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朝堂初临,牝鸡司晨起风波
阳春三月,京城褪去了冬日的凛冽,处处透着暖意。太和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弥漫在巍峨的宫殿之中。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分列两侧,神色肃穆,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殿中唯一的一抹异色——林微。
她今日身着一袭特制的绯色官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繁复的凤凰纹,既不失女子的温婉,又带着几分朝堂官员的威严。长发高挽,仅用一支赤金凤凰簪固定,脸上未施粉黛,却因凤凰血脉的滋养,肌肤莹润,眼神清亮,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场。
这是林微第一次以“护国凤凰王妃”的身份,正式参与朝会,拥有与百官同等的议事权。消息传开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女子入朝议事,简直是前所未闻的奇事,不少守旧派官员对此极为不满,暗中早已商议好,要在今日的朝会上给林微一个下马威。
“陛下驾到!”太监尖锐的唱喏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皇帝高坐龙椅,宇文擎站在左侧首位,目光落在林微身上,带着一丝担忧与鼓励。苏瑾则以“镇国侯”的身份,站在百官之中,眼神警惕地扫视着那些神色不善的守旧派官员。
朝礼完毕,皇帝开口道:“今日召集众卿,主要是商议两件事。一是黄河沿岸遭遇春汛,部分地区河堤决口,百姓流离失所,需尽快拿出赈灾方案;二是春耕将至,各地粮价波动较大,需稳定粮价,保障民生。众卿有何良策,可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便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此人是礼部尚书周显,乃是守旧派的核心人物,向来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对林微入朝议事极为抵触。
“周爱卿请讲。”皇帝道。
周显抬起头,目光直视林微,语气带着几分讥讽:“陛下,臣以为,朝堂议事,乃是男子之事,女子干预朝政,有违祖制,恐引天怒人怨。如今黄河春汛、粮价波动,皆是上天对女子干政的警示。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禁止林微王妃参与朝堂议事,以正纲纪,平息天怒。”
他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不少守旧派官员纷纷附和:“周大人所言极是!女子干政,乃亡国之兆,恳请陛下三思!”“林微王妃虽有斩杀幽冥教教主之功,但终究是女子,岂能参与国家大事?”“陛下,祖制不可违啊!”
一时间,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矛头直指林微。林微站在殿中,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慌乱。她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场面,心中早有准备。
宇文擎眉头一皱,正要出列反驳,却被林微用眼神制止了。她缓步走出队列,躬身行礼:“陛下,臣妇有话要说。”
皇帝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点了点头:“林微,你且说来。”
林微直起身,目光扫过那些反对的官员,声音清冽如泉,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大人所言,无非是‘祖制’二字。可祖制也是人定的,当初制定祖制时,或许并未遇到过幽冥教作乱、女子身怀凤凰血脉的情况。如今,大靖面临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难道仅仅因为臣妇是女子,就该将臣妇的智慧和能力弃之不用?”
她顿了顿,继续道:“斩杀幽冥教教主,关闭幽冥界大门,臣妇出过力;极北之地决战,臣妇与将士们并肩作战,流过血。如今,黄河春汛、粮价波动,关系到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臣妇只想为百姓谋福祉,为大靖尽一份力,这何错之有?”
“至于‘女子干政,引天怒人怨’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林微冷笑一声,“天怒人怨,皆因政令不当、官吏腐败、百姓流离失所。若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无论决策者是男子还是女子,上天都会庇佑。反之,若是只守着腐朽的祖制,不顾百姓死活,就算全是男子理政,也一样会引来天怒人怨!”
她的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让不少原本中立的官员暗暗点头。周显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厉声反驳:“强词夺理!祖制不可违,女子就是女子,岂能与男子相提并论?你这是在挑战纲常伦理!”
