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赵府急症,群医无策
入夏的风裹挟着燥热,吹得镇上的树叶蔫蔫耷拉着,赵府内却一片冰寒。正厅里,紫檀木太师椅上的赵员外脸色铁青,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椅扶,目光死死盯着内室的方向,连管家第三次递上的茶盏都没接。
“怎么样了?”他声音沙哑,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自清晨独子赵小宝突发急症,上吐下泻、面色青紫地昏过去后,他就没敢离开正厅半步,连县城最有名的三位名医都被他用重金请来了,可内室里除了夫人压抑的哭声,始终没传来半句好消息。
“员外,张大夫他们还在诊脉,就是……就是始终没个准话。”管家弓着腰,声音发颤。他刚从内室门口过,瞥见几位大夫围着床榻摇头,心里也跟着揪紧——李小宝是赵员外四十岁才得的独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整个赵府都得塌了。
话音刚落,内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三位大夫鱼贯而出,为首的张大夫捋着山羊胡,神色凝重地叹了口气:“赵员外,恕我等无能。令郎脉象紊乱,时而急促如鼓,时而微弱如丝,且舌苔黄腻、腹硬如石,实在查不出病因,这病……我们治不了。”
“治不了?”赵员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青砖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花了那么多银子请你们来,你跟我说治不了?!”他双目赤红,指着内室的方向,“里面躺着的是我的命!你们再想想办法,不管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员外息怒。”另一位李大夫连忙上前,“不是我们不愿治,实在是令郎这病太过蹊跷,我们行医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怪症。强行用药,怕是会适得其反,加速……”后面的“病情恶化”四个字,他实在没敢说出口。
赵夫人听到动静,从内室跌跌撞撞跑出来,头发散乱,眼眶红肿得像核桃,抓住张大夫的衣袖就哭:“张大夫,求您救救我的宝儿!他才六岁啊,要是没了他,我也活不成了!”
张大夫无奈地拉开她的手,摇着头往后退:“夫人节哀,我们真的尽力了。”三位大夫对视一眼,不再多言,拱手行了个礼,匆匆离开了赵府——他们怕再待下去,被情绪激动的赵员外迁怒。
看着大夫们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赵夫人双腿一软,当场瘫坐在地上,哭声撕心裂肺:“我的宝儿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娘该怎么办啊……”
赵员外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他望着内室紧闭的门,脑子里一片空白,连夫人的哭声都听不真切。难道他赵某人这辈子行善积德,最后连唯一的儿子都保不住吗?
“员外!”管家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跑到李员外面前,眼里闪过一丝希望,“我想起个人!说不定她能治好小少爷的病!”
赵员外猛地回过神,抓住管家的胳膊:“是谁?快说!”
“是村西的苏婉清姑娘!”管家连忙说道,“前阵子镇上王屠夫家的小子上吐下泻,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最后就是苏姑娘用药膳和针灸治好的!还有之前药坊试营业时,不少人说她的药膳能调理身体,连县城来的商人都夸她有本事!”
“苏婉清?”赵员外皱起眉头,语气里满是犹豫,“就是那个被周家休弃的妇人?她一个弃妇,懂什么医术?别是江湖骗子,耽误了小宝的病情!”在他看来,行医是何等严谨的事,怎么能让一个出身低微、毫无名气的妇人来尝试?
“员外,这都什么时候了,咱们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啊!”管家急得直跺脚,“苏姑娘虽然出身不高,但确实有真本事!王屠夫家的小子我见过,当时都快没气了,是苏姑娘硬生生给救回来的!小少爷现在情况危急,与其在这等着,不如请她来试试,万一……万一有希望呢?”
赵员外沉默了。他知道管家说的是实话,可一想到苏婉清的出身,他心里就犯嘀咕。就在这时,内室传来丫鬟惊慌的叫喊:“员外!夫人!小少爷……小少爷的气息越来越弱了!”
赵员外心里一紧,再也顾不上什么出身偏见。他咬了咬牙,对管家说:“快!备马!你亲自去请苏姑娘,告诉她,只要能治好小宝,不管她要什么,我赵某人都答应!要是她不来,就算绑,你也得把她绑来!”
“哎!我这就去!”管家大喜过望,转身就往外跑,连马鞍都没来得及系稳,翻身上马就往村西奔去。马蹄声哒哒作响,划破了镇上的宁静,也给绝望的赵府带来了一丝微弱的希望。
赵员外走到内室门口,看着床上脸色青紫、气息微弱的儿子,眼眶瞬间红了。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宝冰凉的脸颊,在心里默默祈祷:苏婉清,你一定要有本事,一定要救救我的儿子……
而此时的村西,苏婉清正带着村民在荒山上浇灌药材。灵泉升级后,药材的长势越来越好,嫩绿的枝叶在阳光下舒展,看得人心里欢喜。她刚指导完一位村民如何辨别杂草,就见远处尘土飞扬,一匹快马朝着荒山的方向奔来。
“那不是赵府的管家吗?”有村民认出了管家的身影,疑惑地说道,“他怎么来了?”
苏婉清也有些纳闷,停下手里的活,朝着管家的方向望去。只见管家骑马冲到荒山脚下,翻身下马,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朝着苏婉清跑来,一边跑一边喊:“苏姑娘!不好了!赵员外家的小少爷突发急症,快不行了,求您快去救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