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四周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酒杯碰撞声和低语声。
程越见时机成熟,便悄然离开去到隔壁,看到瞅见自己的白馨凝满眼都是小星星,于是轻声在她耳边低语道:“明日需派铁三前往招募流民,以‘修缮庙宇’的名义,将他们带去山里搭建窑口。与此同时,水泥厂必须成立自己的保卫队,若枪支弹药不足,回头再找我解决。”
“还有你已经知晓所需的矿石种类,此事务必抓紧时间办理。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将此地完全掌控,否则博子卿若从州师中抽调几千人马,民心未稳,恐怕城内局势便会混乱不堪。”
白馨凝脸红的像苹果一样微微点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窗外呼啸的北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她轻声应允,目前在她心中,最信任的人莫过于自家郎君了。
她明白程越的提议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巩固城内的势力,更是为了百姓的生计着想。她深知,若不能迅速稳定局势,一旦博子卿的军队介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程越见她应允,又接着说道:“对了,以工代证之时,切不可空手而去。纵然有许多不符合招工条件之人,也要给予粥食以示关怀。毕竟在这寒冬腊月,大家苦苦排队,甚至有人排了一整天,若只是一句‘不符合条件’便打发走,恐怕难以服众。况且,这些穷苦之人皆是为了一口吃的而来,若处理不当,真的可能会闹出人命。”
白馨凝听罢,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她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她在心中默默筹划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这个计划,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当第一车粮食运进西市粥棚时,白馨凝亲自拿起勺子,舀起一勺热腾腾的粥。她走到一位老妇人面前,微笑着将勺子递给她。老妇人颤抖着双手捧住碗,浑浊的泪珠滴进米汤中,哽咽道:
“当年鸿佑老爷说,这粥棚的米是他施舍的,我们这些贱民只会吃他的肉,喝他的血……”话还未说完,一旁的程越轻声纠正道:“不,这粥是用鸿佑那贪官的赃银买的粮,是白城主花钱与诸位商贾市价三倍卖来的。”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人群中迅速生根发芽。很快,整个花树乡城都在传颂:新来的白城主,把贪官的银两变成了救命的米粥。
“诸位乡亲父老,白城主说,能干得动活的妇孺,每天能领到一斤粮食。身强体壮的劳力不当兵的每天能领三斤粮食。”
人群中有人高声问道。“那当兵的呢?”问话的是刚刚到这里的难民。
“当兵的伙食全包,每个月还有饷银,另外授100亩永业田。不过这次名额已满,若还想报名,只能等下次扩招了。这一次,你们可以打打下手,或者到山里的窑厂去干保安团的工作。虽然没有田地,但依旧包吃包住,有月银。”
程越回话道。
人群中的难民们听了那番话后,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满意笑容。在这寒风凛冽的寒冬里,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了一束温暖的光。
“还有,对于那些因为年老体弱或年幼无力干活的人,你们也不用担忧如何熬过这个严寒的冬天。在你们还没有分到土地之前,这个粥棚会一直持续开放。我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吃饱,但至少在这个冬天,你们不用再担心会被饿死。”
程越这句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这一帮人,在攻占城池之后,并没有像以往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一样继续压榨百姓,而是给这些穷苦的人一条活路。不仅提供招工机会和粮食,还分田分地。这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大家的心情都格外舒畅!并不是仅仅因为手中这一碗粥,而是白城主给了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大家围坐在粥棚周围,一边喝着热腾腾的粥,一边谈论着白城主的仁慈。不管老人孩子脸上洋溢着感激和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日子。一位年迈的老人感叹道:“我们终于遇到了一个好官,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贪官压榨。”
话语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无奈和对现在的感激。另一个人接口道:“是啊,白城主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食物,还给我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自食其力,不再过着流浪的生活。”
程越也端着一碗粥坐在了人群当中,他戴着一个狗皮帽子,身上裹着一件军大衣,这衣服一开始只发给军人穿,一共就从系统里兑换了两千件,东西不贵,50积分。不过今天招工愿意去水泥厂的也每人给了一件。他这身打扮往这里一坐,说句实话,人群中还真没认出来他就是刚才用铁皮大喇叭说话的那一个人。
程越这碗粥已经喝了不短时间了,不是烫不烫的问题,是这粥的味道真的不咋样,粟米粥喝起来还有一些刮嗓子,可是不在人群当中,你根本听不见你想听的声音。
程越混在这里面主要就想听听有没有杂音,有没有朝廷派来的探子。结果目前没听见有唱反调的,可能这些探子也不傻,在这种情况下唱反调,那无疑就把自己暴露了。
白馨凝看着百姓们满意的笑容,心中感到无比欣慰。郎君与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她相信,只要郎君还在自己身边,就一定能够为更多的百姓带来一条活路……
求五星好评!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