“纲常伦理的核心,是‘仁政爱民’,而非性别之分。”林微毫不退让,“若是诸位大人真的关心国家和百姓,就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赈灾、稳粮价之策,而不是在这里纠结于臣妇的性别,浪费时间。”
就在这时,宇文擎出列道:“父皇,林微所言极是。她不仅有勇有谋,更心怀天下百姓。此次黄河春汛和粮价波动,她早已有所关注,并有初步的应对之策。不如让她说说,再做定论。”
苏瑾也出列附和:“陛下,镇国公所言有理。林微王妃的智慧和能力,臣深有体会。让她献上良策,对大靖和百姓都有好处。”
皇帝沉吟片刻,看着林微眼中的坚定,又看了看百官的神色,最终点了点头:“好!林微,朕便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何应对之策,尽管说来。”
林微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真正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第二节 粮价危机,上古商经破迷局
林微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展开在殿中:“陛下,诸位大人,这是臣妇绘制的‘大靖粮仓储运分布图’。根据臣妇的调查,各地粮价波动,并非是粮食短缺,而是因为仓储不均、运输不畅,以及部分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所致。”
众人看向图纸,只见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了各地粮库的位置、储量,以及粮食运输的路线和瓶颈,一目了然。图纸上还标注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看上去高深莫测——这正是林微按照现代物流管理和统计学知识绘制的,被她包装成“上古神农商经”的图谱。
“仓储不均、运输不畅,这是老问题了,历届朝廷都未能解决,你一个女子,能有什么办法?”周显不屑地说道。
“办法自然是有的。”林微微微一笑,“臣妇的‘上古神农商经’中,记载了‘乾坤调度术’,可解决仓储和运输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将各地粮库进行分类分级,建立‘中央粮仓’和‘地方粮仓’两级体系,中央粮仓储备足够的粮食,用于调控全国粮价和应对突发灾害;地方粮仓则根据当地人口和需求,储备适量粮食,保障日常供应。”
她顿了顿,继续道:“在运输方面,臣妇建议疏浚河道,利用水运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同时,修缮官道,建立‘驿站粮运网络’,让粮食能够快速、高效地运输到各地。此外,臣妇还发明了‘高效运粮车’,这种马车采用了‘轴轮省力术’,比普通马车运力提升三倍,速度也更快。”
所谓的“轴轮省力术”,其实是林微利用现代物理学中的轴承原理和杠杆原理改进的,她将其包装成“上古机械秘术”。
“至于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臣妇也有对策。”林微道,“一方面,朝廷颁布法令,严禁粮商囤积居奇,规定粮食的最高售价,违者重罚;另一方面,朝廷组织‘官粮平粜’,当粮价过高时,将中央粮仓的粮食以平价出售,打压粮商的嚣张气焰,稳定粮价。同时,鼓励百姓举报囤积居奇的粮商,举报属实者给予重赏。”
她的方案,涵盖了仓储、运输、监管、调控等多个方面,逻辑清晰,切实可行,让不少官员都暗暗惊叹。尤其是那些关心民生的官员,眼中更是闪过一丝赞许。
“简直是异想天开!”周显依旧不依不饶,“疏浚河道、修缮官道、制造所谓的‘高效运粮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国库空虚,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而且,官粮平粜,会损害粮商的利益,引发不满,甚至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得不偿失!”
“周大人此言差矣。”林微反驳道,“疏浚河道、修缮官道,虽然短期需要大量投入,但从长远来看,不仅能解决粮食运输问题,还能促进各地的商业往来,增加朝廷的税收,是一笔划算的投资。至于资金问题,臣妇已经与苏瑾商议过,苏瑾愿意捐出黄金百万两,支持朝廷的水利和交通建设。”
苏瑾立刻出列道:“陛下,臣确有此意。能为百姓和国家出一份力,是臣的荣幸。”
林微继续道:“至于官粮平粜,并不会损害粮商的合理利益,只是打压他们的非法暴利。而且,朝廷可以与粮商签订协议,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粮食,既保障了粮商的利益,又能稳定粮价,一举两得。同时,臣妇的‘上古神农商经’中,还有‘增产秘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所谓的“增产秘术”,其实是林微结合现代农业知识,总结出的选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巧,她将其包装成“上古农耕秘术”。
皇帝看着林微的方案,又听了她的详细解释,眼中满是赞许:“林微,你的方案周密可行,朕准了!即日起,任命你为‘粮政安抚使’,总揽全国粮价稳定和粮食运输、仓储之事,苏瑾协助你筹集资金,宇文擎负责协调各地官员配合你的工作。”
“臣妇遵旨!”林微躬身谢恩。
周显等人见状,脸色极为难看,却也无可奈何。他们没想到,林微不仅言辞犀利,还真的拿出了如此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且还有苏瑾和宇文擎的支持,皇帝也明显偏向于她。
林微知道,这只是她朝堂之路的一个开始。接下来,她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阻碍,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她要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打破世俗的偏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为百姓谋福祉,为大靖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节 阴谋暗害,凤凰血脉显神威
林微出任“粮政安抚使”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首先派人前往各地,核实粮库的实际储量,清理囤积居奇的粮商,同时组织人力疏浚河道、修缮官道,推广“增产秘术”。
在苏瑾的财力支持和宇文擎的协调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地的粮价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拍手称快,对林微赞不绝口。然而,这一切却让周显等守旧派官员更加不满。他们视林微为眼中钉、肉中刺,暗中商议,要设计陷害林微,让她身败名裂,失去皇帝的信任。
这一日,林微正在府中与下属商议粮食运输的细节,突然接到皇宫传来的旨意,皇帝召她即刻入宫,说是有要事商议。林微心中一动,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还是立刻起身前往皇宫。
来到皇宫的御花园,皇帝正坐在凉亭中,脸色阴沉。周显等几名守旧派官员站在一旁,神色得意。地上,摆放着几袋粮食,粮食中混杂着不少沙土和石子。
“林微,你可知罪?”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愤怒。
林微心中一惊,躬身道:“陛下,臣妇不知何罪之有?”
