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衙内,小人已经办妥了!”
贾居信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凌振,犹豫着说道。
童震见到这一幕,对贾居信使了一个眼色,爽快道:
“贾学究但说无妨,凌振兄弟不是外人!”
贾居信对着凌振拱手道歉:“凌振兄弟,事关重大,小可我也不敢轻易泄密,所以刚才多有得罪,还请兄弟见谅!”
凌振连忙摆手:
“学究何必如此?这些都是学究分内之事!”
“衙内,小人想在绿柳山庄参观一番,不知衙内同意否?”
贾居信的眼里闪过一丝赞赏,对着凌振点头表示友好。
童震见凌振如此知趣,便让焦挺带着他在山庄里参观。
等着凌振二人离开以后,贾居信就向着童震开始汇报:
“衙内,小可这两天一共招来工匠八人。其中酿酒师二人,陶瓷匠三人,医师一人,铁匠二人。”
“好!学究辛苦了!”
“还请学究带我去看看这些人!”
童震听说酿酒师和陶瓷匠都招到了,便迫不及待地带着贾居信去见见这些人。
在童震眼里,这些可不是“人”,都是财神爷!
在路上的时候,贾居信就已经汇报过这些人都和那些护卫一样,签了卖身契。
签卖身契的主意都是贾居信想出来的,一来是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忠心,二来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银子。
如果按照童震所说的,每个护卫每月都是五两银子的工钱,那一百个人每个月就是五百两,一年就是六千两。
再加上童震说的安家费每人十两,一共就是七千两。
但是签了卖身契以后,甚至可以不用给这些人开银子了,就算是童震善待给这些人每人发二两银子,那么一年一共也就是五千四百两。
而第二年就会变成两千四百两!
童震听到这话时,直接怔在了原地。
他没想到贾居信竟然这般精打细算,不过这也算是替他省钱,他自然不能反对。
尤其是眼下没有任何挣钱的进项,能省点就先省点吧!
大不了以后再给这些人涨工钱!
二人说着说着,就来到了这些工匠住的地方。
经过一番谈话以后,童震对这些人有了一些了解:
两个酿酒师,是一对王姓父子。这二人曾因私自酿酒被人举报,畏罪逃到开封府,无以为生,只好卖身为奴。
两个铁匠则是一对师徒,卖身的原因和王姓父子大同小异。
三个陶瓷匠则互不认识,都是逃荒到此。
只有唯一的医师有些来历,这人姓张名岐,年纪已过四十,是吕振在回来的途中遇到的。
据说当时正有两三个土匪追杀他,吕振出手吓走土匪以后,得知吕振在招人,就求着吕振将他收下。
吕振后来得知他是个医师,在四五年前被元阳谷的土匪捉到山上,最近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
童震和众人一起交谈了几句,吩咐王姓父子明天开始酿酒,然后就让他们和铁匠、医师几人先行回去,只留下三个陶瓷匠。
将自己画好的简易蒸馏装置的图纸拿了出来,童震沉声说道:
“你们三人,谁先将这个东西造出来,并且经过我的检验合格以后,我赏他一百两银子!”
接着又为三人讲解一番需要注意的事项,三人全都听得格外认真,一个个憋着劲想要先拿到这一百两银子的赏钱。
童震看着三人跃跃欲试的模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看着四周无人,童震想起拜师的事情,低声跟贾居信讲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问计:
“学究,你看这可如何是好?”
贾居信眼珠转动,苦笑一声回答:
“依小可之见,衙内若想救下苟邦达,只有两个办法。”
“哦?不知是哪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嘛,自然是直接去求枢密大人,只要枢密大人不再追究,那苟邦达别说活得性命,甚至还能官复原职。”
童震在心里白了贾居信一眼,这个办法他也能想到!
贾居信似乎有所感应,连忙说道:
“这第二个办法就是李代桃僵。衙内亲自出面买通看守苟邦达的牢头和狱卒,谎称苟邦达暴毙而亡,到时候再找一具相貌相近的尸体冒充。”
“只是这样一来,只怕会有败露的一天,那个时候衙内不好和枢密交代。”
童震思考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先去找童贯说说情再说。
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不迟!
童震最后让贾居信全力配合那些匠人工作,又找到正在参观的焦挺和凌振一起回到了枢密府。
枢密府中,童贯书房。
“爹爹,孩儿有事特来相求!”
童贯看到来人是童震,眉飞眼笑道:
“震儿,你来的正好!”
“高俅刚刚来向爹爹赔礼道歉了!”
“他已经告诉了爹爹你和高坎那厮昨日在樊楼发生的误会,既然人家主动低头认错了,你也就别在计较了吧?”
童震闻言点了点头,懂事的说道:
“一切全凭爹爹做主!”
童贯看着童震如此识大体,眸光透露着喜悦之色,想到童震刚刚所说的话,爽快道:
“震儿你说吧,有什么事情求爹爹?”
童震犹豫半天,终于下定决心,缓缓说道:
“孩儿听闻有一个名叫苟邦达的殿前都虞候得罪了爹爹,被爹爹罢官下了大狱。”
童贯听见苟邦达的名字,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没等童震说完,皱着眉问道:
“莫非你想为他求情?”
童震点了点头,正色道:
“爹爹,孩儿听闻那苟邦达在这京城中素有忠直之名,为这东京城的百姓所拥戴,孩儿因此才得知这苟邦达被爹爹下了大狱。”
“今日孩儿特来求爹爹饶恕苟邦达一命,将其贬为庶民,终身不得录用。”
看着童贯依旧铁青着脸,童震接着劝说道:
“这样一来,既能解爹爹的心头之恨,又能让东京城的百姓知道爹爹虽然位高权重,但不会枉杀正直大臣,到时候全京城都会夸赞爹爹仁慈惜才。”
“想必到那时天下有才之士会纷纷前来投奔爹爹,助爹爹早日收回燕云十六州,名垂青史,一举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