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来了这么多客人,怀清担心饭菜不够,当机立断在前院架起烧烤炉子。这本是为晚餐准备的,眼下只能先解中午这餐的燃眉之急。
烧烤用的碳是她网购来的,这儿也有无烟的银丝碳,可价格却是网上的好几倍。虽说如今怀清富可敌国,但能省的钱,她还是想省一省。
“这是何物?”几位年轻的学子好奇地将烧烤炉团团围住,左看右看,充满疑惑地研究着。
“这是烧烤炉。”怀清一边耐心解释,一边熟练地把碳放进炉中,用打火石点燃。
她摆好架势,准备大显身手,给众人展示一番独特的烧烤技艺。
肉是早上就腌制好的,这会儿已经十分入味。怀清手脚麻利地串起几串五花肉、韭菜、菌菇等食材,整齐地放在烧烤炉上,开始不停地翻转。
看似简单的翻烤动作,实则暗藏玄机,既要时刻留意翻转,防止食物烤糊,又得根据各类菜品的不同成熟速度,精准把握火候,在恰到好处的时间撒上调料。
一番操作下来,怀清心里直犯嘀咕,她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干烧烤这活儿。
“来来来!大家尝尝我的手艺!”怀清热情地招呼着众人。
除了韭菜稍微有点烤糊,其他菜品的卖相还算不错,色泽诱人,香气扑鼻,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从怀清开始烤制食物起,众人就满怀期待地等在院子里。
随着香味逐渐飘散开来,大家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若不是都秉持着良好的教养,恐怕早就一拥而上抢着吃了。
“嘶!”怀谦性子急躁,拿起烤串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结果被烫得“嘶哈嘶哈”直吸气。
可即便如此,他也舍不得把肉吐出来,含糊不清地说道,“好吃!大妹!这是什么吃法?这蘑菇吃起来,好像之前咱们在野外烤的味道。”
“这就是烤蘑菇啊!不过在野外烤,没有调料,而且也不方便,所以我就让张来全帮我打了这个烧烤炉。”怀清耐心解释道。
生铁属于朝廷管制物资,她能拿到一点,还是看在县令大人的面子上。就这点生铁,也就够打造一个一米左右的炉子。
明二和钱三可精明着呢,他们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头脑。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两人就凑到怀清面前,兴致勃勃地商量着要买烧烤炉,还有这独特的烧烤调料。
他们看怀清烤了这么一回,又各自品尝了美味的烤串,立刻意识到,这烧烤可不仅仅是上火翻烤那么简单。
其中,腌制手法和调料占了八成的关键,剩下的才是烧烤的手艺。像怀清姑娘把韭菜烤糊的情况,显然在手艺上还有待提高。
怀清如今钱财无忧,对这些也不是特别在意。烧烤这活儿又脏又累,不过是赚点辛苦钱罢了。既然明二和钱三有兴趣,她便豪爽地大手一挥,慷慨应允!
但怀清不想要报酬,明二和钱三却不能不给。
两人也是豪爽之人,各自甩出一千两银票,还自行商量好了各自的经营地域。
其他几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不过是吃个烤串的功夫,怀清就进账两千两,众人对她赚钱的能力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马丁、宋亚文、刘耀虎和丁鹏程这四人。
难怪夏家能如此迅速地崛起,有怀清这样一个生钱小能手在,夏家想不发家都难。
吃了肉,众人也不闲着,纷纷主动分工合作。有人负责串肉,有人负责烤串,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一时间,前院热闹非凡,比菜市场还要嘈杂。
单元达伺候自己的母亲吃了几串烧烤后,就被秦姨母嫌弃地赶到怀清这边来。
“表哥,你的院子收拾好了吗?”怀清关切地问道。
单元达蹲下身,帮忙一起摘韭菜,回答道:“还差一点,院子有些旧,得翻新一下才能入住。”
“那姨母还是住在庄子上吧。”怀清担心秦姨母的身体状况,心里清楚,她若再不好好调理恐怕有碍寿命。
“我也是这么想的。”单元达也不矫情,自家娘亲在庄子上才住了没几天,气色明显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
而且,看母亲的样子,也是巴不得能留在庄子上。
“还要恭喜表哥哦!”怀清刚得知,单元达居然成了临元县的新主簿,朱主簿落马后,他幸运地补上了这个空缺。
“呵呵!同喜同喜!怀谨、怀谦表弟也如愿通过了府试。”单元达笑着回应。
正如怀清之前所预测的那样,大哥怀谨和二哥怀谦顺利通过了府试,不过名次不太理想,是勉强压线过关。
但不管怎样,他们终究是通过了,只要再努努力,通过院试就能成为秀才。
怀清对科考一知半解,和单元达聊了几句后,这个话题就进行不下去了,于是两人转而聊起了书肆的事情。
另一边,怀谨和阮晋阳一边串着蘑菇,一边谈论着这次府试的情况。
阮晋阳三年前就已经是秀才了,若不是阮大人压制着,不让他继续往上考,说不定大明第一个三元及第的就是他了。
“府试过后,你们要不要去青州书院就读?”阮晋阳问道。
若说弘文书院是临元县最好的书院,那么青州书院就是青州府最高等的学府,在那里,秀才都只是最低的学历。
怀谨自然是心动的,不过他还是谨慎地说道:“我和二弟能不能通过院试还不确定,目前还是不想那么多了,一步一个脚印来吧。”
其实,他们兄弟俩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自身的勤奋努力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得益于大妹怀清的“投喂”。
怀谨能明显感觉到,自从喝了大妹给的水,自己一整天都精神饱满,记忆力更是超群,夸张点说,简直达到了一目十行的程度。
有了这神奇的水改善体质和记忆力,读书就像有神明相助。再加上师长的悉心提点,多次为他们模拟考试,这次能中,也多亏师长押中了不少考点。
只是他们毕竟启蒙晚,许多不足之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能通过府试,实在是侥幸。
阮晋阳见他这么说,也大概猜到了一些缘由,便不再勉强。
“听说你家要在庄子里建私塾?”阮晋阳换了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