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叶小天继续买了包子,给何雨水,就出去了。
想看看昨天那个消息对自己有没有用,图书馆,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图书馆,但是既然在这里碰见了,那最有可能就是东城区的图书馆,新建才没有几年了。
很快叶小天就到了,图书馆,做好登记后,就随意的翻阅着书籍。
转了一圈,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看见昨天的那两个人,难道不是这里。
算了,来都来了,认真的找了一本俄语的书籍看了起来。
毕竟都已经精通了,有着历史的原因,这个时候会俄语那还是很吃香的,虽然双边关系恶化,有着太多地方用得着会俄语的人。
叶小天看了一会儿,正认真的看着书,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小同志,你俄语能力不错啊,居然看得懂这本俄语,这本书晦涩难懂,必须具备很强的俄语能力才能读懂”。
叶小天抬头一看,这不是昨天的两个人嘛,一脸平静,心里却乐开了花,胡乱说道:“还行,我自幼学的很好,看书也是个人爱好”。
接着问道:“两位同志,也是来这里看书的”?
两人听着这话,本不想说的,可是看叶小天懂俄文就亲近了一些,想着不是什么机密大事,便无奈的说道:
“我们是来学习的 ,也不是来学习的”。
叶小天疑惑道:“两位同志,这该如何说起”。
一位同志低声道:“你不要给别人说,我们本是冶金部找来给红星轧钢厂翻译设备文件的,可是这设备文件与一般的书籍什么的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倒不是我们不精,只是一些专业词汇难以把握,以免对设备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这两天就想着来这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书籍供我们参考,这边书籍很多,但事实是这类专业很少,供我们参考的更少了”。
“我们早上一来就看见你在看书,很认真,实不相瞒,我们刚刚正准备回去,路过正好看见你在看这本俄文书籍,这本书我有了解”。
叶小天听着这话,那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啊,这两人大概是外事部门的,然后微笑着看着两人
微笑着问道:“不知两位同志,这设备资料方不方便给我一看,说不定我可以帮上忙”。
一名同志连忙摇头道:“小同志,这肯定不行,这资料保密,如果你真有这个能力,我们可以帮你引荐,厂里的决定通过了,签署保密条例后,厂里会把资料给 你”。
叶小天一听还有这好事,连忙说道:“两位同志,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我可以帮厂里翻译设备资料,并且制图方面也可以完全胜任的,请你们相信我的能力,相信我建设祖国的热情”。
一名同志喜出望外:“不知小同志,贵姓,”
叶小天认真的回道:“我姓叶,叫叶小天,今年18岁,家住南锣鼓巷95号院儿,我母亲也是轧钢厂职工,我正准备过年后到轧钢厂接班呢”。
这两人也是欣喜若狂啊 ,没想到绝境逢生啊。
于是三人立马来到了轧钢厂,找到杨秘书,
“杨秘书,有个事汇报一下,我们这几天找了很多资料,效果并不理想,但我们带回来一个人,他能完成设备资料的翻译与制图,叫叶小天,住南锣鼓巷95号院,我们在图书馆遇见,刚刚在来的路上也考究了一下,觉得他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事”。一名同志说道。
杨秘书听完后没有说什么,这事儿他也只能向杨厂长汇报。
杨厂长听完秘书汇报完后,觉得这事可行,但还是要仔细审核一下,尤其听到住南锣鼓巷95号院,那院他熟悉啊 ,虽然没有去过,但是那个老太太,易中海,傻柱都住那里。
他们应该更了解叶小天,当即就让人去易中海,傻柱那里了解情况。
杨秘书带着人到了第一车间,找到郭大撇子,叫易中海过来。
易中海听到杨秘书找他,心里想到底是什么事情,难道是老太太的事情,还是马上考核八级钳工的事。
片刻后易中海来到了车间办公室,
杨秘书直接问道:“易师傅,向你打听一个人,叶小天你熟悉吧,这人怎么样啊”。
易中海听到是打听叶小天,正愁没有机会呢,稳稳心道:“杨秘书啊,叶小天住我们院儿后院,初中毕业,高中都没有考上,就没有上学了。
一年多以前,他母亲去世后,一直是个街溜子,偷鸡摸狗的,在院里不尊敬长辈,没有孝心,不团结邻居,不服从管事大爷,还喜欢打人,这人不可用,也没有用的能力,不值得信任”。
杨秘书听见这话。
“ 哦”,这怎么和那两个同志说的不一样啊 ,再去问问傻柱。
到了后厨,
食堂主任面无表情的说:“傻柱,杨秘书找你”。
傻柱正躺着喝茶呢,是一脸的不高兴,但对杨秘书又是不敢恼怒,不过他又不是真傻,知道什么人惹不起。
杨秘书来到后厨,开门见山的说:“傻柱,向你了解点情况,叶小天,认识吧,这人怎么样啊 ”。
傻柱听见叶小天名字,心里多少有点复杂,但还是说道:
“叶小天,不是个好人,不团结邻居,不尊敬老人,邻居家都那么困难了都不接济人家,一个人住着两间房,都不分一间给秦姐家,不听院管事大爷的话,还打人”。
杨秘书听完傻柱的话后,是一脸懵啊!
这到底什么怎样的一个人,先不管了汇报上去再说。
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在听完杨秘书的话,杨厂长是眉头不展。
这跟冶金部的同志所说却是截然相反,如果不用这个人,似乎任务难以完成,用这个人,这邻居的评价又不高,虽然知道这个评价有一定的水分,肯定不能全信。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冶金部同志说专业性,没有问题,这些评价说大,说小都可以。
杨厂长一时也是拿不定主意。
此时叶小天和冶金部的两位同志还在办公室等着,却迟迟没有回应很是着急。
当然了叶小天本着能行则行的态度,看这么长时间,厂里还没有回应,多少猜到点什么,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卡文”了。
不一会儿,杨秘书来到办公室,说厂里暂时没有下决定,让先回去。
叶小天倒所谓了。
无奈两位同志只能送叶小天出厂里,并表示歉意。
刚刚走到门口,正好李怀德和保卫科科长说着什么。
叶小天此时也认出了李怀德,毕竟太形象了。
李怀德看见冶金部同志陪着叶小天,这两位他是认识的,还是他老丈人派来的,便问道保卫科科长,是怎么回事。
张科长说道:“这个人是两位同志带过来的,登记的时候好像是翻译资料的”。
李怀德一听这情况,连忙走过去问道:“两位同志,你们这是?”
冶金部同志急忙解释了一下。
李怀德一听是这个情况,这可行啊,严肃的问道:“两位同志能不能保证这位小同志完全可以完成翻译任务”。
两位同志拍着胸脯道:“绝对没有问题”
接着一行人来到了他办公室,电话给他老丈人。
“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后面的事情我会向部里说明情况后,再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