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查贾家的同时,东城分局的刑警队员们也对潜伏人员名单上的其他人展开了抓捕。抓捕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因为事先没有任何的预警,除了当场被打死打伤的那七八个人,其余的潜伏人员们全部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在家里或者工作单位上束手就擒。
看着一个个戴着手铐,从车上被押下来的潜伏特务,东城分局的几位领导脸都快笑烂了。一下子抓了二十多名潜伏多年的特务,其中还有几个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绝对称得上是近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成功行动。这下子东城分局在整个公安系统里都露了大脸了,他们这些当领导的,立功受奖指日可待,仕途简直是一片光明啊。
经过几天时间紧张的审讯之后,所有人都对自己的潜伏特务身份供认不讳。而且还确定了一件事情,那个死于俞子杰枪下的络腮胡大汉就是这个“深喉”潜伏小组的组长,除了那几名赌场里的心腹人员之外,其他人都是和他单线儿联系,互相之间都没有交际。
所以说,贾东旭到底是不是潜伏特务,轧钢厂的“2.14大案”是不是和他有关联,就只有已经死掉的络腮胡组长和贾东旭两个人知道。
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了,既然没有人能证明案子不是他们做的,那就拼凑好证据链把罪名安到他们两个人头上就好了。
张副局长心里面早就猜到了,轧钢厂“2.14大案”多半是俞子杰和他身边的人下的手。所以他暗示刑警队罗队长,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做。俞子杰永远都不可能自己举报自己是凶手,而死去的络腮胡组长和贾东旭再也没机会开口说话,这个案子也就永远不会有翻过来的一天了。
一个多星期之后,一份花团锦簇的轧钢厂“2.14大案”和“深喉潜伏特务小组案件”的侦结报告,就由京都市公安局呈送到了公安部的大领导面前。
大领导读完报告之后,一时间赞不绝口,“好!很好!这才是我们公安战士应有的风格和真实水平嘛!这次一定要对有功人员大力表彰,在全系统内掀起一次学习先进,争当模范标兵的高潮!”
“还有这个叫于子杰的小同志,也非常的优秀嘛,小小的年纪,警惕性比我们的侦查员都高,还击毙了首犯,真的是天生吃我们这行饭的啊!你让市局的同志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他吸收到我们队伍里来。”
“首长”,秘书连忙开口道:
“这位于子杰同志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他是京都大学历史系的助教,在读博士生,还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助理,享受正科级待遇,人家在那帮老专家老教授眼里可宝贝得很,不一定能看得上我们这边儿啊。”
大领导摇了摇头,“你这个同志啊,思想还是太狭隘了,越是这样优秀的人才,我们才越要想办法争取嘛。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哪儿来的那么多条条框框啊?我们做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嘛。”
“他不是马上就要念完博士了吗,我们就破格儿给他一个副处级待遇。如果干不了专职,就给他一个兼职,这不就好解决了嘛。”
秘书连连点头,赶紧拍起了马屁,“对对对,还是领导您的水平高!您这一招就叫筑起黄金巢,自有凤凰来,简直是太妙了!我马上就去让市局的同志们研究,一定要把小于同志变成我们的人。”
大领导的秘书下来就给市公安局的局长打了电话,说大领导交待了,要把吸收于子杰加入的事情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
市局局长上次亲自督办过聋老太太和易中海的案子,知道于子杰是俞正山的外侄,就一溜烟儿的跑到俞正山的办公室向他请示,看能不能出面做于子杰的思想工作。
听市局局长讲完准备给俞子杰安排的待遇后,俞正山故作矜持道:
“老江,我这个外侄儿今年还没满十八岁,你们这样搞,是不是有拔苗助长的嫌疑啊?如果让人知道了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再落一个任人唯亲的口实,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江局长赶紧拍着胸口保证,“怎么会呢,领导,小于同志的优秀是众所周知的,他这次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任何人都否认不了。再说了,这命令是从部里下来的,和您八竿子都打不着,谁敢说三道四,我第一个就找他算账!”
“领导,您就帮帮忙吧,把我们的子弟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也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嘛,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了,您爱人于芳同志这两年的工作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班子已经开会通过了,准备把她调到市局来担任副政委。我们这可都是从工作的需要出发,您可不能因为个人原因,粗暴干涉组织的决定哦。”
“哈哈哈,老江啊老江,你们竟然把主意都打到我老婆头上了,她对这个侄儿可是宝贝得紧,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你们这帮人呐,真的是太能琢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