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消息极其简短,却字字惊心:“押解王弼之官差队副,昨夜酒后失言,炫耀横财,疑被锦衣卫暗桩所闻。该队明日即将启程。危!”

林霄看到这纸条,眼前猛地一黑,几乎晕厥!

怕什么来什么!

他千算万算,叮嘱了又叮嘱,一定要找可靠、嘴严的人!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一个押解流犯的低级队副,竟然如此蠢笨,酒后失言!而且还可能被锦衣卫的暗桩听了去!

锦衣卫无孔不入,一旦他们对这支押解队伍产生了怀疑,沿途必然会严密监视!甚至可能直接插手!那他之前所有的心血,所有的冒险,不仅将付诸东流,更会立刻引火烧身!一旦锦衣卫顺藤摸瓜…

“蠢货!该死的蠢货!”林霄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立刻掐死那个坏事的队副。

但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必须立刻进行危机处理!必须在锦衣卫真正采取行动之前,弥补这个漏洞!

怎么办?

立刻通知“驼爷”放弃这条线,切断所有联系?那王弼在路上必死无疑,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派人去灭口那个队副?风险更大,几乎等于直接告诉锦衣卫此地无银三百两。

时间紧迫,必须在今夜做出决断!

林霄在屋里如同困兽般来回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冷汗再次浸湿了他的衣衫。

最终,一个极其大胆、险中求胜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既然无法消除怀疑,那就利用这个怀疑,制造另一个“真相”!

他立刻铺纸研墨,以最快速度写下新的指令,字迹因急促而略显潦草,但意思无比清晰:

“紧急:立刻散播谣言,称那队副所炫耀之横财,实为都察院某御史,隐去韩宜可之名,但暗示其刚正背景所派暗探所赠,意在令其沿途‘善待’王弼,实为暗中记录其是否仍有怨望之言、或有无同党试图接触,以期深挖蓝党余孽!务必将此谣言巧妙传入今日听闻其酒后失言的那些人耳中,尤其是可能存在的锦衣卫暗桩耳中!要快!在其启程前!”

这是一个移花接木、祸水东引之计!既然贿赂之事可能暴露,那就将其扭曲成“都察院御史为查案而进行的暗中调查”!这符合逻辑,也能解释为何会给钱,甚至能迎合锦衣卫和皇帝深挖余孽的心理!如此一来,那个队副的“横财”就有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对锦衣卫来说甚至可能是“友军”的解释!而都察院背景的暗示,也能让锦衣卫在插手前有所顾忌,毕竟体系不同。

此举无疑是将风险部分转嫁到了都察院,甚至隐隐指向了韩宜可,极其不厚道,但这是林霄在短时间内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化解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的办法!他只能在心中对韩宜可说声抱歉了。

指令通过最紧急的渠道发出。林霄一夜未眠,心如油煎,等待着命运的回响。

第二天午后,最新的消息传来,字里行间都透着惊险:“谣言已散。锦衣卫似有人至押解队询问,队副依计改口,称乃都察院暗探所为。锦衣卫将信将疑,未再深究,但料会加派暗哨随行监视。险过剃头!”

读罢,林霄长长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般瘫倒在椅子上,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又渡过一劫。

但王弼的流放之路,注定将在一片严密的监视中进行。他原先计划的任何中途接应或“偷梁换柱”的可能性,几乎被彻底堵死。

前途,依旧一片艰难。

每一次看似成功的进展,背后都是数不尽的险象环生和急智挣扎。

经历了一连串险象环生、几乎将心神绷断的危机后,林霄如同被暴雨冲刷过的孤鸟,羽毛凌乱,精疲力竭。他缩在自己那间简陋的小院里,足有数日未曾外出,除了点卯应值,便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

