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阳光拨开云层,洒在青山小学的操场上,那些未干的积水洼里,映着片片金色的霞光。苏念还没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公益修缮队的师傅们来得比他们还早,已经扛着工具往小雅家的方向去了。
“苏老师!”小宇背着书包一阵风似的跑过来,胸前的星星徽章跳动着光点。他兴奋地扬起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校长说他知道那封信是谁写的了!你看!”苏念蹲下身,接过纸条,上面是校长工整的字迹:“月牙村三组,李苗苗收”。她心头一暖,仿佛已经看到了收信人的笑脸:“太好了,我们今天就把它寄出去。”
另一边,陆星衍正和修缮队的王师傅对着清单。他把昨天记录的情况一一说明:“小雅家的屋顶情况比较棘手,还有希望小学那边两户人家,也麻烦您多费心。”王师傅爽快地拍拍胸脯:“放心吧!材料都备得足足的,保证修得结结实实,往后下雨只管安心睡觉。”老张和小林已经帮着搬起材料来,孩子们则围在一边,好奇地摸着那些沥青卷和新瓦片。
小雅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探出半个小脑袋。苏念走过去,弯下腰平视着她:“小雅你看,今天这些厉害的师傅,就是来帮咱们把屋顶变结实的。以后啊,下雨天就能踏踏实实睡在自己的房间里啦。”小雅妈妈连连道谢,眼圈有些发红:“上回下雨,我们娘俩一晚上没合眼,真是……太感谢了。”陆星衍在一旁温和地接话:“别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难处,随时跟我们说。”
上午,修缮队兵分两路出发了。苏念则带着小宇和几个孩子,揣着那封终于有了地址的信,往邮局去。路上,小宇把信封捂在胸口,一遍遍确认:“苏老师,苗苗姐姐收到信,会高兴得跳起来吗?”“当然会呀,”苏念牵紧他的手,“知道有这么多小朋友惦记着她,她一定会很暖心的。”
邮局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一下就认了出来。他接过补全地址的信,利落地盖上邮戳:“这下没问题了,今天就能发走!”小宇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那封信滑进邮袋,开心地拽着苏念的衣角直蹦。苏念悄悄用手机拍下那个绿色的邮筒,心想,得把这个好消息带给所有牵挂这件事的孩子们。
从邮局出来,他们顺路去了镇上的书店。老板一见到他们就笑了:“书还没看完呢,这是又来扫货啦?”苏念也笑了:“这次想买些低幼绘本,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等着呢。”老板热情地引他们到新书区,指着几摞色彩鲜艳的绘本:“这些刚到,字少图多,最适合低年级的孩子。老规矩,给你们最优惠的价!”
小宇在书架间穿梭,忽然抽出一本《妈妈的吻》,跑到苏念面前:“苏老师,这本书……苗苗姐姐会不会需要?”苏念接过书翻看着,里面柔软的插画和简单的文字,像一阵温柔的风。她心头一动,轻轻说:“好,我们就买这本。下次去看她的时候,一起带过去。”
回到学校时已近中午。修缮队的师傅们还在小雅家屋顶上忙碌,陆星衍在底下帮忙递着工具。看见他们回来,他几步迎上来:“信顺利寄出了?”苏念点点头,把新买的绘本展示给他看:“顺便补充了些‘弹药’,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肯定喜欢。”陆星衍翻阅着绘本,眼里带着赞许的笑意:“还是你心细。”
小雅妈妈端来一大盆刚煮好的红薯,热气腾腾的:“自家地里种的,别嫌弃,大家都尝尝!”孩子们接过烫手的红薯,咬一口,金黄的瓤儿冒着热气,甜滋滋的。陆星衍拿起一个最大的递给王师傅:“辛苦各位了,尝尝我们这儿的土特产。”王师傅咬了一大口,连连点头:“这味道,城里可买不着!”
午后,小雅家的屋顶焕然一新。王师傅从梯子上下来,拍拍身上的灰:“妥了!上去瞧瞧吧,保管再大的雨也不怕了。”小雅拉着苏念的手,小心翼翼爬上屋顶。新铺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光,小姑娘兴奋地指着天空:“苏老师你看!以后下雨,我和妈妈就能在屋里看雨了!”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苏念觉得,所有的奔波劳累,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希望小学那边也传来好消息。校长特意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感激:“屋顶都修好了!家长们都念叨着,不知该怎么谢你们才好。”陆星衍握着电话,笑容温和:“大家安心就好。过两天我们带新书过去,再给孩子们讲讲故事。”
日头西斜,修缮队准备收工了。孩子们围拢过来,把自己画的画塞到师傅们手里。小宇递给王师傅一张画:星星落在坚固的屋顶上。“王师傅,谢谢您!这是我画的,送给您!”王师傅接过画,仔细端详着,声音有些动容:“这礼物……比什么都珍贵。以后有事,随时叫我们!”
大巴车发动时,小雅和妈妈一直站在门口挥手。小姑娘突然跑过来,把一个小小的布娃娃塞进苏念手里:“苏老师,这个送给你……谢谢你帮我们家修好了屋顶。”苏念接过娃娃,轻轻抱了抱这个懂事的孩子:“谢谢小雅,老师会一直带着它。”
车子缓缓驶离。苏念靠在座椅上,翻看着手机里一天的照片:邮局前雀跃的小宇、屋顶上忙碌的身影、孩子们吃着红薯的笑脸。陆星衍递过一杯温热的牛奶:“累了一天了,喝点东西。”她接过来,暖意顺着掌心蔓延:“不累。心里是满的。”
窗外,暮色四合,最早的星星已经挂在了天边。陆星衍望着前路,轻声规划着:“明天我们去希望小学送书,顺便看看修缮的情况。”苏念抱着那个还带着孩子体温的布娃娃,点了点头。
车轮滚滚,驶入温柔的夜色里。苏念想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叮咚的修缮声、那封飞向远方的信、孩子们如星光般闪亮的眼睛。她忽然觉得,公益这件事,就像修补一件珍贵的器物,需要耐心与巧思。而每一次用心的修补,都能为一个小小的世界,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她相信,只要这样坚持下去,这点点星光,终将照亮更多童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