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清晨,空气里带着凉丝丝的甜意。云溪小学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里,阳光正努力地探出头。苏念和陆星衍赶到时,移动公司的几位安装师傅已经在了,正跟陈校长在操场边上聊着,脚边放着几个沉甸甸的工具箱。
“苏老师,陆老师,你们可算来了!”陈校长眼尖,快步迎上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师傅们天蒙蒙亮就出发了,说是赶在中午前,一定把咱们那信号增强器给装上!”
陆星衍赶紧上前,顺手就接过一位老师傅手里的铝合金梯子:“师傅,辛苦你们跑这一趟!这山路不好走吧?”
“没事儿!”领头的王师傅嗓门洪亮,笑着摆摆手,“昨天听陆老师回去一说,是为了让这儿的孩子能跟爹妈顺畅视频,我们心里都热乎着呢!这活儿,干着带劲!”
苏念看着那几个银白色的设备箱,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昨天用便携路由器那会儿,画面总是一卡一卡的,孩子们对着像素模糊的屏幕,那欲言又止的小眼神,看得她心里怪不是滋味的。“师傅,那就拜托你们了,主要求个稳定,孩子们盼这个机会盼了好久,就想跟爸妈好好说几句体己话。”
“姑娘,你放心!”王师傅拍着胸脯,信心满满,“我们带来的这可是最新型号,功率足,保准让这校园里头,角角落落信号都是满格!”
正说着,老张从大巴车那边吭哧吭哧地搬来一箱矿泉水和几袋新鲜果子:“来来来,师傅们,天热,先喝口水,解解乏!”
安装活儿说干就干。王师傅带着徒弟利索地攀上了教学楼楼顶,叮叮当当的声音很快响了起来;陆星衍也没闲着,在底下帮着递工具、扶梯子,时不时仰头问几句技术细节,心里默默记着以后简单的维护要领;苏念则拿着手机,跟着陈校长在校园里边走边测。
“苏老师,快看看这儿怎么样?”陈校长引她走到操场角落那棵老樟树下,“以前啊,这儿就是咱们学校的‘信号角’,孩子们想打电话了,都得跑到这树底下,举着手机找角度。”
苏念低头一看手机屏幕,嘴角立刻扬了起来:“满格!校长您看,现在这儿的信号比镇上还强呢!”
陈校长凑过来,盯着那满满的信号格,眼里闪着光,喃喃道:“好,好啊……往后娃娃们再也不用可怜巴巴地跑这儿来‘蹭’信号了……”
教室里,孩子们的心思也早就飞到了窗外。听说今天要装能让视频不卡的新设备,一个个上课都显得心不在焉,小眼神总忍不住往楼顶瞟。下课铃刚响,一群孩子就呼啦啦地涌到操场边上,仰着小脑袋,看着楼顶忙碌的身影叽叽喳喳。
“装好了是不是就能天天看到妈妈了?”
“我爸爸说,信号好了就给我买电话手表!”
小雨也挤在人群里,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正在安装的“大家伙”。昨天跟妈妈视频,话到一半就卡住,妈妈后面几句话都没听清,她心里一直惦记着。
快到中午,王师傅他们终于从楼顶下来了,额头上全是汗珠。“搞定!”他一边用袖子擦汗,一边朗声宣布,“全都调试好了,现在整个校园,信号稳得很!”
陆星衍立刻拿出笔记本电脑,接上校园网,直接给小雨妈妈拨去了视频。几乎是秒接,屏幕那头立刻出现了小雨妈妈清晰的笑脸,没有丝毫延迟。
“妈妈!”小雨像只欢快的小鸟,一下子扑到屏幕前,眼睛亮得惊人。
“小雨!宝贝!”妈妈的声音也透着激动,“哎呀,这次真清楚!妈妈连你头上的小卡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你那边呢?”
“特别清楚!妈妈,你看,这是我们教室,窗外那棵大树你也看见了吗?”小雨兴奋地抱着电脑,迫不及待地给妈妈展示她的世界。
苏念和陆星衍相视一笑,心里像被暖流熨过一样。王师傅看着这画面,也欣慰地笑了:“值了!看到娃娃们这么高兴,我们这趟就跑得值!以后信号有任何问题,一个电话,我们随叫随到!”
送走师傅们,陈校长死活拉着大家在食堂吃了午饭。今天的饭菜明显丰盛了些,除了青菜土豆,居然还有一碗油亮亮的红烧肉——食堂师傅悄悄说,这是特意给小雨做的,让她先尝尝味儿,也好明天跟妈妈学的时候更有数。
“小雨,快尝尝这红烧肉,”苏念给她夹了一大块,“看合不合口味?”
