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提出的深度战略合作乃至交叉持股的建议,让何月山陷入了深思。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方案。
迅科虽然历经动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拥有星火目前急需的几大优势:成熟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和供应链体系、以及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准入资质。如果能够合作,星火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借助迅科的渠道迅速铺开,实现指数级增长。
但同时,风险也显而易见。两家公司文化差异巨大,迅科内部关系盘根错节,整合难度极高。交叉持股后,星火的独立性和决策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迅科过往的历史包袱和潜在的法律风险,也需要谨慎评估。
何月山没有立刻回复陈国栋,而是召集了核心团队开会讨论。
徐若薇从商业角度极力赞成:“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可以省去至少五年的渠道建设时间!市场份额能快速做到国内第一!”
周倩则从技术整合角度表示担忧:“迅科的技术体系和我们完全不同,磨合起来会很痛苦,可能会拖慢我们的研发节奏。”
邓康更关心控制权:“合作可以,但星火的核心技术、芯片设计和未来发展方向,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大家意见不一,但都认同一点:机会巨大,风险并存,关键在于合作的方式和条款。
何月山听取了所有人的意见,【超维逻辑分析】也在不断推演各种合作模式的利弊。最终,他有了决断。
他回复陈国栋,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但提出了几个核心原则:
合作而非合并:保持星火科技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运营自主权。
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凌霄”控制器等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和生产(利用迅科产能),星火占股51%以上,拥有控股权。
技术授权而非转让:星火以技术授权方式向合资公司及迅科提供相关技术,收取授权费,但核心知识产权始终归星火所有。
迅科需进行深度改革:合作的前提是迅科必须完成内部整顿,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新导向的研发体系。
这些条件既体现了合作的诚意,又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星火的核心利益和独立性。
陈国栋看了方案后,沉默了良久。他知道何月山的条件很苛刻,尤其是控股权和技术所有权方面。但他更清楚,现在是迅科更需要星火,而不是相反。星火的技术和未来潜力,值这个价。
经过几轮艰难的谈判,以及迅科董事会内部的激烈争论,最终,方案获得了通过!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成立“迅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星火科技占股55%,迅科占股45%,由徐若薇出任合资公司cEo。
消息公布,业界再次震动。这被视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事件,强强联合的典范。
合作带来的效应立竿见影。“凌霄”控制器借助迅科的渠道,迅速进入了过去难以触及的大型国企和高端制造业客户,订单量暴增。迅科原有的生产线经过改造后,开始为星火代工生产,产能瓶颈得到缓解。而迅科自身,也在陈国栋的带领下,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优势领域,并加大了研发投入,风气为之一新。
星火科技进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期。有了更充足的资金和更稳定的平台,何月山终于可以放手布局更前沿的技术。
他首先利用系统新开放的【知识灌注】功能,谨慎地将【芯片设计基础】和【智能算法设计】的部分非核心知识,分享给了邓康和周倩等核心技术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研发效率和技术深度。“星火三号”芯片项目进展神速。
同时,他消耗大量积分,从【高级技能库】中兑换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理论与架构】。顿时,关于神经网络、卷积网络、循环网络、transformer、生成对抗网络等深邃的理论和海量的实践知识涌入脑海,与他之前掌握的算法知识融合贯通,让他对AI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他立刻主导成立了星火人工智能研究院,亲自担任院长,开始招募AI领域的顶尖人才(包括从海外吸引了几位华人科学家),布局工业AI、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研究院的第一个重磅成果,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工业视觉检测平台“烛龙之眼”,其检测精度和效率远超传统算法,在多个客户的生产线上取得了轰动性效果。
星火科技,正在从一家工业控制公司,向一家平台型、技术驱动型的工业人工智能巨头蜕变。
然而,何月山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商业成功和技术突破。他时常看着系统界面里那个灰色的、需要天文数字积分和国贡值才能解锁的图标——【可控核聚变工程学】。
那才是真正能改变人类命运、实现能源自由的终极梦想。也是他重生归来,获得系统后,内心深处最渴望攀登的高峰。
他知道,以星火现在的实力,去触碰核聚变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他开始有意识地布局和积累。他让研究院开始少量涉及等离子体物理的基础研究;投资了一家国内做超导材料研发的初创公司;甚至以个人名义赞助了几个高校的核物理研究项目…
这些举动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莫名其妙,但何月山乐此不疲。他像是在为一场遥远的远征默默储备粮草。
这天,他接到了吴院士的电话。院士的语气异常严肃和激动:
“月山,有一个绝密级别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代号‘金乌工程’,已经酝酿了很久,最近终于要正式启动了。目标是……攻克可控核聚变实用化的关键技术!牵头单位是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但需要集合全国的优势力量。我向专项领导小组郑重推荐了你和你的星火科技!”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你们的主业也不在此。但我看过你们在复杂系统控制、极端环境传感和人工智能上的技术积累,尤其是你们那种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金乌工程’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你……有兴趣吗?”
何月山拿着电话,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血液仿佛在瞬间沸腾。
金乌工程!可控核聚变!
没想到,通往终极梦想的道路,竟然以这种方式,如此突然又如此自然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用尽可能平静却无比坚定的语气回答道:
“吴院士,星火科技,万死不辞!”
新的征程,通往星辰大海的征程,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