“不知何罪?”周显上前一步,指着地上的粮食,厉声道,“林微,你身为粮政安抚使,负责官粮平粜之事,却竟敢在粮食中掺杂沙土、石子,以次充好,剥削百姓!这些粮食,是朕派人从官粮售卖点取回的,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
林微看向地上的粮食,心中立刻明白了。这分明是周显等人设下的阴谋,他们暗中买通了官粮售卖点的工作人员,在粮食中掺杂沙土、石子,然后向皇帝告状,诬陷她以次充好,剥削百姓。
“陛下,臣妇冤枉!”林微沉声道,“官粮平粜的粮食,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绝不可能掺杂沙土、石子。这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妇!”
“陷害?”周显冷笑一声,“林微,你不要狡辩了!这些粮食是朕亲自派人取回的,难道还会有假?你分明是为了节省开支,中饱私囊,才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其他几名守旧派官员也纷纷附和:“陛下,林微罪证确凿,恳请陛下严惩!”“这种卑劣之人,不配担任粮政安抚使,更不配参与朝堂议事!”
皇帝看着林微,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相信林微的为人,但眼前的证据确凿,让他不得不产生怀疑。
林微知道,此刻多说无益,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她走到地上的粮食旁,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她发现,这些沙土和石子的颜色、大小都与官粮仓库中的沙土、石子截然不同,显然是后来掺杂进去的。而且,粮食的表面虽然掺杂了沙土和石子,但内部的粮食却依旧干净饱满,这进一步证明了是有人故意陷害。
“陛下,臣妇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林微站起身,沉声道,“臣妇的‘上古鉴真术’,可以鉴别出这些沙土、石子是否是官粮仓库中原本就有的,也能鉴别出这些粮食是否被人动过手脚。”
她所说的“上古鉴真术”,其实是利用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知识,通过检测沙土、石子的成分,以及粮食表面的痕迹,来判断是否是后来掺杂进去的。
皇帝半信半疑:“哦?你有何办法,尽管一试。”
林微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铜盒,里面装着一些白色的粉末和一根银针——这是她提前准备好的“鉴真粉”(其实是碳酸钙粉末,能与沙土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和“验毒针”(其实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银针,能检测出粮食是否被人做过手脚)。
她首先取出“鉴真粉”,撒在粮食中的沙土和石子上,然后用银针轻轻搅拌。只见“鉴真粉”与沙土、石子接触后,立刻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而且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陛下请看,”林微指着发生反应的沙土和石子,“这些沙土、石子与臣妇的‘鉴真粉’发生了反应,说明它们的成分与官粮仓库中的沙土、石子截然不同,是后来掺杂进去的。而官粮仓库中的沙土、石子,与‘鉴真粉’接触后,并不会发生这样的反应。”
随后,她又用“验毒针”插入粮食中,片刻后取出。银针依旧是银白色,没有任何变化。
“陛下,这‘验毒针’能检测出粮食是否被人做过手脚。若是粮食原本就掺杂了沙土、石子,或者被人动过手脚,银针就会变色。而现在,银针没有任何变化,说明这些粮食在出库时是干净的,是后来被人掺杂了沙土、石子。”
林微的演示,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皇帝看着发生反应的沙土、石子,又看了看依旧洁白的银针,心中已经明白了真相。
周显等人脸色惨白,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们没想到,林微竟然还有这样的“上古秘术”,能轻易识破他们的阴谋。
“周显!”皇帝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愤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暗中买通工作人员,在粮食中掺杂沙土、石子,诬陷林微?”
