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在五金店淘来的最便宜的灯光下,迷茫地看着那堆小破烂。
他们这个房子,采光面比较好的房间留给了儿子,客厅这边光线不是很好,到了下午四点钟之后就得开灯了。
只是新换的灯也不怎么亮,他们确实是看不太懂儿子收藏的这些玩意儿到底是什么东西。
陶莹拿起个徽章样子的铁皮皮,正反都看了一遍,嫌弃地评价:“这些小铁皮上印着乱七八糟的娃娃,还弄个别针,这谁能戴的出去啊?怪丑的。”
项安国也从那个塑料匣子里又掏出个小娃娃,摸上去有点像塑料,连这小娃娃的衣服、领结啥的都做得非常精致,就那个头发也不知道为什么都是竖起来的,看上去是真人打扮,又很不像真人。
“儿子都多大了,不能还喜欢这种幼稚的塑料娃娃吧?”他不确定地问。
陶莹仔细回想了一下:“儿子小时候都不玩儿娃娃,三岁那会儿咱妈给他买的那狗熊娃娃被呈平抢走了他都不闹呢。”
应呈平是他们还住四合院那会儿,院儿里邻居家的孩子,跟项修竹一边儿大,打小就爱抢项修竹的东西,是院儿里的小霸王。
“那他收着这些个东西干什么?”
这简直是灵魂发问,因为没有人知道。
“儿子都快中考了,这些东西都是分心的,”陶莹蹲久了,膝盖有些撑不住,她撑着自己大腿站起来,还伸手在项安国肩上搭了一把,最后把东西都拢回匣子里去,拿在手里说,“给扔了得了。”
“行,我去。”
陶莹在项安国伸手过来的时候,往后一闪:“得了吧,哪回不是糊弄完我,又帮着儿子把那些破烂儿给捡回来,合着好人都是你当,就我是阶级敌人。”
项安国此前“前科累累”,的确是很不让陶莹放心。
“我自己来。”
项安国摸了摸鼻尖,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那不都是小打小闹么,正经大事儿上头,我啥时候不跟你站一边儿了。”
陶莹撇了撇嘴:“你就是个叛徒。”
项安国想起先前张斌说的那些他听不懂的词,又掏出手机把那些东西都给拍了张照:“回头我问问去,看现在孩子喜欢的这都是些啥玩意儿。”
孩子这周开始上晚自习,陶莹嘱咐项安国:“你去买点儿肉和菜回来,等儿子下晚自习保管得饿。”
“得嘞。”
夫妻俩在楼下一左一右分开走,项安国骑着自行车去菜市场,陶莹拎着那袋小垃圾往垃圾回收站过去。
小区的垃圾站在南门这边儿,南门挨着一个公交车站,很多学生会从这里进来回家。
刚巧到了放学的点儿,不用上晚自习的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只是现在这种小区,邻居之间大多不认识,也没人会打招呼什么的。
陶莹有时候会觉得这些读书的孩子们挺可怜,每天起早贪黑的,最好的青春年华啥事儿不干光读书了,一件儿鲜亮点儿的衣裳都穿不了,全得穿灰不溜秋的校服。
但后来转念一想,现在的孩子们跟她读书那会儿比,已经算轻松的了,再加上项修竹那灰不溜秋的校服都能被她洗出黑水儿来,确实也不太适合穿鲜亮浅色的。
得累死多少个妈啊。
她拎着东西拐到垃圾站那头去,刚巧有个小姑娘反方向拐进来。
小姑娘看了陶莹手里拎着的东西一眼,然后眼神开始变得诧异。
陶莹余光中感受到有人正看着她,就侧头看过去。
那小姑娘很快收回了目光,但也没有继续往前走了,她就站在原地,时不时偷偷瞥陶莹一眼。
陶莹从小长在那样的家庭里,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好本事,而且心思也非常细腻敏感,她本能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她有意抬起手,往垃圾站的方向靠了靠。
余光中那小姑娘踮起脚伸长脖子往这头瞅。
“肯定是冲这袋东西来的,这些玩意儿还能遭人惦记……”陶莹心想,“难不成它们还值点儿钱?”
陶莹决定暂时不扔了。
她又拎着东西往回走,路过那小姑娘的时候特意放慢了脚步。
小姑娘的眼神始终落在她手里提着的透明塑料袋上。
“是了,真是冲这些东西来的。”陶莹心里确定下来,步伐坚定地往家的方向走回去。
北京的九月,早晚已经有些凉了,而且还多雨。
项安国出门的时候特意带了把伞,等大雨突然落下来的时候,不至于淋成落汤鸡。
只是这样,也没法儿骑自行车了。
项安国撑着伞找了个地方躲雨,恰巧这时候一辆公交车在不远处靠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车上冲下来,直奔他躲雨的这个铺面檐子过来。
“斌子?”项安国看他被淋得狼狈,连忙撑起伞过去迎了迎。
张斌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巧遇他,俩人一块儿回到屋檐下头来,他才说:“哎呀,还好叔你去接了我一程,不然我宝贝都要淋湿了!”
他等到这时候,才小心翼翼地把他的悠悠球从怀里掏出来,还卷起自己的衣摆去擦上头的水。
如此珍视的表情,让项安国一下子想到了老爷子还没病的时候,对空竹的宝贝样子。
他没来由地又联想到儿子那些铁皮皮和塑料娃娃。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珍视东西的权力。
项安国很能共情儿子——如果他成绩足够好的话。
成绩好,还喜欢玩点儿别的,那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成绩不好,光喜欢玩点儿别的,那就叫玩物丧志了。
他们一家子为了儿子的学习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不能在这上头颗粒无收啊。
项安国努力让自己收回对儿子那些小破烂儿的同情和理解,从兜里掏出手帕给张斌递过去:“用这个再擦擦。”
“哎,谢谢叔。”
项安国正要说话,手里捏着的手机开始震动了。
他看到上头跳跃的妻子名字,叹了口气才接通:“我带伞了……”
结果陶莹根本不是为了这事儿:“儿子那些东西,我没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