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er本就是不渴求圣杯、甚至不需要御主的从者。
正如Archer自己所说,他不过是带着几分玩乐的心态参与圣杯战争。
要是凡事都依赖 Archer的头脑,我们根本无法立足。
Archer分析出的 caster情报、加上昨天的战斗经历——可供思考的素材已经齐了。
不妨试着模仿 Archer的思路:如果我是 caster,接下来会怎么做?
“caster最忌惮的无疑是 berserker,但显而易见,她必须先和我们交战……”
saber似乎在梳理思路,轻声呢喃着。
昨天在学校没能彻底打倒 rider,这意味着我们若想抓住对抗 caster阵营的机会,就只能发动速攻。
caster那边肯定也明白这一点,必然会采取相应的对策。
假设我是 caster……我一定会尽全力保全己方战力。
哪怕打赢了 saber和 Archer,只要己方从者折损一人,之后就再也无法战胜 berserker,等同于输掉战争。按理说,他本该优先解决 berserker,但 rider现在战力损耗严重,他根本没这个选择。“必须在 rider恢复前和我们开战”——这事想必也让 caster头疼不已。
昨天的战斗里,caster恐怕本想至少除掉 saber或 Archer中的一人。事实上,要是当时结界完全展开、rider状态完好,陷入绝境的就会是我们。
若一切按 caster的计划推进,我们会因失去从者而陷入劣势,而caster则能慢慢整备战力,为打倒 berserker做准备。
“己方从者零伤亡”,在此基础上击溃或击退 saber与 Archer——这才是 caster的胜利条件。
“caster昨天本来想把我们彻底解决掉……但没能打赢 saber,还被 berserker突然搅局,才没能得逞。”
换作常人,绝不会在那种局面下贸然闯入。但 berserker,以及他的御主伊莉雅,都绝非“常人”——这让 berserker阵营瞬间变成了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caster向来谨慎布局,肯定不愿再被同样的意外打乱计划。
他必然会先设法限制 berserker的行动、排除不确定因素,再与 saber、Archer对决。既然战场是他的“主场”,只要没有多余的闯入者,他有的是办法营造有利环境。
另外,还有个曾袭击我们的“神秘黑影”也是不确定因素
……但关于黑影,我们毫无信息。或许 caster针对它采取了某些对策,但信息实在太少,根本无从推测,只能暂时搁置。
“如果我是 caster……会让 rider或 lancer去牵制 berserker。在此期间,自己和另一名从者联手对抗 Archer他们。哪怕打不赢,只要能击退对方、争取到时间就行,没必要让三名从者全部应战。”
我一边慢慢梳理思路、检查是否有漏洞,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
caster真正需要的是“时间”——让 rider恢复、为自己收集足够魔力的时间。
只要争取到时间,她就能对我们形成绝对优势,也能提升战胜 berserker的概率。
如今能快速补充魔力的结界已被破坏,她恐怕别无选择。就算她能从市民身上汲取魔力,“魔术必须隐匿”的规则也会成为枷锁,限制其汲取的数量与速度。
“lancer和 rider都很擅长机动。要牵制 berserker再脱身,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事
……就算少一名从者,只要在自己的阵地作战,面对相同数量的敌人也不会陷入劣势。
嗯,换作我是 caster,大概也会这么做。”
“rider应该还没完全恢复,所以大概率会让 lancer负责牵制。lancer本就是游击战的高手,即便对手是 berserker,单纯牵制也不成问题。”
远坂和 saber补充道。正如 Archer所说——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过往经验结合,代入 caster的立场思考“如何才能占据优势”,他的行动轨迹果然变得清晰可预测。
能预测行动,就能制定对策。过去我们一直被 caster利用、被他看穿动向,这次终于轮到我们掌握主动权了。caster利用无辜者、伤害他人,甚至企图参与大规模杀戮,这样的敌人,必须在此彻底铲除。
“也就是说,今晚柳洞寺除了 caster,大概率只会有一名从者留守。而且很可能是伤势未愈的 rider。
“对方虽占据地利,但我们有令咒,还有我的宝具。只要双方从者与御主的数量对等,战局就能算势均力敌。”
“原本以为形势对我们很不利,现在看来明明有胜算!不管是谁,只要能打倒对方一名从者,我们就赢了。这次一定要赢!”
大概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远坂眼中燃起了斗志的火焰。
虽然这些都只是推测,但可能性极高。
况且,即便对方三名从者全部严阵以待,我们也只能迎战——总不能指望 caster和 berserker互相厮杀、两败俱伤,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
远坂干劲十足,saber则燃起了对 caster的怒火。
原本因认定“局势不利”而压抑的气氛,在信息分析与视角转换的“通风”下,瞬间变得明朗。
人啊,只要看到希望,就会立刻振作起来。
“——哼。”
另一边,点燃了两人斗志、扭转了局面的 Archer,正微微上扬嘴角,凝视着我。
看Archer这表情,我的分析似乎勉强及格了。
我不禁再次感叹:Archer真是个擅长掌控局面的人。
仅凭蛛丝马迹,就能看穿人与事的本质。
若只是“聪明”,或许还能用常理解释,但这位英灵的“视野”,实在太过广阔。
毫无疑问,Archer生前必定是某位君王或领导者。
身为上位者所需的特质,在Archer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Archer尚未恢复记忆、真实身份成谜,但那份存在感,即便与赫拉克勒斯(berserker)、美杜莎(rider)这类赫赫有名的豪杰相比,也毫不逊色——他必定是位声名远扬的英雄。
“既然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动向,那就来制定作战计划吧。既然已经看穿了 rider这张牌,我们也该亮出自己的底牌了。”
远坂斗志昂扬地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张地图——她从不会被打倒两次,总能立刻重新振作,这正是她的强大之处。
这种强大,与 saber作为忠诚坚贞的战士的强大不同,也与 Archer因超凡自我而生的强大不同,却格外耀眼。
“之前被他耍得团团转,这次一定要让他后悔!”
caster拉拢了两名从者,而我们虽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也拥有两名从者。
一场凭借智慧与策略展开的阵营前哨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