周显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倒在地:“陛下,臣没有!臣冤枉啊!这都是误会,一定是工作人员不小心弄错了!”
“误会?”皇帝冷笑一声,“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来人,将周显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问!”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周显死死按住,拖了下去。其他几名参与陷害林微的守旧派官员,也吓得面如死灰,纷纷跪倒在地,磕头求饶。
皇帝看着他们,眼中满是失望和愤怒:“你们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国为民,反而勾结起来,诬陷忠良,实在是罪该万死!来人,将他们全部拿下,交由刑部审理,依法严惩!”
侍卫们将这些官员一一拿下,拖出了御花园。
林微看着这一幕,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一次,她不仅洗清了自己的冤屈,还打击了守旧派的势力,为自己的朝堂之路扫清了一些障碍。
就在这时,她贴身藏着的战神佩突然微微发热,体内的凤凰血脉也轻轻涌动起来。她知道,这是凤凰血脉在感应到她的危险解除后,给予她的回应。同时,她也感受到了一股更加坚定的力量,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朝堂之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第四节 证据确凿,守旧派折戟沉沙
周显等人被打入天牢后,皇帝下令刑部立刻审理此案。林微深知,周显是守旧派的核心人物,背后牵扯甚广,若不能彻底查清,恐怕会留下后患。因此,她主动向皇帝请缨,协助刑部审理此案。
皇帝同意了她的请求。林微利用自己的“上古问讯术”(其实是现代心理学和审讯技巧),对周显等人进行了审讯。
在审讯过程中,林微并没有采用严刑拷打,而是通过分析周显等人的心理,层层递进,逐步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她首先指出了他们陷害自己的证据,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被彻底识破。然后,她又向他们分析了利弊,告诉他们,若是如实交代,坦白从宽,或许还能减轻刑罚;若是顽抗到底,只会罪加一等,连累家人。
周显等人本就胆小怕事,在林微的心理攻势下,很快便心理防线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们承认,是因为不满林微一个女子参与朝堂议事,又嫉妒她的才能和皇帝的信任,才勾结起来,买通了官粮售卖点的工作人员,在粮食中掺杂沙土、石子,诬陷林微以次充好,剥削百姓。
同时,他们还交代了其他一些罪行,比如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打压异己等。这些罪行,有些是林微早已预料到的,有些则是她没有想到的。
林微将审讯结果整理成卷宗,呈给皇帝。皇帝看完卷宗后,勃然大怒。他没想到,这些朝廷大臣竟然如此腐败不堪,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做出如此多的坏事。
“这些蛀虫!简直是大靖的耻辱!”皇帝气得浑身发抖,“传朕的旨意,周显等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诬陷忠良,罪大恶极,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家人流放三千里!所有参与此事的工作人员,也一并严惩!”
