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军区指挥部里,张百川、黎昱、陈榘、肖桦围坐在一张方桌旁,桌上铺着地图。
“老黎,老陈,老肖,”张百川点在鲁南费县、滕县、峄县一带,“鬼子前次的‘快速讨伐’没占到便宜,土桥一次憋着坏。我们不能总等着他出招。鲁南山区,群众基础好,山高林密,是我们的天然屏障,也是插入敌人腹地的一把尖刀。但现在根据地还不够连片,有些地方鬼子的据点还像钉子一样楔在里面。”
政委黎昱看着地图上鲁南的敌我态势:“是啊,鲁南是我们‘发展鲁南’方针的关键。根据地不巩固,向外发展就是无根之木。而且,鲁南位置重要,向北可威胁津浦路,向东能策应滨海区,向西连接湖西,必须牢牢抓在我们手里。”
参谋长陈榘用铅笔轻轻敲着桌面:“司令员是想在鲁南主动搞一次大的?”
“对,”张百川肯定道:“不是小打小闹,是要进行一次战役性质的行动,目标是把鲁南根据地彻底巩固起来,拔掉关键据点,将费县、滕县、峄县、临沂北部区域连成一片,建立一个稳固的鲁南根据地,”
政治部主任肖桦眼睛一亮:“太好了,鲁南百姓受苦久矣,早就盼着我们大打一场,拔掉那些祸害乡里的鬼子据点,”
张百川看向陈榘:“参谋长,说说你的初步想法。”
陈榘站起身,指着地图:“鲁南鬼子兵力,主要是分散守备各个县城和重要乡镇据点的守备队,以及一部分伪军。其主力机动兵力并不多。我们如果动作快,打击目标明确,完全可以在鬼子大规模增援到来之前,达成战役目标。我建议,采取‘中心开花,四面扫荡’的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攻克一两个位置关键、防御相对薄弱,但影响巨大的中心据点,打掉鬼子的支撑点,震撼其余。同时,其他部队对周边据点进行清扫,拔除钉子,扩大战果。”
黎昱补充道:“政治工作要跟上。动员鲁南所有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主力行动,发动群众支援前线,运送弹药粮秣,抢救伤员。要让群众看到我们解放鲁南的决心,”
肖桦立刻道:“我马上组织政治部干部,制定详细的动员和宣传计划,保证部队打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
张百川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最终拍板:“好,就这么定,这次战役,就是要用鲁南的鬼子和据点,来磨砺我们山东军区的部队,”
他详细部署道:“第一,战役主力,由第四旅吴可华部担任,吴旅长对鲁南情况最熟悉。任务是集中全部三个团兵力,并配属军区直属炮兵旅一个山炮连,首先攻克位于费县、滕县、峄县三县交界处的重镇——马头镇,这里是鬼子在鲁南的一个重要物资中转站和防御支点,打下它,就能切断鬼子东西之间的联系,震撼整个鲁南,”
“第二,命令第一旅王坤部,派出一个主力团,向临沂以北方向积极活动,牵制临沂方向的日军,使其不能西援马头镇。”
“第三,命令第二旅钟伟部,派出一个团,前出至津浦路泰安以南段,加强破袭,造成我军可能威胁津浦路的态势,迷惑土桥一次,牵制济南、泰安方向的鬼子兵力。”
“第四,命令第五旅梁初部,加强对津浦线其他地段的破袭,同时派小股部队向鲁西方向佯动,进一步分散敌人注意力。”
“第五,命令第三旅许友部,严密监视胶东和青岛、潍县方向的日军,保障我军侧后安全,并做好随时支援鲁南的准备。”
“各地方武装和民兵,统一由鲁南地委和军区前指指挥,负责侦察、向导、袭扰、围困据点,以及后勤保障任务。”
“战役发起时间,定于五日后午夜,各部队务必隐蔽接敌,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命令迅速下达,在鲁南第四旅的指挥部,旅长吴可华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了三个团长和配属炮兵连长。
“同志们,司令员把主攻马头镇的任务交给咱们四旅了,这是信任,也是考验,”吴可华声音带着一股狠劲:“马头镇的情况大家都清楚,驻有鬼子一个加强中队,约两百人,伪军一个大队,四五百人,装备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镇子周围修了碉堡和围墙,不好打。”
一团团长是个急性子:“旅长,再难啃也得啃下来,你说怎么打吧,”
吴可华指着马头镇的简易沙盘:“不能蛮干。司令员强调要突然性。我的计划是:一团长,你们团负责主攻东门和南门,战斗打响后,要猛、要快,二团长,你们团负责迂回到镇子北面和西面,切断敌人退路,并伺机攻入。三团长,你们团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巷战,或者阻击可能来自滕县方向的增援。炮兵连,战斗一开始,就要用准确火力,敲掉东门和南门的碉堡和火力点,为步兵开路,各团组织好突击队,配足手榴弹和炸药包,”
配属的炮兵连长有些为难:“吴旅长,我们炮弹不多,只有三十发,必须保证首发命中,难度不小。”
吴可华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所以要求你们战前抵近侦察,把射击诸元给我算准了,打掉关键目标,就是大功一件,”
与此同时,其他各旅也按照部署行动起来。第一旅派出的那个团开始向临沂方向运动,摆出进攻姿态。第二旅的一个团在津浦线上闹出更大动静,扒铁路,炸桥梁,搞得风声鹤唳。第五旅的破袭小组更是神出鬼没,让沿线日军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