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午后收到的神秘木片,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深深烫在楚颜的心上。她将它锁进书桌最深的抽屉,却无法将它从脑海中驱散。木片上粗糙的图案、三个暗红的点、指向不明的箭头、以及那两个刻痕深刻的数字“23”,像一组无法解读的密码,在她心里反复盘旋,带来无尽的猜测和噬骨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天,楚颜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她照常接送儿子上下学,处理基金的工作,辅导作业,聆听孩子充满“军事术语”的每日汇报。但在无人的时刻,在深夜儿子熟睡后,她会悄悄打开那个上锁的抽屉,拿出那块用旧报纸包裹的木片,在台灯下反复端详,试图从那些简陋的线条和符号中,破译出远方的讯息。
她查了地图,邻省那个县城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23”是日期?是某种代号?还是……天数?三个红点是指三个人?还是一个坐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如果以木片本身为基准,大概是东南方?可这又能代表什么?那艘用锈铁丝拗成的小船(或是指南针轮廓),是想表达航行?方向?还是……困境?
每一个猜想都指向不祥的可能,每一个不祥的可能都让她的心沉下去一分。季诚到底在经历什么?为何要用如此隐晦、甚至原始的方式传递信息?他是否身不由己?受伤了?还是处于极端的监视下?无数个问题像毒蛇一样缠绕着她,让她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但她不敢表露分毫,尤其是在儿子面前。她必须是他最稳固的“底座”和“刻度盘”。
周三晚上,楚颜哄睡儿子后,又一次坐在书桌前,对着台灯下的木片发呆。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敲打着玻璃,声音细密而压抑,恰如她此刻的心情。她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个刻痕很深的“23”,指尖传来木头粗糙的质感,仿佛能感受到刻下这数字时的那份艰难和急切。
“23……”她无意识地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卧室门被轻轻推开了。穿着睡衣的季晨熙揉着惺忪的睡眼站在门口,小声问:“妈妈……你怎么还没睡?是在工作吗?”
楚颜吓了一跳,慌忙将木片用报纸盖住,塞进抽屉,迅速关上,然后强装镇定地转过身,脸上挤出笑容:“宝贝怎么醒了?是做噩梦了吗?”
季晨熙摇摇头,赤着脚走过来,依赖地抱住妈妈的胳膊,小脑袋靠在她身上,声音带着睡意:“没有做梦……就是感觉……妈妈好像有心事。晚上吃饭的时候,你好像……在发呆。”
孩子的敏感让楚颜心头一酸。她搂住儿子温暖的小身子,轻声说:“妈妈没事,就是在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有点难,所以需要多想想。”
季晨熙仰起小脸,在台灯昏暗的光线下,他的眼睛显得格外清澈。他看了看妈妈有些疲惫的眉眼,又看了看书桌上合着的抽屉(他刚才似乎瞥见妈妈往里面放了什么东西),小眉头微微蹙起,像个小侦探在思考。他没有追问,而是伸出小手,指向书桌上那枚静静躺着的黄铜指南针。
“妈妈,”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你看指南针。不管我们心里有多乱,有多少想不通的事情,它的指针,永远都指着同一个方向,对不对?”
楚颜顺着儿子的手指看去。那枚指南针在灯下泛着幽冷的光泽,红色的指针,如同过去无数个日日夜夜一样,稳定、固执、毫不动摇地指向南方。
“爸爸说过,”季晨熙继续用他那种带着稚气却异常认真的语气说,“心里乱了的时候,就看指南针。因为它最傻,也最聪明。它什么都不想,就只认一个方向。我们……我们也可以学它。想不通的事情就先不想,只做最重要、最确定的事。最重要的事……就是等着爸爸,把我们自己的日子过好。”
儿子这番话,像一道温暖而清澈的光,瞬间照进了楚颜被焦虑和恐惧填满的心房。她怔怔地看着儿子,看着他眼中那份纯粹的信任和简单的智慧,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她紧紧抱住儿子,将脸埋在他带着奶香味的柔软头发里,肩膀微微颤抖。
是啊,她怎么就钻了牛角尖呢?现在无论她如何猜测、如何焦虑,都无法改变远方的现实。她能做的,最重要、最确定的事,不就是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孩子,让生活如常运转,成为季诚无论身处何境都能感知到的、最稳定的“大后方”吗?这本身就是对那可能存在的困境,最有力的回应和支持。
“宝贝……你说得对……”楚颜的声音哽咽着,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清醒,“妈妈明白了……谢谢宝贝提醒妈妈。”
季晨熙伸出小手,轻轻拍着妈妈的背,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慰道:“妈妈不怕。我们是爸爸的‘底座’,要稳。等爸爸回来,我们一起告诉他,我们一直很稳,指针对对的!”
那一夜,楚颜拥着儿子,睡得格外安稳。虽然忧虑并未消失,但她的心重新找到了锚点。第二天,她不再反复去研究那块木片,而是将它深深藏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眼前的生活中。她更加耐心地陪伴儿子,更积极地处理工作,甚至开始规划五一假期带儿子短途旅行的可能。她努力让家里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活力。
她依然会在深夜想起那组密码,但她不再让恐惧吞噬自己。她选择相信,相信季诚的坚韧,相信爱的力量能穿透一切阻碍,相信只要“底座”稳固,“指针”终有归期。而那枚沉默的指南针,日夜不停地指向南方,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份信念的不可动摇。
几天后的傍晚,楚颜在帮儿子整理书包时,无意间看到季晨熙的“侦察笔记本”上,新画了一幅画:画的是那枚指南针,指针鲜红,指向明确。在指南针的旁边,他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爸爸的指南针,心里乱时看看它。我们的方向,永远是对的。”
楚颜看着这幅画,眼眶再次湿润,嘴角却扬起了温暖的笑意。爱的密码或许一时难以完全破译,但守护的方向,却由这枚小小的指南针和孩子纯净的心灵,无比清晰地指了出来。这份来自家的、坚定不移的指向,或许,正是远方的他,最需要收到的、真正的“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