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隐藏中继网络的发现,让横店警署的安保工作进入了更微观、更细致的层面。沈锐提出的道具抽检制度开始严格执行,虽然引起了一些剧组小小的抱怨,但在得知潜在的安全风险后,大多都表示了理解与配合。
日子在一种高度戒备的平静中又过去了两周。那些被监控的中继器始终沉默着,仿佛真的成了死物。“暗影旅店”和“收藏家”也如同蒸发了一般,再没有明显的动作。
这种寂静,反而让沈锐感到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压抑。
这天下午,一场大型古装仙侠剧《九天玄女》在明清宫苑景区举行开机发布会。明星云集,媒体蜂拥,粉丝热情高涨,场面盛大。按照安保预案,警方加派了人手维持秩序,并对入场人员和物品进行了严格检查。
发布会顺利进行,没有出现任何纰漏。然而,就在发布会结束,主创人员退场,粉丝逐渐散去时,意外发生了。
一名穿着华丽仙女戏服、扮演小配角的年轻女演员,在走下舞台台阶时,突然身体一僵,然后毫无征兆地开始剧烈抽搐,口吐白沫,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现场瞬间一片混乱!尖叫四起!
附近的安保人员和剧组工作人员立刻冲上前施救,并呼叫救护车。
沈锐正在附近巡逻,闻讯立刻赶到现场。他看到那名女演员躺在地上,双目圆睁,瞳孔散大,身体还在不受控制地痉挛,症状极其骇人。
“怎么回事?”沈锐一边疏散围观人群,一边询问现场的剧组负责人。
“不知道啊!刚刚还好好的!一下就……”导演脸色惨白,语无伦次。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女演员紧急送往医院。但经过全力抢救,最终还是回天乏术。医生初步诊断,死因疑似某种剧烈的神经毒素引发的急性呼吸衰竭和心脏骤停。
又一起当众死亡事件!而且是在刚刚结束发布会的众目睽睽之下!
消息被严格封锁,但恐慌的情绪已经在剧组内部蔓延开来。
沈锐立刻下令封锁女演员最后活动的后台区域和舞台,进行彻底勘查。
技术队和法医迅速到位。死者身上没有明显外伤,她的水杯、化妆品都没有发现异常。案发现场人员嘈杂,痕迹混乱,取证难度极大。
“查她今天的行程,接触过什么人,吃过什么东西!”沈锐面色铁青。对手竟然敢在如此公开的场合再次下手,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调查迅速展开。死者名叫林晓晓,戏剧学院刚毕业的新人,性格开朗,人缘不错,在剧组没什么仇家。今天发布会前,她一直和其他演员在一起对词、补妆,吃的喝的也都是剧组统一准备的。
似乎没有任何下毒的机会。
难道毒素是通过空气传播?警方立刻对后台区域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检测,但没有发现已知的毒性气体或气溶胶。
案件陷入了僵局。
沈锐站在喧嚣过后的舞台下,看着那块吞噬了年轻生命的地板,眉头紧锁。他绝不相信这是意外。
他让技术队将勘查重点放回到死者本身。法医对尸体进行了更详细的检查。
终于,在死者右侧耳后发根处,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看不见的红色针孔!针孔周围有轻微的肿胀和异常反应。
像是被某种极细的针状物刺入过!
警方立刻对后台所有可能藏匿针状物的地方进行搜查,但一无所获。
凶手的手法极其高明且隐蔽,可能使用了某种伪装成日常用品(如发簪、笔、甚至检查设备)的注射装置,得手后迅速离开或销毁了工具。
动机是什么?随机杀人?还是针对林晓晓本人?
对林晓晓背景的深入调查没有发现异常。她家境普通,社会关系简单,刚刚踏入演艺圈,不存在值得如此处心积虑杀害的仇家。
那难道是针对《九天玄女》剧组?或者纯粹是为了制造恐慌?
沈锐重新调看了发布会的全程监控录像,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林晓晓的活动轨迹。
画面显示,林晓晓在发布会期间一直很正常,与其他演员互动良好。只是在退场前,她似乎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右耳后方,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表情,但很快就被退场的喧嚣所掩盖。
就是那个时候!
警方立刻锁定那个时间点,放大查看林晓晓周围的人群。
当时舞台上下人员混杂,演员、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安保人员挤在一起。经过反复辨认和比对,一个身影引起了沈锐的注意。
一个戴着“工作人员”胸牌、拿着无线对讲机的男人,在林晓晓摸耳朵前几秒钟,似乎非常“自然”地从她身边挤过,手臂有一个极其快速且隐蔽的、靠近她头部的动作。之后,这个男人就低着头,迅速消失在了混乱的人群中。
由于角度问题,监控没有拍到他具体的动作,也没有拍清他的正脸。
“追踪这个人!”沈锐立刻下令。
技术队通过人脸识别和行动轨迹追踪,发现这个男人在进入后台区域时使用的胸牌是伪造的!他混在工作人员中,如入无人之境。
追踪他进入影视城前的轨迹,发现他是乘坐一辆无牌电动车来的,最终消失在了北区那片待开发的区域。
又是北区!那里地形复杂,监控稀少,如同犯罪的温床。
大规模的搜捕再次展开,但如同之前多次一样,一无所获。那个伪装的工作人员,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案件再次搁浅。
但沈锐没有放弃。他反复思考着作案的动机和时机。
为什么是林晓晓?为什么是《九天玄女》发布会?
