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泰昌八年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刚进冬月,凛冽的朔风便如同裹挟着无数细小的冰刃,呼啸着刮过京畿大地,将紫禁城重重殿宇的琉璃瓦冻出一层惨白的硬壳。议政堂的地龙烧得比往年更旺,滚烫的暖流在巨大的梁柱间盘旋,却难以完全驱散弥漫在空气里的那种沉凝与机密。炭盆中,上好的银霜炭偶尔爆起一丝轻微的噼啪声,反而更衬得堂内寂静异常,唯有窗外风过檐角的呜咽,如同遥远边关传来的胡笳,提醒着人们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太平年景。

皇帝朱常洛并未端坐在那象征至高权力的御座之上,而是背对着身后那幅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巨幅《寰宇全舆图》,负手立于紧闭的雕花长窗前,凝望着窗外灰暗肃杀的庭院。他身姿依旧挺拔,数年来殚精竭虑的改革与布局,在他眉宇间刻下了深重的沟壑,那双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也沉淀了更多的疲惫与深不可测。帝国的千钧重担,以及那份超越时代、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人才养成”密策,正悄然改变着这个庞大王朝的肌理与命运,也持续消耗着他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与这具躯壳融合后的全部心力。

帷幕之后,阴影之中,三条身影如同泥塑木雕,静默无声。若非皇帝在此,几乎无人能察觉他们的存在。这正是被皇帝以各种理由“雪藏”于幕后的核心智囊——身负郭嘉武魂,于基层州县历练数载,愈发洞悉世情民瘼、算无遗策的卢象升;融合贾诩武魂,以奇谋毒计见长,被破格擢升后更显阴沉诡谲的史可法;以及那位以雷霆手段在数省推行新政,卓有成效,却偏偏在声望最隆时被皇帝一道密旨调入京中,远离前台视线的孙传庭。

他们三人,连同皇帝本人,构成了这个帝国真正的大脑与神经中枢。一张针对全国上下、自勋贵至贱籍所有“可造之材”的筛选、培养、塑造的大网,正由他们在这暗室之中,依据各地源源不断送来的密报,精心编织、调整。而网罗中最闪亮的几颗棋子,便是此刻正在帝国四方明面上推行“新政”、积累人望、暗地里编练新军的李自成、柳文耀、张献忠,以及那位身份特殊、需以实绩证明自己的宗室——朱由检。

“李自成于陕甘,借‘均田免赋’之策收拢流民,虽引得地方豪强怨声载道,然底层民心渐附,去岁漠南票号风波,其以‘公开账目’、‘性命担保’稳住金融信用,如今‘信义李把总’之名,于西北颇堪一用。其麾下‘闯营’骨干,已初具模样。”卢象升的声音从帷幕后传来,清朗中带着一丝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他手中似乎摩挲着一份来自西北的密报,“只是,此子桀骜渐显,权柄日重,恐非久居人下之辈。”

史可法轻笑一声,那笑声带着贾诩特有的阴柔与算计,仿佛毒蛇吐信:“桀骜方堪大用,野心足可驱策。若无爪牙,何以搏虎?只需其矛头所指,始终在外,内部自有制衡之术。陛下,柳文耀在西南,借秦良玉与沐王府之势,龙安州改土归流成果斐然,其‘合作社为主体,皇商司引导’之经济模式,已成一派气象,根基扎得最稳。前番顶住勋贵资本压力,制定《资源开发章程》,更是显其定力。但……过于稳妥,锐气或显不足,守成有余,开拓或难。”他话锋一转,轻飘飘地点出了另一人的“不足”。

孙传庭沉默片刻,他的声音浑厚低沉,带着新政推行中历练出的果决与风霜:“张献忠在东南,行事酷烈,士绅侧目,然清理积弊,整顿皇商司,打击走私,效率极高。其‘海陆并举,以商养战’之策,野心勃勃,已获陛下首肯。朱由检……秉性刚直,近乎刻板,于北疆开拓,凭硝石矿实证与部落归顺血书,赢得朝堂支持,‘镇北将军’之权柄日重,于宗室之中,罕有其匹。”他顿了顿,终究还是带出了一丝难以完全压抑的情绪,“只是,如今天下皆知李、柳、张、朱之名,颂其文治武功。其所行诸策,多出自吾等于这暗室之中,耗尽心血的筹划,如今却……”

却只能隐于幕后,看着台前之人收获声望与根基,甚至可能功高震主,尾大不掉。这份潜藏的“不满”,即便深知是皇帝布局所需,即便对皇帝忠心耿耿,对于心高气傲、身负经世之才的他们而言,亦是一种难言的煎熬与考验。

