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通天殿之中。
百官等候已久,始终未能见那道身影上来。
“看来,今日皇帝又是不上朝的一天!”白洛恒心中无力的感叹。
昨日,自己曾就委托过中书令,求他上书给皇帝,说今日朝堂之上有重要之事禀报,可皇帝还是未能上朝。
可见,如今皇帝的昏庸之色。
上一次,漠北冒犯朔州之时,是自己冒死入后宫之中禀报,可如今,经过了上一次的贬黜之后,他也不想再冒这个险了。
大约半炷香之后,皇帝身旁的内侍,也就是宦官,李公公前来禀报。
“今日陛下身体有恙,不宜上朝,早朝取消。若百官有大事禀报者,可通过中书令许文昌许大人!”
说完,李公公便退了下去。
看着这般模样,现场文武百官大眼瞪小眼,仅仅是片刻之后,便一拥而散。
混乱的人群中,看见许文昌摇头过后便要往殿外走去,白洛恒心头一紧,连忙追上。
“许大人!”
许文昌回眸,发现是白洛恒唤住自己,平日朝堂之上,他们二人交集不深,今日他主动叫住自己,许文昌略显意外。
“原来是兵部尚书,不知是否有何要事?还是说兵部有什么大事端不成?”
白洛恒深吸一口气,眉愁苦笑:“近日,关于我大楚边疆的确有一起大事!”
“喔?何事?”许文昌瞬间打起精神。
“昨日,我兵部接到边疆侍卫探报,漠北地区频繁有异常举动,这与两年多以前冒犯朔州城之前极为相似,我怕择日漠北人将集结兵力,再度冒犯中原,特来向陛下禀报,求他早日做好提防,可今日陛下未能上朝,所以便只能转报给中书令许大人你!”
听闻这个消息,许文昌大吃一惊。
“兵部尚书,此事当真?”
白洛恒神色凝重,重重地点了点头,“许大人,边疆战报岂会有假?此事千真万确,漠北异动绝非偶然,我们必须早做防备。”
许文昌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少顷,他停下脚步,说道:“如此大事,的确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是陛下近日身体抱恙,若贸然打扰,只怕……”
白洛恒心中一急,说道:“许大人,如今边境形势危急,漠北一旦举兵南下,百姓必将生灵涂炭。陛下虽身体不适,但此乃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还望许大人能设法将消息传达给陛下,让陛下早做决断。”
许文昌面露难色,“白大人,你有所不知,陛下近日沉迷于后宫的丹药之术,说是要借此强身健体,对朝堂之事愈发不上心。我等多次进谏,陛下皆充耳不闻。此时去禀报此事,陛下只怕未必会重视。”
白洛恒心中暗叹,没想到皇帝竟昏庸至此。“许大人,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是好?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漠北入侵,而无动于衷?”
许文昌沉思片刻,说道:“白大人,为今之计,我们可先自行商议应对之策。你身为兵部尚书,对军事部署较为熟悉,可有什么想法?”
白洛恒略作思考,说道:“许大人,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先加强边境防御。可传令给边境守将,命他们加固城防,增加岗哨,密切关注漠北动向。同时,从内地抽调部分兵力,作为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增援边境。另外,粮草辎重也需提前筹备,确保前线物资充足。”
许文昌微微点头,“白大人所言极是。只是抽调兵力和筹备粮草,皆需耗费大量钱财,如今国库空虚,这……”
白洛恒咬了咬牙,说道:“许大人,事急从权。国库空虚,我们可发动各地富商捐献,以保家卫国之名,号召他们出钱出力。再者,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宫廷的奢靡用度,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许文昌神色犹豫:“削减宫廷用度,只怕陛下不会同意。而且,富商捐献一事,也并非易事,他们大多唯利是图,未必肯慷慨解囊。”
白洛恒心中烦闷:“许大人,如今局势危急,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大楚危矣。我们身为臣子,理当为陛下分忧,为国家着想。即便困难重重,也需尽力一试。”
许文昌看着白洛恒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白大人,你这份忠心令人敬佩。也罢,此事我与你一同承担。我这便去设法面见陛下,将此事奏明,无论如何,都要让陛下知晓边境的严峻形势。至于发动富商捐献和削减宫廷用度之事,我们再从长计议。”
白洛恒感激地说道:“许大人,多谢你深明大义。若能说服陛下重视此事,实乃大楚之幸。”
许文昌摆了摆手,“白大人客气了。事不宜迟,我这就进宫。”说罢,许文昌匆匆离去。
白洛恒望着许文昌离去的背影,心中情绪复杂……
下朝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就回到兵部,反而是转头返回了周庭居之中。
“今日你为何回来如此之早啊?”张迁问道。
“陛下整日不理朝政,我们身为臣子的自然也无心办事,反倒回来度度假也好!”白洛恒打趣道。
“看将军这般脸色,想必今日朝廷有好事发生?”
白洛恒苦笑道:“如今这般局面,何来好事之有!”
“是啊!如今大楚边疆受危,皇帝又日夜不理朝政,交由底下群臣操办,群臣又各自为心,始终无法为朝廷解忧,只怕这大楚……”
说到这里,张迁露出一抹苦笑,惋惜的摇了摇头。
白洛恒心中也是一阵苦涩,张迁所言句句属实,如今大楚的局势犹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他长叹一声道:“如今这局势,我们虽为臣子,却也举步维艰。”
…………
(注:未来几章的剧情将推向高潮,可能会有反转,但也有不符合逻辑,本文是架空历史文,有太多的不符合逻辑,望各位读者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