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那一声“卧槽”,如同平地惊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新出现的两个人身上。
尤其是那个摇着羽扇的文士。
他太显眼了。
一身鹤氅,飘飘欲仙,三缕长髯,气度不凡。
尤其是那把羽扇,这形象,这气质,只要是读过几页书的华夏人,脑子里都会蹦出三个字。
朱棣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他死死盯着那人,眼神里的狂热几乎要溢出来。
这可是他修《永乐大典》时,专门派人搜罗天下奇书,重点研究过的狠人!
李世民则眯起了眼睛,他想的更多,如果此人真是……那他的出现,会对眼下的格局造成何种冲击?
嬴政、刘彻这些三国之前的帝王,也在现代被科普过这段历史,此刻都带着审视和好奇的目光,想要看看这个被后世几乎神化的人物,究竟是何方神圣。
“您……是……武侯?诸葛孔明先生?”周墨咽了口唾沫。
声音都带着点激动得颤音,活脱脱一个见了偶像的粉丝。
那文士闻言,目光从周围这些气度不凡的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周墨脸上。
他的眼神很静,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没有丝毫的慌乱与失措,只是那眼底深处,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
他微微颔首,声音温润而平稳:“山野村夫,诸葛亮,字孔明,不敢称侯。”
真的是他!
“卧龙先生!”刘秀,第一个没忍住,站起身来,拱手行了一礼。
“久仰大名!”朱棣也跟着起身,声音洪亮。
一时间,院子里此起彼伏,都是些“久仰”、“幸会”之类的客套话。
连楼里得专家都被吸引了出来,眼看就要下楼也来唠几句了。
唯有另一个人,那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武将,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和警惕。
他像一头误入陷阱的猛虎,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每一个人,与众人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
他的视线在人群中扫过,最后定格在了李世民的脸上,眉头微微皱起。
像,太像了。
此人,怎么跟自己身边那个叫李渊的侍卫,长得有七八分相似?
李世民也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同样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敢问,您是?”周墨问道。
“杨坚。”
周墨下意识回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当即了然。
“咳咳!”周墨清了清嗓子,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把场面拉了回来,“诸位,诸位,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咱们换个地方,去会议室。”
说着,他领着众人穿过走廊,来到一间崭新的大房间。
推开门的瞬间,饶是这些见惯了大场面的帝王,也不由得眼前一亮。
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会议长桌摆在中央,桌面光可鉴人。
围绕着长桌的,是一圈圈厚实的皮质转椅,看着就比龙椅舒服。
正前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天花板上还吊着个奇怪的铁盒子。
桌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着一个黑色的话筒。
整个房间充满了现代科技的简约与高效。
嬴政、朱元璋这些来过几次的,只是暗自点头,感慨这现代朝廷的办事效率。
而赵光义、以及新来的诸葛亮和杨坚,则是真的有些应接不暇了。
赵光义来过一次,见过医疗中心里那些高科技后,接受能力明显高多了。
而诸葛亮和那武将,则是在观察中带着分析。
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那些话筒和天花板上的铁盒子是关键物件,大概是用来传声和显像的。
那武将则在评估这个房间的安全性,门窗位置,可能存在的埋伏点,这已经成了他的本能。
“都坐吧,别客气。”周墨大大咧咧地坐在主位上,指了指周围的椅子。
众人依次落座,皮椅柔软的触感让好几位皇帝都舒服地哼了一声。
“好了,长话短说。”周墨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两位新来的……呃,祖宗,我知道你们现在一肚子疑问。简单来说,你们被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从你们各自的时间点,拽到了两千年后的现代。”
他指了指窗外后院得三层小楼:“这里,是未来。”
然后,他又指了指在场的众人:“而他们,也都是来自不同朝代的……。”
周墨开始挨个介绍。
“这位,大秦,始皇帝,嬴政。”
“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刘彻。”
……
每介绍一个,新来的两人表情就多一分凝重。
尤其是杨坚,当他听到“嬴政”、“刘邦”这些只存在于史书上的名字时,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当周墨介绍到李世民时,他特意顿了一下。
“这位,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杨坚猛地扭头,死死地瞪着李世民,眼神里充满了震惊以及一丝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
大唐……李世民……
他姓李!那个叫李渊的侍卫也姓李!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周先生,敢问一句,”杨坚的声音变得沙哑干涩,“这大唐,是何人所建?”
周墨看了他一眼,就知道他想问什么,直截了当地说:“唐高祖,李渊。”
杨坚的身体猛地一晃,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自己的大隋,那个他刚刚亲手建立,准备传之万世的皇朝,亡了!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周墨见他气势大盛,怕是要发作,赶紧转移话题,“好了,先别想那么多了。”
周墨打破了尴尬,“规矩我得说一下。你们能在这里待多久,能带什么东西回去,都取决于你们在自己的时代,能把民生和国力提升多少。”
“搞得越好,你们的好处就越多,这是一种双赢。”
他看向新来的二人:“为了让你们尽快了解情况,我需要知道你们来的具体时间点。”
杨坚还沉浸在亡国的巨大打击中,双目无神,没有回答。
倒是诸葛亮,依旧从容淡定,他轻轻摇着羽扇,目光在周墨和众人脸上转了一圈,才缓缓开口,却答非所问:“亮初来乍到,见此间人物皆是人中龙凤,不知此地主人,如何称呼?”
周墨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文化人说话就是绕。
“我叫周墨,叫我小周就行。”
诸葛亮微微一笑,这才说道:“亮,本是南阳一介布衣,躬耕于垄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他说得云淡风轻,滴水不漏。
周墨听得绕乎,得,不愧是卧龙,就是不说实话。
还在躬耕于垄亩呢,鬼才信。
他也不点破,转头看向杨坚。
杨坚深吸一口气,似乎是强行把那股亡国的悲愤压了下去,声音低沉地开口:“朕,今日,于大兴殿,受禅登基。”
开皇元年,登基当天!
这时间点,够劲爆!
周墨心里有了数。
他看了一眼时间,不能再耽搁了。
“行,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他站起身,“今天专家团队已经就位,接下来,会由方教授和林博士,以及农业专家,给各位系统地上课,从最基础的农业民生开始。”
他指了指众人,“你们这些老学员,跟着专家好好学。”
然后,他看向新来的三人,“三位,麻烦跟我来。我得给你们开个小灶,补补课。朱允炆,你也来。”
周墨不由分说,领着还处于戒备状态得诸葛亮、杨坚,以及赵光义,走进了旁边一间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