朱常洛缓缓转过身,他的面容在跳跃的烛光下显得有些模糊,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如昔,仿佛能穿透人心,洞察一切幽微。他走到帷幕前,并未掀开,只是沉声道,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与托付:“朕知三位卿家心中郁结。然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尔等乃国之柱石,暗夜利刃,锋芒露于外则易折,藏于鞘中方能一击制敌。李、柳、张、朱四人,是明线,是吸引各方目光的标靶,亦是锤炼之后,可为帝国开疆拓土、镇守八方的基石。他们的文治之功,离不开三位于暗室之中运筹帷幄;他们即将建立的武功,更需三位继续倾注心血。朕,倚重三位,非在台前虚名,而在社稷实利。”

皇帝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帷幕后的三人心中。卢象升深吸一口气,仿佛感受到了体内那属于郭嘉的洞明与筹算之力在涌动;史可法指尖轻叩扶手的动作停下,贾诩的毒辣与审慎让他更加明晰自身的定位;孙传庭微微挺直了脊背,心中最后一丝涟漪也被抚平。皇帝的宽慰、定性以及对那唯有皇帝自己能看见、无法为外人道的武魂融合奥秘的提及,彻底凝聚了他们的意志。效忠,死节,于此密室之中,无需言语,已然重若泰山。

短暂的寂静被门外细微而规律的脚步声打破。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安,如同一道无声的影子,悄无声息地引着五人步入议政堂。正是李自成、柳文耀、张献忠、朱由检,以及一位身着戎装,英气逼人却眉眼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骄矜之色的年轻将领——吴三桂。

五人依序行礼,山呼万岁,声音在空旷的堂内回荡。李自成身形魁梧,眉宇间自有草莽豪气,虽极力收敛,仍掩不住那份勃勃生机与侵略性。张献忠面色微黑,眼神锐利如鹰,顾盼间带着一股煞气,东南的腥风血雨似乎并未让他疲惫,反而更添精悍。朱由检则面容清瘦,神情严肃刻板,一举一动皆合乎法度,透着宗室的矜持与北疆风雪磨砺出的冷硬。吴三桂则昂首挺胸,显然对自己能置身于此帝国最核心的圈子,与这四位风头正劲的人物并列,颇感自得。

而国舅爷柳文耀,立于其间,却显出一种迥异他人的气质。他面容俊朗,肤色因西南的阳光与风霜染上些许深色,却更添坚毅。身形挺拔如松,虽穿着文官袍服,却隐约透出一股渊渟岳峙的沉稳气度,仿佛体内蕴藏着千军万马的力量。尤其那双眼睛,开阖之间,目光清亮而锐利,带着一种洞察秋毫的明澈与不容置疑的正气,仿佛能直指人心。这并非单纯文臣的睿智,更融合了一种百战宿将的英武与凛然。唯有朱常洛知道,这份与众不同的气质,源于那悄然融入其神魂的、名为“武穆”的忠魂傲骨。

朱常洛抬手虚扶,目光如电,扫过五人,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不容置疑:“各地民政治绩,垦荒、税赋、教化、讼狱,奏章往来,朕已详知。柳文耀龙安之治,张献忠皇商肃贪,李自成漠南金融,朱由检北海拓土,皆有其功。今日召尔等前来,只问一事:朕让你们暗中编练的精锐之师,成果如何?”

皇帝的直接与明确,让五人精神陡然一振,瞬间明白这才是今日觐见的真正核心,也是皇帝检验他们另一面能力的关键时刻。

柳文耀率先上前一步,躬身奏道,声音平稳有力:“启奏陛下,臣奉旨于广西、四川、云南三地,借秦良玉将军与沐王府之力,严格筛选土司精壮、山民猎户,得一千人。皆身体矫健,耐劳苦,习险阻。目前已重点研习秦将军白杆兵之战法、阵型,并加以改良,着重训练山地攀援、丛林隐匿、雪原追踪、高原耐寒之能。此军暂命名为‘山岳营’,官兵皆知为何而战——为国守土,为民安边!可期如臂使指,将来堪为西南定海神针。”他的汇报条理清晰,内容扎实,显然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强调了“政治可靠”,这正是皇帝最看重的。

接着是李自成,他声若洪钟,带着关西汉子特有的剽悍:“陛下,臣于宣大之地,得满桂将军鼎力相助,精选擅骑射之汉、蒙、女真勇士千人。不重出身,只重勇力与骑术。日常操练,非仅校场冲杀,更重于沙地驰骋、草原追逐、高原突击,模拟奔袭劫营。饮食起居,皆按最高标准供给,务求人人皆能以一当十。此‘疾风骑’,已成雏形,来去如风,忠义无双,可堪大用!”他的话语中充满自信,甚至带着一丝对未来战场的渴望。

