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渐渐恢复了平静,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蛮牛”带来的暴戾气息。
学生们心有余悸地收拾着被撞落的书籍,低声议论着刚才那个可怕的壮汉,猜测着他的来历。
陈默的心跳却迟迟无法平复。
他偷偷打量着对面的梁老,老人已经重新捧起了那本线装书,神态安详,仿佛刚才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扰了片刻,便又归于沉寂。
这种超乎寻常的淡定,让陈默心里的疑虑像藤蔓一样悄然滋长。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老人该有的反应。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再试探一下。
他揉了揉胸口,那里因旧伤和方才的紧张仍在隐隐作痛,脸上挤出几分后怕和庆幸,低声朝着梁老的方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寻求一点认同:
“吓死我了……刚才那人真可怕,力气大得不像话,还好不是来找我的。”
梁老的目光从书页上抬起,落在陈默脸上。
那眼神温和依旧,却仿佛能映照人心。
他微微一笑,声音平缓得像午后晒暖的溪流:
“年轻人,遇到猛兽拦路,未必非要硬碰硬地拼个你死我活。你看他刚才那股劲儿,像不像山洪暴发,冲毁一切?”
陈默一愣,下意识点头。
那“蛮牛”横冲直撞、纯粹依靠蛮力的样子,确实像一股破坏性的洪流。
梁老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继续慢悠悠地说:
“但你再看那水,真正的流水,它遇到高山,是会傻乎乎地去撞山吗?”
“不会,”
陈默摇头,这个道理他懂,
“水会绕过去。”
“是啊。”
梁老呷了口茶,眼中带着一丝智慧的微光,
“绕山而行,看似走了远路,却终归大海。它不争一时之长短,不以卵击石,所以谁也阻挡不了它的奔赴。看似柔弱,谁又能说它不强大呢?”
陈默心中微微一动,仿佛捕捉到了一缕清风。
他之前运用“水”字符文,多是模仿其“柔”和“变”来闪避防御,却很少去思考其“不争”而“无可争”的深层意境。
梁老放下茶杯,又用了一个更贴近陈默理解的比喻:
“这就像古人练功,有的追求刚猛霸道,练那硬气功,一拳能开碑裂石,威风是威风,但练狠了容易伤身,遇上更硬的石头,自己就先碎了。”
他顿了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陈默似乎仍有些不适的身体:
“而有的功夫,比如太极,讲究的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它不是没有力量,而是更懂得如何‘用’力,如何引导力,不蛮干,不硬顶,反而更能持久,更能应对各种情况。这才是长久之道啊。”
借力打力!
四两拨千斤!
这几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陈默!
他猛地想起自己被“针”追杀得吐血逃亡的惨状,想起在发布会上硬扛冲击差点散架的痛苦。
每一次都是拼尽全力去硬顶、去死扛,结果呢?
伤痕累累,像梁老说的,差点把自己这块“石头”给撞碎了!
而唯一一次感觉稍微“轻松”点的,就是刚才!
面对“蛮牛”这种纯粹物理性的、直来直去的威胁,他下意识运转“不争”,没有对抗,没有逃跑,只是自然而然地“融入环境”,就像水流绕开礁石,结果对方根本就没注意到他!
消耗极小,效果极佳!
“原来…我以前那种玩法,根本就是头铁娃送人头?真正的操作应该是这样的?”
一种混合着懊恼和极度兴奋的情绪涌上心头。
原来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他一直把“水”和“不争”当成被动防御和隐匿的技能,却从未想过,它们或许蕴含着更高明的“应对”甚至“反击”的智慧?
不是硬抗,而是引导和利用对手的力量?
就像水,不仅能载舟,亦能覆舟!
它能顺应万物,也能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万物!
陈默只觉得豁然开朗,仿佛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对“水”和“不争”的理解,在这一刻有了质的飞跃。
这不再是冷冰冰的“技能”,而是充满了无穷可能性的“道”的体现。
他甚至感觉到意识中那枚“水”字符文微微荡漾了一下,变得更加温润流畅,与自己的意念连接似乎也更清晰了一丝。
一种明悟般的通透感流过全身,对力量的掌控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他看向梁老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震惊和感激。
这老人家绝对是在点他!
而且是用他能听懂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指点他!
“老先生,您……”
陈默忍不住开口,想问得更明白些。
梁老却笑着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重新拿起书:
“随便聊聊,老头子瞎说的。这书里啊,藏着的老道理、真东西多着呢,自己看,自己悟,才是真的。”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再次沉浸到书中的世界去了。
陈默到了嘴边的话只好咽了回去,但他心里却像烧开的水一样沸腾。
他不再纠结梁老的身份,而是反复回味着刚才那几句话。
“绕山而行……终归大海……”
“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水的力量……”
一个模糊却激动人心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变得清晰:
或许,下次再遇到“针”的精神冲击,他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构筑精神防线去硬扛,而是像疏导水流一样,轻轻地将其“引开”?
甚至……将来如果力量足够,能不能像太极推手一样,把那尖锐的力量“还”给对方?
他强压下立刻尝试的冲动,知道这里不是地方。
但他看向窗外,目光中少了几分被追杀的惶然,多了几分跃跃欲试的沉静和了然。
这位梁老,真是位深不可测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