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王小伟正在校场观看周遇吉操练新整编的部队,一名哨骑风尘仆仆,疾驰而至,带来了紧急军情。
“报——!督师大人!北路侦骑急报!约两千蒙古鞑骑,自草原而来,已突破边墙,正在镇安堡以北五十里的野狐岭一带集结,似有南下劫掠之意!其打头阵的,是依附林丹汗的奈曼部,以彪悍着称!”
消息传来,校场上刚刚整编的部队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新兵脸上露出了恐惧之色,蒙古铁骑的凶名,早已深入人心。
周遇吉浓眉一拧,抱拳请命:“督师!末将请令,率本部兵马,即刻北上迎敌!定叫这些鞑子有来无回!”
王小伟目光沉静,他看了一眼校场上神色各异的士兵,又望向北方,缓缓摇了摇头:“遇吉,你部整训未久,仓促迎战,恐难竟全功。况且,杀鸡焉用牛刀。”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传令!命‘燎原营’第一哨,及新编‘宣府镇抚营’火器局第一队,即刻集结,携带新式装备,随本督亲征!”
“督师!您要亲征?这太冒险了!”周遇吉和徐锐同时劝阻。
“无妨。”王小伟摆了摆手,“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一下新政之效,也让新兵们见见血,看看我新式火器的威力!”
他口中的“燎原营”第一哨,是他从京城带来的三百铁骑中的一百人,乃是百战精锐。“宣府镇抚营”火器局第一队,则是由原匠作营中选拔出的、最早接触和试用新式燧发枪的两百名士卒组成,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对新火器操作最为熟练。他们装备的,正是军工局刚刚试制成功的、仅有五十支的初代燧发枪,以及部分改进型虎蹲炮(轻量化,带炮车)。
命令下达,军令如山。被点到的部队迅速集结,虽然新兵有些紧张,但在“燎原营”老兵的带动和王小伟亲自坐镇的鼓舞下,士气很快提升起来。
王小伟没有过多动员,只是简单下令:“出发!目标,野狐岭!”
队伍迅速开拔,如同利剑出鞘,直奔北方。
野狐岭,地势起伏,多有沟壑丘陵,不利于蒙古骑兵大规模展开冲锋,但利于小股部队隐蔽和设伏。王小伟选择这里,正是要发挥己方火器和精锐小部队的优势。
抵达野狐岭后,王小伟立即勘察地形,迅速做出部署。他将五十名燧发枪手和两门虎蹲炮,布置在一处居高临下、正面较为开阔的丘陵反斜面,命令他们构筑简易射击阵地,隐蔽待机。而“燎原营”一百精锐骑兵,则被他分散在两翼的沟壑和林地中,作为奇兵。
他自己则带着徐锐和少量亲卫,占据了一处制高点,用千里镜观察敌情。
不久,远处烟尘滚滚,马蹄声如闷雷般传来。两千余名奈曼部蒙古骑兵,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挥舞着弯刀和套马杆,发出野性的嚎叫,气势汹汹。
蒙古骑兵显然没把这点明军放在眼里,他们甚至没有仔细侦查,便在一名头目的指挥下,发起了集团冲锋!试图凭借骑兵的冲击力,一举冲垮明军的阵线!
眼看蒙古骑兵进入三百步(约450米)……两百五十步……两百步!
“虎蹲炮!放!”王小伟冷静下令。
“轰!轰!”
两门经过改良的虎蹲炮发出怒吼!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开花弹(内装铁渣碎石)划过抛物线,准确地落入蒙古骑兵冲锋的队伍中!
“嘭!嘭!”
弹丸凌空爆炸,虽然威力有限,但四射的铁渣碎石瞬间笼罩了一大片区域!冲在最前面的数十骑蒙古兵人仰马翻,惨叫声顿时压过了冲锋的呼号!战马受惊,队形瞬间出现了混乱。
蒙古骑兵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滞!
“火枪队!前进至棱线!第一排!瞄准!放!”王小伟的命令通过旗语和传令兵迅速下达。
五十名燧发枪手迅速从反斜面冲出,在丘陵棱线后列成三排横队(受限于地形和人数,并非标准线列)。第一排十六七名枪手,在军官的口令下,沉稳地举枪瞄准了陷入混乱的敌骑。
此时,蒙古骑兵已冲入一百五十步(约225米)以内!
“砰!砰!砰……”
一阵相比火炮微弱,却更加密集清脆的爆鸣声响起!白烟从枪口喷涌而出!
冲在前面的蒙古骑兵,如同被无形的镰刀扫过,瞬间又有十几人栽下马背!燧发枪的射速远超火绳枪,第一排射击完毕后,立刻后撤装填,第二排迅速上前,几乎没有间隙地再次齐射!
“砰!砰!砰……”
第二轮齐射!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蒙古骑兵彻底懵了!他们从未见过射速如此之快的火器!甚至没看到明军点火绳的过程!那连绵不绝的弹雨,以及身边同伴不断倒下的惨状,让他们冲锋的勇气迅速消退。尤其是那些头目和勇士,往往成为重点照顾的目标,纷纷落马。
“长生天啊!这是什么样的火器?!”
“撤退!快撤退!”蒙古头目见势不妙,终于发出了撤退的命令。
残存的蒙古骑兵如同潮水般向后溃退。
“燎原营!两翼包抄!追击!”王小伟抓住战机,下达了总攻命令。
顿时,埋伏在两翼的一百“燎原营”铁骑,如同猛虎出闸,从侧翼狠狠撞入溃退的蒙古骑兵队伍中!马刀挥舞,血肉横飞!他们装备的燧发马枪也在近距离发挥了巨大威力,将试图顽抗的敌人一一射落马下。
这场遭遇战,变成了一边倒的追击和屠杀。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两千蒙古骑兵,被阵斩超过五百,伤者无算,余者溃散逃入草原。明军仅伤亡数十人, mainly 是在追击过程中的轻微损伤。
战场上,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弥漫。那些初次参战的“宣府镇抚营”新兵,看着眼前狼藉的敌尸,闻着刺鼻的血腥,有人呕吐,有人脸色苍白,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和取得胜利的兴奋与自豪!
他们赢了!他们用手中这神奇的新式火器,打败了凶名在外的蒙古铁骑!
王小伟策马巡视战场,看着士兵们脸上那混合着恐惧、兴奋和逐渐增长的自信的表情,心中了然。经此一役,新军的魂,算是初步铸就了。新式火器的威力和新战术的成功,也通过了实战的检验。
“打扫战场,救治伤员,统计战果!首级筑京观于野狐岭下,以慑诸胡!”王小伟下令道,声音传遍战场。
“万胜!督师万胜!”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整个战场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所有士兵,无论新老,都目光狂热地看着他们那位战无不胜的督师。
王小伟微微颔首,目光却再次投向北方更遥远的草原。他知道,奈曼部只是开胃小菜,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但这一战的胜利,如同最有力的宣言,向整个宣大乃至朝野宣告——他王承渊带来的新军、新械、新法,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能克敌制胜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