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张百川看着桌上那份刚刚汇总上来的战报和缴获物资清单,关政委和萧参谋长坐在对面,同样脸色疲惫,却难掩兴奋。
“值,真他娘的值,”萧参谋长一巴掌拍在物资清单上:“光是歪把子轻机枪就搞回来两百多挺,九二式重机枪四十二挺,掷弹筒一百具,三八大盖和配套子弹多得还没清点完,粮食、药品、被服…哈哈,司令员,咱们这下真发财了,”
关政委仔细看着另一份文件,语气沉稳却带着喜悦:“更重要的是兵工原料和那几台机床,老赵刚派人来看过,说有了这些,咱们的三岔沟兵工厂,产能至少能翻三番,复装子弹、修理枪械、甚至试制手榴弹和迫击炮弹,都有指望了,”
张百川吐出一口烟,他敲了敲那份伤亡报告:“发财是发财了,可这代价也不小,特别是715团和负责南线阻击的那个营,伤亡接近三分之一,骨干损失很大,苏阳那个营长,打得只剩半个营了…”
兴奋变得凝重,关政委叹了口气:“是啊,都是好战士,抚恤和表彰工作必须立刻跟上,新补充的兵员也要优先保障这些伤亡大的主力团。”
“这是自然。”张百川目光变得锐利:“但鬼子不会给我们多少悲痛的时间,总部电报你们也看了,冈村宁次发了狠,山西的小鬼子肯定要报复,而且来得会又急又凶。”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咱们刚打完阳泉,部队疲惫,缴获的物资需要消化,兵工厂形成产能也需要时间,眼下最要紧的,是判断出鬼子的主攻方向,顶住他的第一波,也是最凶的一波反扑,”
萧参谋长立刻跟上:“司令员说得对,鬼子丢了这么大脸,肯定想尽快找回来。从地理和交通看,他们最可能从两个方向来:一是北面,从大同、朔州方向压下来,直扑咱们根据地的腹心兴县、岚县;二是东面,从正太铁路沿线,集中兵力,报复性反攻阳泉,或者进攻与129师结合部的和顺、辽县一带。”
“政委,你看呢?”张百川看向政委。
关政委沉吟道:“北面地形复杂,利于我军防守,但鬼子如果真从关东军调兵,压力不会小,东面交通便利,鬼子调动快,补给容易,但经过阳泉这一仗,他们应该也知道我们不好惹,我估计,鬼子可能会双管齐下,甚至多路并进,让我们首尾难顾。”
“双管齐下?他得有那么多牙口:”张百川冷笑一声:“冈村宁次是想一口吞了我们,但他也得问问咱们手里的家伙答不答应,”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我的判断是,鬼子主力还是会从东面来,阳泉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夺回去,他第一军司令官没法跟上面交代,北面,最多是策应性的牵制进攻。”
“我同意司令员的判断。”萧参谋长点头,“那我们的部署…”
“立刻调整部署,”张百川斩钉截铁:“命令教一旅许达部,放弃阳泉城,但要做出主力仍在的假象,部队秘密后撤至阳泉以西的野鸡岭、鸡冠岭一线预设阵地,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御工事,告诉他,他的任务不再是守城,而是要在山区里,把东来的鬼子狠狠剥下一层皮,
“命令715团王大山部、以及苏阳的残部,后撤至三岔沟兵工厂外围休整补充,同时作为军区总预备队,告诉王大山,兵工厂要是丢了一颗螺丝钉,我拿他是问,”
“命令358旅老徐部,向北移动,加强偏关、河曲方向的防御,严防鬼子从北面偷袭,”
“命令359旅陈旅长部,向东靠拢,警戒榆次、太谷方向,保障主力侧翼,并随时准备策应教一旅作战,”
“命令教二旅彭辉部,以团为单位,分散至同蒲铁路北段沿线,广泛开展破袭战,炸铁路,打据点,断电线,让鬼子不得安生,拖延其集结和调动速度,”
“骑兵团、炮兵团,随指挥部行动,随时支援主要方向,”
一连串的命令清晰明确,萧参谋长记录并复述无误后,立刻让参谋人员下发。
关政委补充道:“政治部会立刻动员根据地所有群众,坚壁清野,民兵全部动员起来,配合主力作战,协助运输伤员和物资。”
部署议定,指挥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刚刚经历恶战的部队,来不及好好休整,又立刻投入到新的调动和备战中,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扛着缴获的日式武器,默默行军。
在三岔沟兵工厂,赵厂长带着那些刚被解救出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日夜不停地安装调试机器,炉火日夜不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回荡在山谷里,第一批复装的子弹和简易手榴弹已经开始下线,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给了战士们巨大的信心。
几天后,情报陆续汇总。
“报告,石家庄、保定方向鬼子大规模集结,番号确认有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兵力超过两万人,配有大量山炮和骑兵,正向井陉、娘子关方向运动,”
“报告,太原方向鬼子亦有异动,至少一个联队乘火车东进,”
“报告,北面大同方向,鬼子驻蒙军一部南下,兵力约一个大队,配属伪军一个团,已与我有小规模接触,”敌人的动向基本印证了张百川的判断。
“来了,”张百川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箭头,对身边的关政委和萧参谋长说道:“东面是主菜,北面是配菜,告诉许达,鬼子先头部队最快明天中午就能到他的阵地前,让他准备啃硬骨头,”
第二天下午,野鸡岭主阵地,教一旅旅长许达趴在指挥部观察口,望远镜里已经看到了远处公路上扬起的滚滚烟尘,鬼子的先头部队,一个加强中队,配属几辆装甲车,正小心翼翼地沿着公路向山区开来。
“告诉各团,沉住气,放近了打,优先打掉他的装甲车和炮兵,”许达低声命令。
鬼子显然吃过了亏,行进十分谨慎,不断派出小股部队侦察两侧高地。但教一旅的隐蔽做得极好,战士们趴在精心伪装的工事里,一动不动。终于,鬼子的先头部队大部分进入了伏击圈。
“打,”
随着一声令下,“咚,咚,咚,”配属给教一旅的5门九二步炮率先开火,精准地砸向鬼子的装甲车和队伍中的驮马炮兵。
“哒哒哒哒…”“砰,砰,砰,”轻重机枪、步枪同时开火,织成一片密集的火网,将公路上的鬼子成片扫倒。
鬼子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人马践踏,死伤惨重。几辆装甲车试图用机枪还击,但很快就被雨点般落下的迫击炮弹和集束手榴炸成了废铁。
战斗毫无悬念。不到一个小时,鬼子的这个先头加强中队就被彻底歼灭,消息传回指挥部,张百川脸上却没有喜色。
“这只是开胃小菜,鬼子是在试探,也是在摸我们的底。告诉许达,立刻打扫战场,加固工事,准备迎接鬼子主力的大规模炮击和集团冲锋,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果然,第二天天刚亮,炮声就震动了整个野鸡岭地区。鬼子主力赶到,集中了超过四十门山野炮,对教一旅的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
炮火覆盖之后,鬼子步兵在军官的指挥下,排着密集的队形,向野鸡岭主峰发起了冲锋,惨烈的攻防战,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