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不用紧张,朕如果想治你的罪,你觉得你还能活到现在么?按理说尔等造反,就是诛你九族也不过分!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你能说服陕、川一带的白莲教投降,朕就赦免你的死罪如何”?
嘉庆帝也不是嗜杀之人,大家都是华夏子孙,能招安白莲教余孽就尽量不造杀孽!
“多谢皇上不杀之恩,草民定将竭尽全力,说服王三槐投降朝廷”!
“好!那朕就拭目以待”!
说完这句话后,嘉庆帝看向一旁的福长安,一脸严肃地说道:“此次平叛白莲教,先从徐天德掌握的陕西开始,你亲自挂帅出征,德楞泰任副帅,率领神机营趁着这个机会出去历练一下”。
从破虏枪试验成功到今日已经过去半个月之久,工部加班加点也生产出两千把破虏枪,作为前锋火力震慑足够了。
反正川、陕两地的白莲教最容易收服,用不着大开杀戒。等到甘肃、湖北等地的时候,这些破虏枪才能派上大用场!
“奴才遵旨”!
“既然时机成熟,宜早不宜迟,三日后你就点将出征,朕提前祝你旗开得胜”!
原本嘉庆帝想等和珅带领使团出海后再派兵镇压白莲教,可事与愿违,没想到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时候,遇到士绅投靠白莲教,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两者单独拎出来都不足为惧,可士绅有钱粮,白莲教有人马,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了气候。
要趁着他们还未完全联合起来的时机,将他们的阴谋扼杀在摇篮里!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不负皇恩,早日为皇上解决白莲教这个心头大患”!
等了这么久,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了!
福长安走出养心殿后,抬头看向天空,喃喃自语道:“阿玛,大哥,二哥,我没有给富察家族丢脸,希望你们在天之灵保佑我此行顺利平叛白莲教”!
……
福长安从养心殿出来后,拿着虎符前去调兵遣将。此次出征,皇上除了让他带领的一万精兵外,还有两千的神机营将士,再加上各地督抚的辅助,可以说是阵容强大。
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将士素质方面,朝廷的正规将士简直碾压白莲教的各个方面。
白莲教之所以能抵抗朝廷几次镇压,主要还是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文化素质薄弱的百姓为他们打掩护。
不过经过皇上不断为民谋福利后,白莲教想要再利用百姓这点就没那么容易了!
紫禁城,午门
将士身着铠甲,按兵种列队,刀枪林立,战马嘶鸣,军容肃穆。
身为主帅的福长安和副主帅的德楞泰已整军完毕,站在点将台上等待皇上的驾临。
“皇上驾到”!
话音刚落,只见嘉庆帝乘坐龙辇从不远处而来。
嘉庆帝从龙辇上下来后,现场鼓乐齐鸣,文武百官和将士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嘉庆帝让众人起身后,示意旁边的赵德禄宣读讨伐檄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白莲教屡次三番作乱。并假借神明指示蛊惑人心,横征暴敛,简直罪无可赦。今特点福长安为主帅,德楞泰为副主帅,率领一万两千灭莲军前往川、陕等地平叛,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上酒!朕亲自为此次征讨白莲教的两位主帅赐酒壮行”!
福长安和德楞泰各自拿起酒杯看向嘉庆帝,目光坚定,势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
“二位将军,朕敬你们一杯,也祝灭莲军旗开得胜。等你们班师回朝,朕会在太和殿摆酒庆贺”!
“皇上放心!区区白莲教,奴才……”。
“打住”!
德楞泰话还没说完,就被嘉庆帝开口打断,出征之前放言豪情壮语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前世电视剧里,一般说这个台词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兵败被俘!
“朕相信你们,记住!以后出征之前不要当着众将士以及朕的面立军令状,听见了么”?
“嗻”!
虽然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答应了下来。不过心里却在暗自嘀咕:皇上真是双标,自己当初立军令状的时候怎么不说,如今他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当着众将士的面威风一次,却被皇上打断!真是双标!
“这是天子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朕还是知道的。前方战场瞬息万变,遇到棘手且无法做主的事情,再快马加鞭求救,其余情况你们都可以相机决断!不过尔等要牢记一点,他们都是我大清子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开杀戒”!
“末将遵旨”!
“出发吧”!
嘉庆帝交代完毕后,退至一旁,福长安手握天子剑高举在头顶,转身看向台下众将士,大声说道:“出发”!
“吼!吼!吼”!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全军开拔……
沿途百姓将主道让开,分站两边,神情激动地看着灭莲军经过。将士们的目光尽显庄重与肃穆!
“朝廷终于派大军镇压白莲教了,听说这个白莲教起义之初还挺为民做主的,可没过几年,性质就变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居然还打着匡扶正义的口号,简直恬不知耻”!
“谁说不是呢!我大舅家表哥的远房亲戚就在湖北一带。据他所说,当地有钱的士绅人家每日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有一天白莲教会对他们进行抄家灭族”!
“士绅虽可恶,但也罪不至死吧?他们如此草菅人命,就不怕死后下地狱么”?
“是啊,如今皇上为民请命,宽仁治国,如果遇到这样明君都要造反的话,我关子恩第一个不答应”!
……
周围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讨论白莲教的功过是非,让骑着战马路过的徐天德面露羞愧之色。
没想到在百姓眼里,他们白莲教已经天怒人怨到这种程度。如此看来,自己弃暗投明的举动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