圣旨一下,朝堂上下震动。守旧派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少原本依附于周显等人的官员,纷纷人人自危,主动向皇帝坦白自己的过错,请求从轻发落。
林微趁机向皇帝建议,借此机会,整顿朝堂风气,清除朝中的贪官污吏,提拔一批有才能、品行端正的官员。皇帝采纳了她的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等行为。
在林微的协助下,反腐行动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一大批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朝堂风气焕然一新。同时,林微还向皇帝推荐了一批有才能的寒门士子和基层官员,这些官员大多清正廉洁、体恤百姓,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后,为大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瑾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财力,暗中收集了不少贪官污吏的罪证,为反腐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林微在朝堂上的威望越来越高。不仅得到了皇帝的充分信任,也赢得了不少官员的认可和尊重。那些原本对她持有偏见的官员,也渐渐改变了看法,开始正视她的才能和贡献。
宇文擎看着林微在朝堂上的表现,心中满是骄傲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向权力的巅峰。他会一直支持她,陪伴她,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然而,林微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知道,朝堂之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守旧派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寻找机会,再次向她发难。而且,除了守旧派,还有其他的势力在暗中虎视眈眈,想要争夺权力。
她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她还要继续推行新政,为百姓谋福祉,让大靖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这样,她才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帝王之梦。
第五节 新政推行,民心所向固根基
解决了周显等人的陷害,整顿了朝堂风气后,林微开始全力推行新政。她的新政,涵盖了农业、商业、水利、交通、教育等多个方面,核心是“富民强兵、公平公正”。
在农业方面,林微大力推广“增产秘术”,组织官员深入基层,向百姓传授选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巧。她还下令修建水利设施,疏浚河道,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她还推行“均田制”,将无主之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让百姓更好地掌握“增产秘术”,林微还组织编写了《神农农耕要术》,将现代农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发放到各地,供百姓学习参考。她还在各地设立“农学堂”,邀请有经验的老农和官员,向百姓传授农耕技巧,解答百姓的疑问。
在林微的努力下,大靖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当年,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丰衣足食,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不少农民因为粮食丰收,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林微感激涕零。
在商业方面,林微主张“重农抑商”与“农商并重”相结合。她一方面保护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价格,防止商人过度剥削农民;另一方面,她也鼓励商业发展,放宽对商业的限制,降低商业税收,改善交通条件,为商人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她还建立了“商业监管体系”,设立“市舶司”和“商税司”,规范商业行为,打击假冒伪劣、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合法商人的利益。同时,她还鼓励商人开展对外贸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在林微的推动下,大靖的商业日益繁荣。各地的集市、商铺越来越多,商品种类丰富,交易活跃。商人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少商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赠钱财,修建学校、医院、道路等,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水利和交通方面,林微继续推进河道疏浚和官道修缮工程。她动用苏瑾捐赠的资金和朝廷的财政收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黄河、淮河等主要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和治理,修建了许多防洪、灌溉设施,有效缓解了水旱灾害对百姓的影响。同时,她还修缮了全国的主要官道,建立了完善的驿站网络,提高了粮食、物资的运输效率,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和文化往来。
在教育方面,林微主张“普及教育、因材施教”。她下令在各地设立“官学”和“私塾”,免费向百姓子弟提供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她还改革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科举的录取范围,增加了寒门士子的录取比例,为朝廷选拔了更多有才能的官员。
