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天气异常。往年的绵绵春雨不见踪影,烈日炙烤着大地,庞庄村乃至整个县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河流水位持续下降,上游那座承担着灌溉和防洪重任的中型水库,水位线也跌破了历史低位,大片灰黑色的库底淤泥裸露出来,在阳光下龟裂,像一块块巨大的伤疤。
这天,王龙飞从镇上开会回来,带回来一个重磅消息,脸上却不见愁容,反而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他立刻召集了李静、李强、赵大虎和老庞支书。
“水利局发通告了!”王龙飞将一份文件摊在桌上,“由于持续干旱和库区淤积严重,上级决定对上游水库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淤扩容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工程量很大,工期要求紧!”
老庞支书凑过来看了看文件,咂咂嘴:“清淤?这可是个又脏又累的活,而且淤泥往哪堆放都是个大问题。咱村可没地方消化这么多淤泥。”
“庞叔,问题里藏着机会!”王龙飞目光炯炯,手指点着桌面,“我仔细研究了,这淤泥,对别人可能是负担,对咱们庞庄村,却可能是宝贝!”
李静立刻反应过来,眼中闪过睿智的光:“你是说……咱们村那些贫瘠的土地?”
“对!”王龙飞重重一拍地图上庞庄村的位置,“咱们村为什么很多地产量上不去?除了管理,根本问题是地力不行!就像大虎哥常说的,好点的水浇地,一铁锹下去就能见石子,更别说那些分散的、贫瘠的小地块了!根本留不住水肥!而水库淤泥,富含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是改良土壤的绝佳材料!”
李强也明白过来,兴奋地搓手:“飞哥,你的意思是,咱们去投标这个清淤工程,不但能赚工程款,还能把清理出来的淤泥,直接用到咱村需要改良的土地上?一举两得啊!”
“不止一举两得!”王龙飞思路越来越清晰,看向老庞支书和赵大虎,“庞叔,大虎,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推动咱们一直想做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整合!”
他详细阐述他的构想:
1. 投标清淤工程: 以“本味农庄”或联合村集体公司的名义,凭借本地优势和合理的方案参与投标。重点在方案中突出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和就近妥善处置,这将是巨大优势。
2. 土地流转契机: 借此机会,由村委会牵头,集中流转那些贫瘠、分散、效益低下的耕地。我们可以给村民两个选择:一是用改良后的肥沃土地按比例置换他们原有的薄地;二是直接支付流转租金,愿意的村民可以到农庄务工。这能彻底解决地块零散、无法机械化作业的痛点。
3. 大规模土壤改良: 将清淤产生的巨量淤泥,经过必要的检测(确保无污染)和简单发酵处理后,用大型机械直接铺洒、深耕到流转整合后的大片土地上,快速、低成本地提升整个区域的基础地力。
4. 现代化农业基地: 土地改良、整合完成后,规划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或特色种植园(如规模化沙棘园、枣园、特色谷物基地),配套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经营。
这个宏大的计划,让在场所有人都心潮澎湃。这已远超一次简单的工程项目,而是一场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根本性变革。
“妙啊!龙飞!”老庞支书激动得胡子直抖,“这可真是把废料变宝贝,把劣势变优势的大手笔!这事要是干成了,咱村农业的根基就牢了!我代表村委会全力支持!土地流转的工作,我来做!”
赵大虎更是摩拳擦掌:“太好了!早就该这么干了!零散的地块,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效率太低。要是能整合成大片地,咱们那些播种机、收割机就全派上用场了!地肥了,种啥成啥!”
接下来的日子,庞庄村进入了高速运转模式。
王龙飞和李静主攻投标方案。李静负责技术部分,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农大土壤学专家,制定了详细的淤泥检测标准、简易发酵处理工艺、以及针对不同质地土地的淤泥施用量和深耕技术规范,确保方案科学、环保、可行。王龙飞则负责商务部分,精心核算成本,突出本地企业响应快、淤泥处置方案优、能带动当地就业等优势。
同时,老庞支书和建国叔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详细解释了土地流转整合和土壤改良计划。起初,部分守着“命根子”的老年村民有顾虑,但当听到可以用更肥沃的土地置换,或者拿到稳定的租金,还能优先在农庄干活,看到王龙飞他们实实在在干出的事业,大多数村民最终选择了支持和参与。土地流转协议签署进展顺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味农庄”联合村集体提交的“水库清淤及淤泥资源化改良土壤一体化方案” ,以其创新性、可行性和显着的社会生态效益,在竞标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签约仪式后的第二天,庞大的清淤船开进了水库,运输车队整装待发。与此同时,庞庄村规划整合的近千亩土地上,红旗招展,推土机、深耕犁等大型机械轰鸣作响,划破了田野的寂静。
经过检测合格的淤泥,被一车车运送到田间,均匀铺洒。随后,大型深耕机械跟进,将富含养分的淤泥与深层土壤充分混合。原本板结、贫瘠的土地,在机械的轰鸣声中,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
王龙飞和李静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希望。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芬芳,也夹杂着淤泥特有的腥味,但这味道,此刻闻起来却充满了希望。
“这下,咱们村的土地,真要脱胎换骨了。”李静轻声说,眼中闪烁着光芒。
“是啊,”王龙飞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远方正在被重塑的土地,“这不仅仅是改良了土壤,更是为咱们的闭环农业,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有了这片沃土,我们才能种出更优质的产品,承载更多的梦想。”
这是一次真正的“涅盘”。曾经的库底淤泥,曾经的贫瘠土地,在智慧与汗水的催化下,正在孕育着一个关于丰收、关于未来、关于乡村新生的金色希望。庞庄村的农业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