙面确实潮湿,几只蟑螂尸体硬邦邦的,明显是刚死不久。
张婶叉腰站着,“俺们这厂子,一天扫三回,垃圾不过夜。灶房剩饭当天清,泔水桶天天刷。您要是觉得我们脏,您说哪儿不合格,我立马整改!可不能凭个印子就说我们不卫生!”
林晚趁机翻开卫生检查记录本,“这是我们这五天的消杀记录,时间、用药量、负责人签字都在这儿。您要是需要,还可以去村里问问,谁家最近见我们这儿有虫子乱爬?”
赵主任沉默片刻,合上本子,没再说虫的事。但他脸色仍沉着,拿起那份申报材料又翻了一遍,忽然冷笑一声:“手续不全,还想进供销社?你们是不是觉得,只要东西做得出来,就能随便卖?”
林晚知道他在卡关。这种事她见过太多——上面的人不急着办事,就等着下面人求情送礼。
她挺直背,“我们只想堂堂正正做生意。产品合格,流程合规,差的就是一张盖章的证。您今天来,我们欢迎检查。可要是光挑毛病不给机会,那我们也没法干了。”
赵主任眯起眼,正要开口,忽然注意到材料最底下露出一角红章。
他抽出来一看,是一张检验合格证复印件,盖着县食品检测站的鲜章,日期是昨天。
“这个……哪来的?”他语气变了。
林晚平静回答:“前天送检的米糕和辣条,昨天结果出来了。各项指标达标,铅汞残留为零,菌落总数符合标准。原件我已经寄去乡管区,催他们加急办证。”
赵主任盯着那张纸看了好久。屋里安静下来,只有封口机冷却风扇还在嗡嗡转。
他终于开口:“你倒是准备得齐全。”
“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林晚看着他,“我们不怕查,就怕不公平。要是光凭一句话就把人否了,那以后谁还敢搞生产?”
赵主任没再刁难。他收起材料,说了句:“回去等通知。”
林晚点头,“行。我们等您消息。”
他转身往外走,快到门口时停下,“你们那个坚果新品……什么时候能出样品?”
林晚立刻答:“今天下午就能包装第一批,明天就能送过去。”
“嗯。”他点点头,上了车。
吉普发动,扬尘而去。
林晚站在原地没动。张婶跑过来抓住她胳膊,“咋样?过了没?”
“还不知道。”林晚摇头,“但他要样品了,说明没彻底否掉。”
张婶咧嘴笑了,“我就说嘛,咱们干干净净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谁能压得住?”
李工这时从灶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刚才他翻材料的时候,我把合格证塞进去的。没敢明说,怕惹麻烦。”
林晚看向他,“谢谢。”
李工摆摆手,“咱厂子是大家的命根子。我儿子能在县城念书,靠的就是这份工。我不帮你们,还能指望谁?”
林晚接过文件,重新整理好。阳光照在纸上,那枚红章格外显眼。
她转身走进厂房,对张婶说:“准备灌装。第一批‘峥晚牌’坚果辣条,下午四点前必须打包完。”
张婶应了一声,蹽腿就往后院喊人。
林晚走到操作台前,打开电源。封口机启动,传送带缓缓转动。她拿起一包刚封好的样品,捏了捏袋子。
结实,无漏气。
她把它放进托盘,推入成品区。
外面太阳升到头顶,院子里传来三轮车倒车的声音。陆峥修好的那辆拖斗车停在门口,车斗铺了防震垫。
就等样品装车。
林晚拿起笔,在发货单第一行写下品名。
笔尖顿了顿。
她写下:峥晚牌坚果辣条。
下一秒,院外摩托车引擎声由远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