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冒烟那句大家伙的预告,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整个福娃合作社内部,荡开了层层涟漪。
所有人都开始猜测,今年的年终大奖,到底会是什么。
“肯定是自行车!永久牌的!那得多气派!”
“我猜是缝纫机!蝴蝶牌的!以后做衣服就不用求人了!”
“你们格局都小了!我听说,是黑白电视机!”
各种猜测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办公室里,不胫而走。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运输队长李铁柱,此刻正面临着一个幸福的烦恼。
腊月二十七,天刚蒙蒙亮,他就开着合作社那辆最崭新的东风大卡车,带着两个最机灵的年轻司机,直奔省城云州。
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合作社春晚的所有奖品,全都采购回来。
临走前,林小燕亲自把他叫到办公室。
“铁柱哥,是这次采购的全部预算。你拿着,路上注意安全。”
李铁柱接过那个沉甸甸的钞票。
“小燕总,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他还拿到了一张林冒烟亲手写的采购清单。
清单上的第一个物品,就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21寸松下牌彩色电视机一台。
彩电!还是21寸的!原装进口的!
李铁柱感觉自己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这东西,恐怕在整个麓山县都找不出一台。
除了彩电,清单上还罗列着海鸥牌双缸洗衣机五台、凤凰牌28杠载重自行车十辆、红灯牌收音机二十台、上海牌手表三十块。
李铁柱看着这张清单,只觉得头晕目眩。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春晚那天,当这些奖品被一一亮出来时,全场那山呼海啸般的疯狂景象。
从麓山县到云州,要开七八个小时的山路。
李铁柱一路上把那辆东风大卡车开得又快又稳。
下午三点,他们终于抵达了云州市最繁华的百货大楼。
看着眼前这栋高达十层的宏伟建筑,和进进出出的时髦男女。
李铁柱和他的两个手下,都有些怯场。
三人穿着合作社统一发的蓝色工装,跟这里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铁柱哥,咱们……咱们真要进去啊?”一个年轻司机小声问道。
“废话!来都来了!”
李铁柱给自己壮了壮胆,挺起胸膛,带头走了进去。
百货大楼里,温暖如春,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他们眼花缭乱。
他们径直走到了四楼的家电区。
这里是整个百货大楼最气派、也是人最少的地方。
宽敞明亮的展厅里,摆放着各种他们见过或者没见过的电器。
一个穿着时髦套裙、画着精致妆容的女售货员,看到他们三个土包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但良好的职业素养,还是让她走了过来。
“三位同志,请问需要点什么?”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程式化的热情。
李铁柱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紧张。
他指着展厅最中央,那台正在播放着画面的彩色电视机。
“同志,我们想看看那个。”
女售货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同志,您真有眼光。这是我们商场最新到的,松下画王,21寸平面直角遥控彩电。日本原装进口的,全省一共就到了十台,我们商场分到了三台。”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炫耀。
李铁柱走到那台彩电面前,看着屏幕上那清晰、鲜艳的画面,听着那悦耳的声音。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吸进去了。
“这……这东西,得多少钱啊?”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女售货员的下巴微微抬起。
“不贵,四千八百八十八。”
“什么?”李铁柱的两个手下同时惊呼出声。
四千八!这都够在他们村里娶一个媳妇的钱了!
李铁柱的心也猛地抽了一下。
但他想起了林小燕的交代,想起了冒烟那充满信任的眼神。
他咬了咬牙。
“同志,这个……这个我们要了。”
他从怀里掏出钱,拍在了柜台上。
女售货员脸上的轻视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错愕和谄媚的复杂表情。
“同……同志,您……您是说,您要买下这台彩电?”她的声音都有些结巴了。
她在这里卖了几年家电,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买这么贵的东西,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而且对方还是一个看起来像是从乡下来的建筑工人。
“对,就要这台。而且,我还要五台那个洗衣机,十辆那种自行车……”
他拿出那张清单,递到了女售货员的面前。
当女售货员看清清单上那密密麻麻的列表,和最下方那个接近五万元的总价时。
她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停止了。
她看着李铁柱,就像在看一个来自外星球的神秘富豪。
“同志……您……您稍等!我……我这就去叫我们经理过来!”
她几乎是跑着,冲向了经理办公室。
采购奖品的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
当李铁柱他们像土财主一样,在百货大楼里掀起一场采购风暴的时候。
下溪村的春晚筹备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林小燕和张琪被各种报上来的节目搞得焦头烂额。
养猪场的马大金报了一个猛猪上树的杂技。
加工厂的周全要表演一个单手开罐头的绝活。
还有加盟村的村民要表演用锄头写毛笔字。
各种奇葩的节目层出不穷。
“小燕总,这些节目……也太土了吧?”张琪看着节目单,一脸的哭笑不得。
林小燕却摇了摇头。
“不土。这才是我们福娃合作社的特色。我们的春晚,就是要办得热热闹闹,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不过也得有几个压得住场面的高质量节目。”
她把目光投向了正在不远处和顾城天一起研究菜谱的田苗。
“田苗,城天哥!你们俩,别研究了,过来一下。”
田苗和顾城天走了过来。
“小燕总,什么事?”
林小燕笑着说:“给你们俩派个任务。春晚那天,你们一人准备一首歌,当咱们晚会的压轴节目。”
田苗一听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我五音不全,会丢人的。”
顾城天也推了推眼镜。
“我也不擅长这个。”
林小燕却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
“这是命令。”
她看着田苗说:“你不是会说粤语吗?就唱一首粤语歌。我听说最近有一首叫《千千阙歌》的,特别火。”
她又看向顾城天。
“城天哥,你也是知识分子,就唱一首有格调的。那首《弯弯的月亮》,怎么样?”
田苗和顾城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在另一边,林建国和马大金正带着村里的壮劳力,在晒谷场上搭建一个巨大的舞台。
他们没有专业的图纸,就用木头和钢管一点一点地拼接。
虽然简陋,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林冒烟则被一群孩子围在了中间。
“冒烟,冒烟,你表演什么节目啊?”王胖墩满脸期待地问道。
林冒烟摇了摇头。
“我不表演节目。”
“啊?为什么呀?”孩子们一脸失望。
林冒烟神秘地笑了笑。
“因为我是总导演啊。总导演只需要在台下看你们表演就行了。”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夜幕降临,整个下溪村灯火通明。
舞台的雏形已经搭建起来。
练习歌舞的音乐声、排练小品的争论声此起彼伏。
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那场盛大的晚会,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林小燕站在自家二楼的阳台上,看着眼前这片沸腾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