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察其所以,观其所由,视其所安。”——《淮南子·说山训》
青铜桥在黄泉蒸腾的硫磺水汽中微微摇晃,发出令人不安的呻吟。对岸,四尊青铜巨兽如同亘古存在的守卫,沉默地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它们眼中闪烁的红光,如同精准的标尺,丈量着生与死的界限。
沈啸天伏在裂谷边缘一块巨岩之后,仅露出半个头观察,肩胛的伤口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隐隐作痛,但他此刻全然不顾。强攻的念头在看到那四尊“阴兵”的瞬间就已熄灭。那不是勇气可以跨越的鸿沟,而是纯粹的、科技与力量构筑的绝壁。
李婉晴紧靠在他身侧,之前缴获的、功能相对简单的望远镜已被她拆解,结合几块从督查组装备上拆下的零件,临时改装成一个带有基础光谱分析和能量探测功能的多频段观测仪。她的眼睛紧贴着目镜,手指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这是她进行超高强度计算时的习惯动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黄泉奔流的咆哮充斥耳膜。
“不是单纯的能量武器……”李婉晴忽然低声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它们的攻击模式存在逻辑闭环。看桥头左侧那尊,它的头部转动轴向存在每秒0.3度的固定偏移,扫描模式……是预设的扇形区域,而非完全随机或全覆盖。”
沈啸天精神一振,立刻顺着她指示的方向看去。果然,那尊青铜兽头颅的转动有着极其细微但规律的卡顿感,其眼中红光照亮的区域,也在以固定的节奏往复扫描。
“它们在执行程序,”李婉晴继续道,语速加快,“一个高效的,但可能存在优先级的防御程序。继续观察……注意它们对环境的反应。”
她示意沈啸天将一小块之前搜集的、富含盐分的岩石碎块,用力掷向靠近桥头的一片空地。
石块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几乎在同一瞬间!
嗡——!
四尊青铜兽眼中的红光大盛!靠近桥头的那尊猛地转头,巨口微张,一道炽白色的能量束如同激光般射出,精准地击中了石块落点!
“嗤!”
地面被灼烧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坑洞,边缘呈现出琉璃化的痕迹,冒着缕缕青烟。速度快得惊人!
然而,另外三尊青铜兽,只是头部微微转向能量束发射的方向,眼中的红光闪烁频率加快,却并未发动攻击。
“看到了吗?”李婉晴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它们有协同机制,但攻击存在优先级!对突然出现的、移动的、具有特定声波和震动特征的‘高威胁’目标,由最近单位进行第一时间的快速清除。其他单位处于警戒和辅助锁定状态。”
她又让沈啸天尝试投掷了一块更大的石头,这次扔得更远一些。
结果类似,依旧是距离最近的青铜兽发动了迅捷无比的攻击,另外三尊保持警戒。
“如果……如果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两个,或者多个,同时从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和方式接近呢?”李婉晴的目光锐利起来,她开始在心中构建模型,“它们的火力分配逻辑会如何?资源是有限的,能量武器的充能和发射必然存在间隔,哪怕这个间隔极其短暂。”
她将观测仪对准青铜兽的巨口和身躯连接处,那里的能量波动最为剧烈。
“能量读数在攻击后会有瞬间的下降,大约需要1.5秒恢复到峰值。这意味着,在承受饱和攻击,或者被同时引开注意力的情况下,它们会存在一个极其短暂的防御真空期,或者……逻辑判断的混乱期。”
沈啸天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声东击西?用诱饵吸引大部分甚至全部火力,真正的突破点从另一个方向潜入?”
“正确。”李婉晴放下观测仪,看向沈啸天,眼神恢复了绝对的冷静,“但诱饵必须足够‘高威胁’,能持续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和火力。这需要极快的速度、强大的闪避能力,以及……承受巨大风险的心理准备。”
她的意思不言而喻。这个最危险的角色,非沈啸天莫属。
沈啸天看着对岸那四尊散发着死亡气息的钢铁巨兽,又看了看脚下奔腾的黄泉和那座摇摇欲坠的青铜桥。这无疑是一次九死一生的冒险。任何一次判断失误,任何一点运气不佳,都将是万劫不复。
但他没有犹豫。
“告诉我路线,和时机。”他活动了一下受伤的肩膀,眼神坚定,“你来负责潜入。”
绝境之中,一线生机,往往就隐藏在敌人看似无懈可击的逻辑深处。现在,这线生机已被李婉晴捕捉到。剩下的,就是将这理论上的可能,变为残酷的现实。
【校长评语】
李婉晴:智力 45 (+1,成功解析“阴兵”防御系统核心逻辑与潜在漏洞),观察力 20 (+1,发现细微规律与能量运行模式),状态:【逻辑破译】、【战术构架】。
沈啸天:胆魄 20 (+1,明确自身高危职责并毫不犹豫接受),状态:【决死觉悟】、【信任交付】。
“阴兵”防御系统:弱点分析——攻击存在优先级与协同逻辑,能量攻击存在短暂充能间隔,面对多目标饱和冲击可能出现判断混乱。评价:【精密但非无懈可击】。
同盟状态:分工明确,信任在终极考验前再次凝聚。评价:【为共同目标铤而走险】。
战术雏形:声东击西。高风险,高回报。成功与否取决于李婉晴的时机把握与沈啸天的极限执行。评价:【生死一线的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