翰林院中关于蓝玉案的恐怖传闻依旧甚嚣尘上,每一个新被投入诏狱的名字都引来一阵压抑的惊呼和更深的恐惧。林霄混迹其中,完美地扮演着一个被天威雷霆吓破了胆、终日惶惶的小官形象,唯有回到这方寸之地,那强撑的镇定才会彻底瓦解,露出深藏的疲惫与后怕。

韩宜可的警告言犹在耳,锦衣卫的冰冷目光仿佛仍在背后逡巡。那个押解王弼的队副酒后失言引发的风波,虽然凭借急智勉强搪塞过去,但其带来的阴影却久久不散。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行动已然留下了过多的痕迹,就像在雪地上行走,无论如何小心,终究会留下脚印。此刻,任何一丝不必要的举动,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必须静默。”他对自己说,声音沙哑而干涩。他强迫自己暂停了几乎所有主动的联系。给“驼爷”和琼州方向的指令变得极其稀少,且内容高度简化和加密,只保留最核心的信息传递,频率也降到最低。他如同一只受惊的鼹鼠,深深潜入地底,屏息凝神,等待着外界最猛烈的风暴过去。

然而,彻底的静默带来的并非安宁,而是更深的焦虑。王弼、俞通源等人的流放队伍已经离京,踏上了前往琼州的漫漫长路。沿途情况如何?锦衣卫的暗哨是否如影随形?“驼爷”打通的关系能否在严密监视下依旧起到些许作用?所有这些,他都无法及时得知,更无法干预。他只能被动地等待消息,这种感觉如同钝刀割肉,煎熬无比。

就在他几乎要被这种孤立无援的焦虑吞噬时,一方素雅的信笺,如同穿过厚重阴云的一缕微光,悄然送到了他的案头。

信笺是通过翰林院一位与苏家略有交情的老翰林转交的,理由是其女苏婉近日习字,临摹了几篇前人小楷,想请“精于书法”的林典簿代为品评指正。理由冠冕堂皇,合乎情理,在这敏感时期,也未引起任何人的特别注意。

林霄接过那叠散发着淡淡墨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兰花香气的宣纸时,手指竟有些微微颤抖。他屏退旁人,回到自己的值房,迫不及待地展开。

映入眼帘的,确实是几幅娟秀工整的临帖,笔力虽略显稚嫩,但结构端正,可见书写者的用心。然而,林霄的目光却迅速越过了这些表面文章,落在了字里行间那些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标记上——某个字的笔画刻意拉长,另一处的墨迹稍显凝滞,还有一处看似无意的飞白…这些,都是他与苏婉之间早已约定好的、极其隐秘的暗号。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指尖小心翼翼地循着那些标记,在另一张空白的纸上,将对应的字词逐一写下。很快,一段简短却信息量巨大的密文呈现在眼前:

“父言:王队已离京,沿途有缇骑暗随,然未有异动。俞队亦发,路线稍异。闻宫中于流放之事,似暂无深究意。另,北疆偶有异动,帝心关注或转。妾安,勿念。保重。”

文字简洁,却像一股温润的泉水,瞬间滋润了林霄几近干涸焦灼的心田。

王弼的队伍已经出发,虽有锦衣卫暗哨跟随,但暂时没有采取异常行动。俞通源的队伍也出发了,走了另一条路线。这是最重要的信息,意味着人还活着,计划最艰难的第一步暂时稳住了。

“宫中于流放之事,似暂无深究意。”——这无疑是苏婉通过其父的某些人脉,或是从其他交好的官宦女眷那里旁敲侧击得来的风声!这比任何安慰都更让林霄安心。只要朱元璋的目光不再死死盯着这几个“流放犯”,后续的操作空间就会大上许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疆偶有异动,帝心关注或转”这一句。这显然是苏婉或其父从某种高层渠道捕捉到的微妙信号。或许是北元残余势力的小规模骚扰,或许是某个藩王的边防动作引起了应天的注意…无论具体为何,都意味着朱元璋那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压力,可能会被吸引开一部分。这对林霄而言,无疑是喘息之机。