朱由检的汇报则更显严谨,如同他治理北疆一般,一丝不苟:“臣在熊弼庭将军协助下,于蓟辽、山东沿海,遴选熟悉马性、弓马娴熟之边军子弟及部分归附蒙古部落青壮,亦得千人。训练侧重集团冲锋、迂回包抄、以及应对不同地形之战术变化。军纪尤为严明,令行禁止,灌输忠君爱国之念。此‘铁血骑’,必为陛下北疆利刃,荡平不臣!”他的“铁血”二字,透着与其性格相符的冷硬与决绝。

张献忠的嗓音带着些许沙哑,却透着一股水汽弥漫的狠辣:“陛下,臣在孙承宗老大人与王承恩公公协助下,于江浙水网之地,募得熟悉水性、悍勇敢死之徒千人。训练并非局限于水战,更重内河舟船机动、近海抢滩登陆、以及复杂山地与深海环境的适应与作战。彼辈皆知,富贵功名当从海上去取,唯有陛下可赐!此‘怒涛营’,虽人少,皆敢效死之士!”他的描述,勾勒出一支充满攻击性和冒险精神的两栖奇兵。

最后是吴三桂,他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掩饰的傲气,甚至刻意提高了音量:“启奏陛下,关宁铁骑一万,已整训完毕,弓马娴熟,阵列森严,随时可战!此外,臣奉密旨编练之‘龙骑军’两万,已全部装备格物院最新制式燧发枪,马上射击、阵列变换,日夜操演,皆已纯熟,火器犀利,甲于天下,堪称宇内强军之冠!”他口中的“龙骑军”,正是皇帝寄予厚望的火器骑兵部队,燧发枪与精锐骑兵的结合,旨在打造这个时代最强的机动打击力量,也是他傲气的最大来源。

朱常洛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五人汇报完毕,他才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一千人,虽少,然皆是种子。效果斐然,更难得是,尔等使其明了‘为国为民’之大义,政治可靠,此点,尤胜万千乌合之众。假以时日,以此为基层骨架,扩编成师成军,帝国精锐,皆出于此。尔等辛苦了。”

得到皇帝肯定,五人脸上皆露出振奋之色,连最沉稳的柳文耀和朱由检,眼神也亮了几分。

然而,朱常洛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变得深邃如寒潭,扫过李、柳、张、朱四人:“然,尔等需知,尔等在地方推行新政,安顿流民,整顿吏治,诸如龙安章程、皇商肃纪、漠南金融、北海开拓等诸多良策妙方,并非全然出自尔等之智。幕后,有三位先生,为尔等殚精竭虑,筹划方略,查漏补缺。今日,便让尔等一见真颜,行师礼以谢!”

话音未落,那厚重的帷幕被王安示意下的小内侍缓缓拉开,露出了卢象升、史可法、孙传庭三人的身影。他们依旧坐在那里,神色平静,目光却如古井深潭,带着洞察世事的沧桑与智慧。

李自成、柳文耀、张献忠、朱由检四人,皆是一震。他们或多或少知道背后有高人指点,或感受到某些政策推行的顺畅背后似有无形之手拨正,却从未想过,竟是这三位早已“销声匿迹”或“被雪藏”的昔日风云人物!尤其是李自成与张献忠,眼神瞬间变得极为复杂,有惊愕,有恍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凛然。朱由检则是面露肃然起敬之色,他深知此三人的能力。柳文耀更是心中巨震,想起龙安诸多细则出台时那恰到好处的提示,原来根源在此。唯有吴三桂,略显诧异,但很快恢复如常,只是目光在卢、史、孙三人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在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目光注视下,李、柳、张、朱四人,无论心中此刻如何波涛汹涌,皆迅速整理衣冠,收敛情绪,对着端坐不动的卢、史、孙三人,郑重其事地行了三鞠躬的弟子之礼。卢象升坦然受之,史可法嘴角噙着一丝莫测的笑意,孙传庭则微微侧身,算是回了半礼。

这一礼,看似简单,却彻底明确了尊卑,厘清了功劳归属,将台前的“剑”与幕后的“执剑人”关系摆在了明处。卢象升三人心中那最后一点因“隐于幕后”而产生的微末不甘,在这一刻,随着这郑重其事的师礼,烟消云散。皇帝此举,既安抚了核心智囊,也敲打、震慑了台前新锐,更将这两股力量,牢牢绑定在了自己驾驭的战车之上,不容丝毫脱离。