她还注重女子教育,在京城设立了“女子学堂”,鼓励女子读书识字,学习礼仪、技艺等。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举措,遭到了不少守旧派的反对,但林微力排众议,坚持推行。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接受教育,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林微的新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朝廷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他们纷纷称赞林微是“女神仙”、“女菩萨”,为她立生祠、送牌匾,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力量。林微凭借着新政的成功推行,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支持,她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朝堂上,虽然还有一些守旧派的残余势力对她虎视眈眈,但在民心和皇帝的支持下,他们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然而,林微并没有满足于此。她知道,大靖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要继续推行新政,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她还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为将来的帝王之路做好准备。
这一天,林微在府中处理政务,苏瑾前来拜访。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林微姐姐,经过我们的努力,各地的新政推行得非常顺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大幅增加。而且,我们培养的寒门士子,已经有不少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仕途,成为了我们的得力助手。”
林微笑了笑:“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苏瑾,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你,新政也不可能推行得如此顺利。”
“林微姐姐客气了。”苏瑾道,“能为百姓和国家做些事情,我也很开心。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守旧派的残余势力虽然受到了打击,但他们依然在暗中活动,而且,宗室的一些人,也对姐姐的权力越来越不满,恐怕会对姐姐不利。”
林微点了点头:“我知道。宗室的人,一直以来都视权力为己物,他们不会容忍一个女子掌握如此大的权力。不过,只要我们有百姓的支持,有皇帝的信任,有自己的势力,就不怕他们的挑衅。”
她顿了顿,继续道:“苏瑾,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密切关注宗室和守旧派的动向,做好应对准备。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苏瑾点了点头:“林微姐姐说得对。我会继续支持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林微看着苏瑾眼中的坚定,心中满是感激。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宇文擎的陪伴,有苏瑾的支持,有百姓的爱戴,她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创一个属于她的盛世华章。
第六节 暗流涌动,宗室发难藏杀机
林微的新政推行得如火如荼,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财政充盈,她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一切却让宗室的一些人坐不住了。
宗室的代表人物是皇帝的弟弟,赵王宇文拓。赵王一直以来都野心勃勃,想要争夺皇位。他认为,林微一个女子,凭借着凤凰血脉和皇帝的信任,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严重威胁到了宗室的利益和皇权的稳定。而且,林微推行的新政,触及了不少宗室成员的利益,比如均田制,收回了一些宗室成员兼并的土地;反腐行动,也查处了一些贪污受贿的宗室官员。
因此,赵王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林微不满的宗室成员和守旧派的残余势力,商议如何除掉林微,夺取权力。
这一日,朝会上,赵王突然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看着他,点了点头:“赵王请讲。”
赵王抬起头,目光直视林微,语气带着几分不善:“陛下,林微王妃身为女子,掌握重权,推行新政,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如今,不少宗室成员和官员对她的新政不满,民间也有一些流言蜚语,说她‘牝鸡司晨’,意图谋反。臣恳请陛下,收回林微王妃的权力,让她回归王府,安心相夫教子,以安民心,以固皇权。”
他的话一出,朝堂上立刻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不少宗室成员和守旧派的残余势力纷纷表示支持赵王的提议,要求皇帝收回林微的权力。
林微心中一沉。她没想到,赵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发难。而且,他还搬出了“谋反”的罪名,这显然是想要置她于死地。
宇文擎立刻出列反驳:“赵王此言差矣!林微王妃的新政,利国利民,百姓们有目共睹。所谓的‘流言蜚语’,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编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诬陷林微王妃,破坏大靖的稳定。陛下,林微王妃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恳请陛下明察!”
苏瑾也出列附和:“陛下,赵王所说的‘宗室成员和官员不满’,只是少数人的意见,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林微王妃的新政,得到了广大百姓和正直官员的支持和拥护。而且,林微王妃的权力,是陛下亲自赋予的,岂能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就随意收回?”
林微也出列道:“陛下,赵王殿下说臣意图谋反,可有证据?若是没有证据,仅凭一些流言蜚语,就诬陷臣谋反,这恐怕难以服众。臣的新政,都是为了百姓和国家,绝没有任何私心。若是陛下觉得臣的新政有不妥之处,臣可以修改完善;若是陛下觉得臣的权力过大,臣可以交出部分权力。但臣绝不能接受‘谋反’这一莫须有的罪名!”
皇帝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众人,心中陷入了犹豫。他知道林微的才能和忠心,也知道她的新政对大靖的好处。但赵王是他的弟弟,宗室的势力也不容小觑。而且,“牝鸡司晨”的流言蜚语,确实在民间流传,若是处理不好,恐怕会引发动乱。
赵王见状,继续煽风点火:“陛下,证据虽然暂时没有,但无风不起浪。林微王妃掌握重权,身边又有宇文擎和苏瑾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若是再让她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陛下,为了大靖的江山社稷,为了宗室的利益,三思而后行!”
其他宗室成员也纷纷附和:“陛下,赵王殿下所言极是!林微王妃的势力太大,必须加以限制!”“恳请陛下收回林微王妃的权力,以绝后患!”