最后那句“妾安,勿念。保重。”,则像是一双温柔而坚定的手,轻轻抚平了他连日来的惊悸与不安。

她知道了。她一定是通过某种方式,隐约察觉到了他近期的困境与危险,或许是那日韩宜可突然找他,消息灵通的苏家有所风闻;或许是他刻意减少外出、沉寂下来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她的担忧。她没有追问,没有恐慌,更没有试图劝阻,而是用一种极其聪明且隐蔽的方式,为他送来了他最需要的情报和慰藉。

这种无声的理解和支持,远比千言万语更能给予他力量。

林霄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临帖收好,放入贴身的衣袋里,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胸腔中那股因孤军奋战而产生的冰冷孤寂感,悄然消散了不少。他知道,自己并非全然独自一人。在风暴之外,有一双清澈而智慧的眼睛,正默默地关注着他,并以她独有的方式,为他守护着后方,提供着至关重要的支持。

自那以后,这种隐秘的通信便断断续续地维持着。有时是几幅新的临帖,有时是一本看似寻常的书籍中某页的特定标记,有时甚至只是托人送来一盒点心,而点心的底层油纸上,会用极细的糖浆勾勒出暗号。

通过这些渠道,林霄得以了解到更多外界不易察觉的动向:

“闻刑部于流放文书归档有疑,然未深查。”暗示他之前冒险在刑部文书上做的手脚,可能引起了些许注意,但似乎被当成了寻常的文书疏漏或老吏的懈怠,并未上升到阴谋层面。

“近日京中暗流稍平,然缇骑四出未减。”告知他表面风波似乎暂时平息,但锦衣卫的活动依旧频繁,提醒他不可放松警惕。

“有旧识女眷言,琼州瘴疠,生民困苦。”这看似一句普通的感慨,实则是在验证他之前选择的流放地琼州的情况,间接支持他“海外布局”的构想。

每一条信息,都如同拼图的一块,帮助林霄在静默蛰伏期间,依旧能相对清晰地把握外界的局势,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后续计划。苏婉的情报并非每次都关乎核心机密,但往往能提供重要的旁证和背景信息,弥补了他因蛰伏而造成的信息盲区,让他避免了因盲目猜测而可能产生的误判。

更重要的是,这种联系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慰藉。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在风暴的另一端安静地等待,理智地协助,这份悄然滋长的默契与情愫,成为了林霄在黑暗中前行时,内心一抹温暖而明亮的光源。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开始更冷静地思考未来。

他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向苏婉传递了简单的回信,同样加密在送还的“批注”过的临帖或书籍中。内容同样简短:

“信已收,甚安。风急,慎行,盼聚。”

他告诉她自已安好,提醒她外界风急浪高,一切务必谨慎,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没有甜言蜜语,却蕴含着深深的信赖与牵挂。

在这段极度压抑和危险的日子里,两人之间这种无声的、充满智慧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奇特而牢固的纽带。他们仿佛暴风雨中两只彼此靠近、互相依偎取暖的鸟儿,用只有对方才能理解的方式,传递着生存的信念和温暖。

林霄依旧深居简出,在翰林院中扮演着那个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林典簿。但他内心的风暴正在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静坚韧的力量。他知道,静默是为了更好的蛰伏,而苏婉在后方的静默支持,则是他能够安心蛰伏的最大保障。

他开始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更加系统地在脑海中完善他的“琼州布局”。从苏婉传来的信息看,朱元璋对流放犯的注意力确实在减弱,加之北疆可能的牵制,这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更有利的窗口期。他需要思考,如何在琼州那荒蛮之地,建立起一个足够隐蔽的据点,如何接应未来可能到达的“火种”,又如何利用海贸悄然积累力量…

前路依旧漫长且布满荆棘,但此刻的他,因为那份静默而坚定的支持,内心变得更加沉稳和专注。苏婉的存在,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弈者,在他无法落子的阶段,默默为他守护着棋盘,让他得以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出手的时机。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