小雨咬了一小口,细细品了品,眼睛弯成了月牙:“嗯!好吃!有妈妈做的味道!”她咽下肉,很认真地说,“明天我要跟妈妈学会,做给奶奶和老师们吃。”
下午,他们开始精心布置那间专门的“亲情连线室”。屋子不大,但窗户敞亮。他们彻底打扫了一遍,从车上搬来几把柔软的椅子,又在四面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关于“家”的画,整个房间顿时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再加张矮圆桌吧,”苏念打量着房间,“孩子们可以把想给爸妈看的画呀、奖状呀,都摆在上头。”
老张不知从哪儿找来一盏暖黄色的台灯,放在角落的桌子上:“晚上用这个,光柔和不刺眼,娃们的小脸照得亮堂堂的,爹妈看着也高兴。”
布置妥当,苏念拿出笔记本,和陈校长一起敲定连线课的具体细节。“咱们暂定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您看行吗?”她征询着意见,“每个孩子十分钟左右,保证大家都能轮上。我们会提前一天跟家长约好时间,免得他们忙起来错过。”
陆星衍补充道:“还可以准备个‘亲情连线记录本’,记下每次连线的情况,孩子们说了什么,有什么小心愿,咱们心里也有个数,后续好多帮帮他们。”
陈校长连连点头:“想得真周到!我让各班老师都配合好,提前把名单确定下来。”
正说着,几个小脑袋从门边怯生生地探进来。苏念笑着招手:“快进来,看看你们的新‘基地’!”
孩子们一窝蜂涌进来,好奇地摸摸柔软的椅子,又指着墙上的画叽叽喳喳。
“这是我画的!我画了爸爸妈妈带我放风筝!”
小雨轻轻摸着那张光滑的圆桌,小声说:“明天,我要把我考了双百的卷子带来,给妈妈看。”
陆星衍蹲下来,平视着孩子们:“孩子们,记住啦,以后这里就是你们和爸爸妈妈说悄悄话的小天地。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可以在这里告诉他们,好不好?”
“好——”孩子们拖着长音,响亮地回答,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接着,苏念和陆星衍开始教孩子们怎么使用设备。怎么开关、怎么拨号、怎么拿稳手机让爸妈看得更清楚……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一个个轮流上前操作,小手点在屏幕上,满是郑重。
夕阳的金光洒进连线室,给每样东西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毛边。孩子们直到被催着回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叮嘱:“老师,明天你们一定要早点来啊!”
“一定!拉钩!”苏念笑着伸出小指。
临走时,陈校长塞给苏念一个厚厚的、封皮都有些磨损的笔记本。“苏老师,陆老师,”他声音有些低沉,“这是……孩子们的一些心里话,你们有空看看。”
苏念接过,翻开。一页页稚嫩的笔迹,写的全是简单又灼人的心愿:
“想让爸爸回来教我骑车。”
“想妈妈再给我梳一次辫子。”
“想要一个和同桌一样的布娃娃。”
“希望爸爸妈妈明年一起陪我过生日。”
……
她的眼眶瞬间就湿了。
回程的车上,苏念一直默默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暮色四合,远山的轮廓渐渐模糊。
“怎么了?心里难受?”陆星衍轻声问,目光仍看着前方的山路。
“就是在想,”苏念叹了口气,“我们也许没法把爸爸妈妈变回他们身边,但至少……至少能让这份牵挂,变得容易一点,温暖一点。”
“是啊,”陆星衍的声音很温和,“就像给他们在黑夜里点了盏小灯,光亮虽然微弱,但能让他们知道,有人在惦记,路就不那么难走。”
他顿了顿,继续说:“比如,我们可以帮孩子们把父母的祝福录音录下来,想的时候就能听;那些小礼物,咱们也可以想想办法……”
“对了!”苏念忽然坐直了身体,眼睛一亮,“明天,咱们把孩子们和爸妈视频的温馨瞬间拍下来吧?洗出照片送给他们,想爸妈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看看。”
“好主意!”陆星衍笑着赞同,“也发一份给家长,让他们在远方,也能珍藏这份念想。”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平稳行驶,车灯划破渐浓的夜色。苏念仿佛已经看到,明天那间小小的“亲情连线室”里,将会装满多少声欢笑、多少句叮咛、还有多少终于得以安放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