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星的这场“掌印”独角戏,像一根无形的标杆,再次拉高了整个《大明王朝》剧组的表演标准。他那入木三分的演绎,不仅征服了张立导演,更在剧组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休息间隙,不少工作人员和演员都主动过来,或竖起大拇指,或拍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他们知道,一个真正的演员,回来了。
当天晚上,收工后,一个李红星完全没想到的饭局,找上了他。邀请他的人,不是导演,也不是制片人,而是剧组里一群特殊的演员。
“小李老师,晚上有空吗?”
来邀请他的,是剧组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在剧中,饰演司礼监里一位仅次于冯保的二号人物,名叫周海。
周海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演了一辈子戏,尤其擅长饰演历史剧中的太监角色,被圈内人尊称为太监专业户。他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但那双眼睛却透着洞察世事的精明和沧桑。
在周海老师的身后,还站着十几个在剧中饰演着各种大大小小太监角色的演员。他们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戏骨,有的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但此刻,他们都带着一种谦逊而又期待的眼神,看着李红星。
李红星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周老师,您们太客气了。叫我红星就行,可不敢当老师二字。”
周海老师笑着摆了摆手,那动作带着几分太监特有的柔和,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不不不,达者为先。你今天下午那场戏,给我们这帮演了一辈子戏的老家伙,都上了一课。今天,我们做东,就是想跟你请教请教。”
这份来自于同行的敬意,让李红星无法拒绝。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一次同行间的认可和传承。
饭局的地点,就在影视基地门口,一家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馆。包厢里,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得满满当当。
桌上,没有名贵的酒,只有最普通的二锅头,还有几盘地道的北方家常菜:酱牛肉、拍黄瓜、炒合菜、锅包肉……虽然菜品简单,但气氛却格外的热烈。
“来!小李老师!我敬您一杯!”一个在剧中饰演冯保徒弟的年轻演员,名叫小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和兴奋,“您那场戏,看得我,是真服了!我以前,总以为演太监就是得娘娘腔,捏着嗓子说话。看了您我才知道,什么叫静水流深!”
“是啊!”另一个老演员也附和道,他饰演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平时在剧中总是板着一张脸,此刻却也难掩激动,“尤其是您最后那个笑!看得我,后背直发凉!那里面,藏着的东西,太多了!有得意,有心机,有隐忍,还有对未来的野心,简直就是把冯保这个人物的灵魂都给演出来了!”
整个饭局,几乎就变成了一场大型的冯保角色分析研讨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着对李红星演技的赞叹和好奇。
他们问他,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冯保这个角色理解得如此透彻?又是如何将那种复杂的内心戏,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笑容,完美地呈现出来?
李红星被这群真诚而又热烈的同行们围在中间。他没有丝毫的藏私,将自己从赵教授和魏老师那里学来的一切,和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交流。
他知道,与人为善,一定会有回报的,他乐于将所学所悟,传递给更多的人。
他端起茶杯,以茶代酒,润了润嗓子,然后缓缓开口:“其实,我能演好冯保,离不开两位老师的教导。
赵元年教授,他让我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冯保,告诉我冯保不仅仅是一个太监,更是一个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为了生存、为了权力而挣扎的政治动物。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而魏海生老师,他教我昆曲身段,让我明白了沉腰提气,柔中带刚的精髓。冯保的躬,不是软弱,而是隐忍。
他弯下腰,是为了更好地蓄力,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一击必杀。
他的笑,不是谄媚,而是面具。那笑容背后,藏着的是对权力的渴望,是对对手的轻蔑,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李红星顿了顿,眼神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演员,语气变得更加沉重:“冯保的狠,不是天性,而是被那个吃人的世界,逼出来的唯一的活路。
他知道,在这个紫禁城里,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永恒的利益。他必须比所有人都更狠,才能活下去,才能保护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
他举起茶杯,向大家示意:“所以,我演冯保不是在演一个太监,而是在演一个人。一个在极端环境下,为了生存和权力,不断挣扎、不断蜕变的人。
我希望通过我的表演,能让观众看到冯保的复杂性,看到他内心的挣扎,而不是简单地把他定义为一个坏人。”
他的话,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包厢里的喧嚣,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周海老师更是连连点头,眼神中充满了赞许:“说得好!说得太好了!小李老师,你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以前我总想着演太监像太监,却忘了太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心思和挣扎。你把冯保的求生存、争权力演出来了,所以才真实,才让人信服。”
“是啊,我以前演太监,总怕演成娘炮,说话捏着嗓子,走路扭扭捏捏,结果越演越假。”小林激动地说道,“红星哥,你把冯保的柔中带刚演得太好了,那种轻却不娘,柔却有劲儿的感觉,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另一个老演员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感慨:“现在的年轻演员,大多不琢磨这些,要么靠脸,要么靠流量,像红星你这样沉下心研究角色的,太少了。你这小子前途无量啊!”
李红星笑着说:“您过奖了,我也是跟前辈们学的,陈保国老师、黄志忠老师,他们拍戏的时候,都会提前做很多准备,我只是跟着学而已。
饭局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围着李红星,问他怎么找角色的情绪,怎么处理内心戏,他都一一解答,还分享了自己在梦里模拟场景的方法——虽然没说特殊能力,只说是“在脑子里反复过戏,想象自己就是角色”。
他甚至还模仿了几个冯保的经典动作和眼神,引得大家连连叫好,掌声不断。
小林听得眼睛发亮,激动地举起酒杯:“红星哥,我以后也试试在脑子里过戏,说不定能找到感觉!你这方法太牛了!”
“肯定行,”李红星鼓励他,“只要肯琢磨,肯下功夫,就没有演不好的角色。表演,就是一场修行,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突破。”
一顿饭,从天色微暗吃到夜色深沉。包厢里烟雾缭绕,酒气熏天,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兴奋。他们不仅吃了一顿饭,更进行了一场关于表演艺术的深度交流。
李红星看着眼前这群,在戏外却如此可爱、如此真诚的演员们,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前辈们对他的认可和期许,也是他融入这个剧组,成为其中一员的最好证明。
走出饭馆,晚风一吹,李红星才发现自己身上沾了不少酒气,他掏出手机,看到夏晚晴发来的微信:“饭局结束了吗?我给你煮了醒酒汤,你直接上来就行,别着凉了。”
李红星加快脚步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