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夜晚实行宵禁,禁止任何人出入,但事情总有意外。
无数的火把亮起,钦天监监正季惟生,正在深恨自己的爹娘没有多给自己两条腿,他跑的气喘吁吁,还要抽出空来看看天上的星星。
一切早就恢复了平静,天象只发生在一瞬间,人间却要因此大动干戈。
时间已经到了午夜,养心殿内灯火通明,皇上端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季惟生跪在地上,“皇上,今夜是彗星突袭紫微星,龙气受损。”
“往常也是有的,只是……”
皇上睁开眼睛,“朕不关心有的没的,这天象是否妨碍了朕?”
季惟生心里叫苦,从天象来说,帝星受损,会主导兵戈、政变。他如何敢跟皇上说实话,要是发生了,必然是大事。
如果没发生什么大事,有人受到牵连,少不得要他这个钦天监监正祭天。
“回皇上,天象暗示的事件不一定是现在发生,也可能是未来发生之事。”
“也可能是谁冲撞了陛下,或许是宫中之人,或许是宫外之人。”
皇上想起原配发妻托梦,说是宫外之人冲撞与他,现在天象也符合一点,究竟是谁呢?
季惟生看皇上陷入沉思,就知道皇上心中有了怀疑的对象,为了摆脱自己的责任,他还要胡说几句。
“皇上,天象更像是对人的预警,或许事情已经发生,只不过是还未察觉。”
季惟生说的含糊其辞,要是以前,皇上未必在意,但现在他老了。
只有和年轻的嫔妃在一起,看到她们崇拜敬畏的眼神,摸着细腻光滑的胴体,才会有年轻的感觉。
皇上更在意手中的权利了,任何人都不能染指,有儿子的嫔妃不行,无儿子的嫔妃不行,心爱的嬛儿更不行。
季惟生已经退下,苏培盛下午休沐,未曾知道发生如此大的事。
皇上心里在复盘,从宫外来人?只有嬛儿曾经出宫修行,从宫外回来。
嬛儿聪慧,帮朕想了许多的主意,这么多年都没事,怎么可能是她呢?
不是她,从宫外回来的人,就是那一对双胞胎了,灵犀和弘曕?。
孩子不过才几岁,怎么会妨碍到朕,绝对不可能。
皇上觉得不可能,却又把所有人都细细的思考了一遍,最后才确定,还是她们三个出了问题。
“皇上,您思考事情一夜未眠,今天没有朝会,还是上床休息休息。”
李德寿看皇上满脸疲惫,心疼的说道。他伺候皇上的时间越久,皇上越觉得他稳妥。
以前总觉得离不开苏培盛,现在看来,不过是个奴才,换谁都可以。
“屋外可是猫在叫?”
皇上脱了衣服准备回床上歇会,“是,侍卫们已经去赶猫了。这两只猫扰了皇上的清净,真是该打。”
哪怕皇上满腹愁思,现在也笑笑,“不过是个畜牲,它们倒比人自在。”
李德寿陪笑,“皇上可能不知道,这猫也有烦恼。奴才前儿看到两只黄毛猫趴在一起晒太阳,没几天就换了伴,三只猫打的不可开交。”
“猫也知道换个伴吃醋,还真是有灵性。”
皇上躺在床上,身体十分乏累,头脑却越发的精神,鼻尖好像还能闻到那清甜的桂花香味。
所有人的话都在皇帝的脑子里转圈,嬛儿,纯元,彗星袭扫紫微星,猫儿给猫儿戴绿帽子。
皇上睁开眼睛,看着头顶黄色的幔帐出神。
皇后的双胎是宫外所怀,谁能保证这两个孩子是朕的亲生骨肉?
沈眉庄这个贱妇,还在宫里,不就和那温实初有了首尾?好在二人皆死,否则难消心头之恨。
此事又不好声张,皇上极爱惜自己颜面,宫廷丑闻,哪能传扬出去?
怎么才能让朕查清楚双胎到底是不是朕的子女?甄嬛已经是皇后,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查验一国的国母。
结果是真是假,皇上都觉得少不了要和皇后翻脸,如果结果不是,那样夫妻就回不到从前。
这个恶人一定不能他来当,才会有转圜的余地。
宫里谁来揭发合适呢?这个棋子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行。
皇上把人想了一遍,觉得祺嫔最合适不过,鄂敏十分不老实,做了不少事情。可惜没有养一个聪慧的女儿。
祺嫔实在美丽也确实愚蠢。
光她一个还不够,浣碧、淳儿也可以帮忙。她们都跟皇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她们出来揭发,更有可信度。
如果双胞胎是朕的孩子,那就以诬陷皇后的罪名将三个人除掉。
瓜尔佳氏连根拔起,又减掉皇后两个羽翼,还能解了朕的疑惑,又不至于跟皇后反目,何乐不为?
坤宁宫里,一众嫔妃给皇后娘娘请安,大家的屁股刚沾到椅子,就开始大吐酸水。
“祺嫔妹妹最近可是容光焕发,恩宠不断啊。”
“还有顺嫔,和贵人。你们三个围着皇上转,把皇上都绕晕了。”
齐妃说话的语气酸了吧唧,一见面就开始阴阳,这话也就她能说,毕竟是妃子。
华妃拿帕子擦了擦嘴角,她现在最恨甄嬛和淳儿,一个绝了她的恩宠,还给皇上出主意,加速母族的灭亡。
一个是淳儿,吃了她给的息肌丸,就如让人上瘾的毒药。现在不给自己了,华妃照镜子都觉得老了十岁不止。
“齐妃恐怕是不知道,人家没准是有什么秘方,要不皇上以前怎么没发现她们的好呢?”
“也没准是魅惑了皇上,勾的皇上留恋后宫,不利于养身。”
华妃将矛盾引到甄嬛身上,“皇后娘娘,你说嫔妾说的对不对?她们三个缠着皇上,龙体能受得了吗?”
甄嬛要是妃子,只会笑而置之,现在当了皇后,才知纯元皇后之难,不劝谏,是你失责。劝谏,帝王不喜之。
“华妃放心,皇上的平安脉三天一次,龙体康健。”
“不过,祺嫔,顺嫔,和贵人,你们还是要以龙体为重,切莫拉着皇上胡闹。”
在所有人面前被教训,三个人表面恭顺,心里都十分不满。特别是皇上听了皇后的劝谏,再也不传召她们,这种不满的情绪到达了顶峰。
皇上却又分别传召了她们,打头一句话,“朕爱重你,你可愿意为朕办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