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地与像素
整个下午,王龙飞都弓着腰,在那片院子里与顽固的土坷垃和草根较劲。锄头起落,带起干燥的尘土,又落下湿润的新土。汗水淌进眼睛,刺得生疼,他也只是用胳膊肘胡乱抹一把,继续挥动锄头。
直到日头西沉,霞光给院子里的老砖墙镀上一层暖色,他才终于直起几乎僵硬的腰板。眼前,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已然变成一片翻垦整齐、散发着泥土腥气的松软土地。他甚至还粗略地每隔五十公分左右用锄头刨出浅沟,做了简单的隔断,这样以后浇水能更均匀,不至于淹了或旱了某一块。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骨头像散了架。但他看着这片被自己双手改造出来的土地,心里却涌起一股近乎原始的满足感。
晚饭依旧是简单的清水煮面,撒了点盐,就着两根凉拌的野菜下肚。饭后,天彻底黑透,院里没了灯光,什么活也干不了。
他拖着酸软的身体,挪到那张吱呀作响的旧桌子前,打开那台屏幕有裂角的笔记本电脑。开机缓慢,风扇嗡嗡作响。他插上那台二手运动相机的数据线,将今天拍摄的零星视频片段导入电脑。
屏幕上的视频文件晃得厉害,画面时而对着车顶,时而掠过模糊的街景,还有几个镜头是装菜的尼龙袋和记着数字的皱纸条。素材少得可怜,而且质量堪忧。
他笨拙地打开一个简单的剪辑软件——还是以前工地上偶尔需要剪个汇报视频时装的。操作生疏,只能进行最基础的裁剪、拼接。他把稍微稳定点的镜头挑出来,试着组合在一起。
一段是清晨沾着露水的野菜特写(虽然有点虚焦),一段是空了的尼龙袋放在副驾(画面抖动),一段是县城早晨的街景(飞速掠过),最后是那张写满明天订单数量和时间的纸条(定格了几秒)。
没有音乐,没有解说,只有原生的环境音——发动机声、集市嘈杂声、他自己的呼吸声。他想了想,给视频起了个直白的标题:《送菜第一天,明日订单+8斤》。
然后,他按照隐约听说的那些平台名字,分别注册了账号。每个平台的要求似乎都不一样,有的时长限制短,有的可以稍长。他把剪辑好的片段,根据平台规则,又粗略裁剪成不同版本。
上传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窗外是寂静的村庄夜晚。他盯着屏幕,心里没什么底。不知道这玩意儿有没有人看,看了又会怎么想。但这似乎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几乎不需要成本就能让外界知道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做什么事情的方式。
所有视频都上传完毕,已是深夜。他合上发烫的电脑,拖着更加疲惫的身体倒在那张硬炕上。身体的劳累和精神的困倦瞬间将他吞没。
最后一个模糊的念头是:明天,得把那些野菜种子撒下去。然后,又是送菜、整地、或许……再拍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