林微看着赵王等人咄咄逼人的架势,心中明白,今日若是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恐怕很难过关。她知道,赵王等人想要的不仅仅是收回她的权力,更是想要她的性命。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赵王等人,沉声道:“陛下,臣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有办法证明,这些流言蜚语是有人故意编造的。臣恳请陛下,给臣三天时间,臣一定能查明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皇帝看着林微眼中的坚定,又看了看赵王等人的神色,最终点了点头:“好!朕就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若是拿不出证据,朕就不得不收回你的权力,将你交由宗人府审理。”
“臣妇遵旨!”林微躬身谢恩。她知道,这三天,将是她与赵王等人的生死较量。她必须尽快查明真相,找出编造流言蜚语、诬陷她谋反的幕后黑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七节 携手破局,女官之路启新程
回到王府后,林微立刻召集宇文擎、苏瑾和自己的心腹官员,商议对策。
“赵王等人这次来势汹汹,显然是早有预谋。他们编造‘谋反’的流言蜚语,就是想要置我们于死地。”林微沉声道,“我们必须在三天内,找出编造流言蜚语的幕后黑手,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宇文擎道:“赵王一直野心勃勃,想要争夺皇位。这次他发难,背后一定有守旧派的残余势力支持。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调查赵王与守旧派残余势力的联系,找出他们编造流言蜚语的证据。”
苏瑾道:“我已经让人暗中调查赵王的行踪和往来人员。根据初步调查,赵王最近与几位被查处的守旧派官员的家人联系密切,而且,他还暗中派人与三皇子的残余势力接触。或许,这些流言蜚语,就是他们共同编造的。”
林微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三皇子虽然被打入天牢,但他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他们对我恨之入骨,很可能与赵王勾结,想要报复我。”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们分兵三路。宇文擎,你负责调查赵王与守旧派残余势力的联系,收集他们勾结的证据;苏瑾,你负责调查赵王与三皇子残余势力的接触,找出他们编造流言蜚语的证据;我则负责稳定朝堂和民间的局势,防止流言蜚语进一步扩散,同时,利用‘上古秘术’,寻找流言蜚语的源头。”
“好!”宇文擎和苏瑾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三天,林微等人全力以赴,展开了紧张的调查。
宇文擎利用自己的军方势力和人脉,暗中监视赵王的行踪,收集他与守旧派残余势力勾结的证据。他发现,赵王不仅与被查处的守旧派官员的家人频繁接触,还暗中向他们提供资金和庇护,资助他们继续从事反对林微的活动。
苏瑾则利用自己的江湖势力和商铺网络,深入调查赵王与三皇子残余势力的联系。他发现,赵王确实派人与三皇子的残余势力接触,双方达成了协议:赵王帮助三皇子的残余势力营救三皇子,三皇子的残余势力则帮助赵王编造流言蜚语,诬陷林微谋反,夺取权力。
林微则一方面通过皇帝,发布诏书,澄清流言蜚语,稳定民心;另一方面,她利用自己的“上古秘术”(其实是现代信息传播学和心理学知识),分析流言蜚语的传播路径和内容,找出了流言蜚语的源头——正是赵王身边的一名谋士,编造了这些流言蜚语,并通过宗室成员和守旧派的残余势力,在朝堂和民间广泛传播。
三天后,朝会上,林微带着确凿的证据,再次站在了殿中。
“陛下,臣妇已经查明真相。”林微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呈给皇帝,“这些流言蜚语,是赵王殿下身边的谋士编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诬陷臣妇谋反,帮助赵王夺取权力。而且,赵王殿下还与守旧派的残余势力、三皇子的残余势力相互勾结,想要营救三皇子,颠覆朝政!”
皇帝看着林微呈上来的证据,包括赵王与守旧派残余势力、三皇子残余势力勾结的书信、资金往来的记录、谋士编造流言蜚语的供词等,脸色越来越沉。
赵王见状,脸色惨白,大声狡辩:“陛下,这都是林微诬陷臣!这些证据都是假的!”
“假的?”林微冷笑一声,“赵王殿下,这些书信上有你的亲笔签名,资金往来的记录也有你的印章,谋士也已经亲口承认,你还想狡辩?”
她转身看向皇帝:“陛下,赵王殿下野心勃勃,勾结乱党,编造流言蜚语,诬陷忠良,意图颠覆朝政,罪大恶极!恳请陛下严惩!”
宇文擎、苏瑾和其他支持林微的官员也纷纷出列,请求皇帝严惩赵王。
皇帝看着赵王,眼中满是失望和愤怒:“宇文拓,你太让朕失望了!朕没想到,你竟然如此野心勃勃,为了夺取权力,不惜勾结乱党,诬陷忠良!来人,将赵王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问!所有参与此事的宗室成员和乱党,一并严惩!”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赵王死死按住,拖了下去。其他参与此事的宗室成员和守旧派的残余势力,也纷纷被拿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解决了赵王的发难,林微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皇帝对她更加信任,将更多的权力交给了她。百姓们也更加爱戴她,称她为“女中尧舜”。
林微知道,她的女官之路,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她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会充满荆棘和挑战。她要继续推行新政,培养自己的势力,为将来的帝王之路做好准备。
这一天,林微站在王府的观景台上,俯瞰着京城的万家灯火。宇文擎走到她身边,从身后轻轻抱住她:“阿微,恭喜你,又一次战胜了敌人。”
林微靠在他的怀中,脸上露出了笑容:“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宇文擎,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没有你,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傻瓜,我们是夫妻,本就该相互支持,相互陪伴。”宇文擎低头,在她的额上印下一个深情的吻,“无论未来有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支持你,保护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大靖的帝王,开创一个属于你的盛世华章。”
林微抬起头,看着宇文擎眼中的坚定和支持,心中满是感动:“宇文擎,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你,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