他让手下将《九天玄女》剧组的所有演职人员名单,与横店近期发生的所有案件(包括张建国案、苏莉莉案、甚至更早的林薇薇案)进行交叉比对。
一个微弱的联系浮出水面:《九天玄女》剧组的副导演,曾经在林薇薇生前参演的另一部剧中担任过场记职务!而林薇薇案中的那个宫女柳絮,后来转行做了助理,目前正好就在《九天玄女》剧组,负责几个配角的统筹工作!
柳絮!这个曾经被卷入林薇薇案、一度被怀疑的女孩!
难道她的嫌疑没有完全洗净?或者,凶手的目标其实是柳絮,林晓晓只是被误杀?因为两人今天穿的戏服发型有几分相似,在混乱中可能被认错?
警方立刻秘密控制了柳絮。
再次被带到审讯室,柳絮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清楚。她坚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和林晓晓只是普通同事关系,甚至不算熟。
测谎仪显示她没有说谎。
难道真的是误杀?凶手的目标是柳絮?为什么?
警方重新梳理柳絮的社会关系。发现她离开上个剧组后,生活一直很低调,几乎没有什么复杂往来。唯一特别的是,她最近似乎交了一个男朋友,是某个小剧组的灯光师,但剧组不久前已经杀青离开横店了。
调查那个灯光师,发现此人身份信息有疑点,使用的学历和工作经历似乎都是伪造的。他在横店期间行踪神秘,很少与同事交往。
警方立刻追查这个灯光师的去向。发现他在《九天玄女》发布会前一天,突然购买了离开横店的车票,但目前下落不明。
线索似乎指向了这个神秘的灯光师。他有作案时间,也有动机(可能是情感纠纷?),而且具备伪装和潜入的条件。
但沈锐总觉得哪里不对。如果只是情感纠纷引发的谋杀,手法为何如此专业?为何要选择在发布会那种场合下手?又为何要使用罕见的神经毒素?
这更像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表演,而不是一场冲动的复仇。
就在这时,技术队对从林晓晓体内提取的毒素样本分析有了初步结果:这是一种结构极其复杂的人工合成神经毒素,其分子式与之前“潘多拉”项目中发现的某种毒素前体有相似之处,但进行了改进,毒性更强,起效更快。
又是“潘多拉”的遗产!
那个灯光师,一个普通的剧组人员,怎么可能拥有并掌握使用这种高级毒素的能力?
他背后一定有人提供支持和指令!
警方立刻对灯光师的住所(一个群租宿舍)进行了秘密搜查。在他的床板夹缝里,发现了一个用防水袋包裹的、一次性的加密手机。
技术队尝试破解手机,发现里面只有一条已发送的信息,接收方是一个无法追踪的号码。
信息内容很简单:“舞台已静默。”
舞台已静默?
这像是在汇报任务完成!
但“舞台”指的是什么?是指发布会这个舞台?还是指柳絮这个“舞台”?
如果目标是柳絮,为什么要说“舞台已静默”?柳絮还活着。
难道……林晓晓的死,根本不是误杀?目标就是她?“舞台”另有所指?
沈锐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雾之中。凶手的每一步都看似留下线索,却又最终指向死胡同。
他让技术队再次仔细检查那部加密手机,不放过任何物理细节。
终于,在手机SIm卡槽的金属片上,技术员发现了一粒极其微小的、几乎看不见的透明塑料碎屑。
经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和材质分析,确认这种塑料是一种用于高端模型制作的光固化树脂。
这种树脂,通常用于3d打印一些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或……道具。
道具!
沈锐猛地想起那些隐藏的中继器!它们的外壳,有些就是利用这种材料打印的,以便完美伪装!
难道这个灯光师,和隐藏中继网络有关?他是“暗影旅店”招募的本地行动人员?
“舞台已静默”……是在向谁汇报?汇报中继网络被发现,所以“静默”?
那林晓晓的死……是为了灭口?她发现了什么?还是只是为了制造混乱,吸引警方注意力,掩护中继网络的调查?
或者,这根本就是一步棋,一步将警方视线引向错误方向的棋?
沈锐感到一阵寒意。如果真是这样,对手对人心的把握和算计,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
他走到白板前,看着上面林晓晓、柳絮、灯光师、中继器、加密手机……这些散乱的线索。
他拿起笔,将这些点慢慢地连接起来。
线的另一端,依然是一片模糊。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比对手想得更远,才能揭开真相。
他拿起内部电话,声音低沉:
“重新提审柳絮。这次,不问她和灯光师的关系,问她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事情,比如道具有问题、听到什么奇怪的对话、或者……有没有不小心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另外,把那个光固化树脂碎屑的样本,发给所有合作的道具公司和3d打印工作室,看有没有人见过这种材料,或者接过奇怪的订单。”
新的调查方向,再次开启。
而舞台的幕布,似乎才刚刚拉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