“精锐之组建,方兴未艾。”朱常洛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和一丝金铁之音,“尔等返回驻地后,当以此为基,加速扩编。山岳营、疾风骑、铁血骑、怒涛营,皆需在一年内,扩编至五千人规模!龙骑军与关宁铁骑,亦需加强实战演练,补充兵员甲仗,汰弱留强。钱粮军械,朕自会与内阁、户部、工部协调,优先供给。望尔等不负朕望,给朕练出真正的虎狼之师,百战雄师!”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五人齐声应诺,声震屋瓦,带着凛然的杀气与决心。他们明白,皇帝的要求极高,近乎苛刻,但这同样是莫大的信任与前所未有的机遇。

李自成等五人告退之后,议政堂内再次恢复了只有皇帝与三位核心谋臣的静谧,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方才那五位将领带来的金戈铁马之气。

王安悄步上前,将一份密封的卷宗呈给朱常洛,低声道:“皇爷,朝鲜及辽东方面最新密报,涉及建奴余孽动向,以及……朝鲜对我《天工开物》之研习情况。”

朱常洛拆开火漆,迅速浏览,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朝鲜李倧,阳奉阴违,一面称臣纳贡,一面与辽东建奴余孽(以多尔衮为首,活动于长白山)暗通款曲,其国中‘实学研习所’对朕赐予的《天工开物》倒是钻研得勤勉,可惜,方向似乎有些偏了,尽在些虚无缥缈之处打转。前番其使者竟还敢觊觎《永乐大典》遗籍,其心可诛。”他放下密报,目光扫过卢、史、孙三人,如同利剑出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此鼾声还夹杂异心,暗中磨牙。朕欲取朝鲜,以绝后患,并获东出之跳板,断建奴一臂。然,如何能‘光明正大’,不使四方藩国寒心,不令朝中清流聒噪?”

如何为一场必然要发动的战争,披上“正义”与“不得已”的外衣,这是一个考验政治智慧与谋略的难题。

孙传庭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与新政推行者特有的务实:“陛下,朝鲜自古与中国关系密切,武皇帝时便置汉四郡。其国虽自立,然法理上,长期为中原藩属。可从此着手。可遣使责问李倧不臣之罪,历数其纵容边民越界、贡品怠慢、私通建奴、甚至纵容属下窥探《永乐大典》等罪状,要求其国王入朝谢罪,并割让义州、铁山等边境要地,开放口岸,允我天兵入驻‘协防’。若其应允,则半岛门户洞开,我可逐步蚕食控扼;若其拒绝,便是公然叛逆,藐视天朝,我大军征讨,名正言顺。此乃‘传承历史,宗主之权’,占理为先。”

卢象升接着说道,语气中充满郭嘉式的洞察与决断,仿佛已俯瞰全局:“孙大人所言,乃堂堂正正之师,可立舆论根基。然,仅此或不足,需加一把火,令其自乱阵脚。可令辽东前线,故意示弱,纵放小股建奴余孽,使其窜入朝鲜境内,烧杀抢掠,制造边患。同时,散发檄文,痛斥朝鲜‘勾连建奴,为祸边疆’,‘庇护帝国之死敌,罪同谋逆’。将朝鲜与我朝之矛盾,转化为其与‘天下公敌’建奴同流合污之立场问题。届时,我朝出兵,非为侵伐,实为‘剿灭残匪,清理门户,维护东亚秩序’,此乃‘大义不臣,代天行罚’,迫其就范。”

史可法听完,阴恻恻地一笑,贾诩的毒计已然成型,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精准:“孙大人、卢大人之策,一明一暗,已近周全。然,尚可再添一剂猛药,令其永无翻身之理,亦让倭国无暇他顾,甚至可借此将倭国势力一并引入,一石二鸟,永绝后患。”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可密令沿海水师,假扮倭寇或海盗,频繁袭击朝鲜南部沿海,掳掠人口,制造恐慌,令其顾此失彼。同时,设法与倭国幕府中的激进派取得联系,或利诱,或威逼,散播‘朝鲜虚弱,内部分裂,乃天赐良机’之言论,鼓动其派遣浪人、甚至正规军队,自对马岛方向,登陆朝鲜釜山、金山等地。待倭人入朝,与朝鲜军纠缠之际,朝鲜必然焦头烂额,我朝再以‘宗主国’身份,‘应朝鲜乞求’或‘为维护藩属稳定,抵御倭患’,悍然出兵,‘助其抗倭’。届时,我军入朝,名正言顺,既可驱逐倭寇,亦可顺势……接管朝鲜全境,甚至重创来袭倭军。此乃‘驱虎吞狼,趁乱取利’。若操作得当,可令建奴余孽、朝鲜王室、倭国势力,三方混战,我等坐收渔利,最后将‘建奴祸乱’、‘倭寇入侵’之罪,一并坐实,我大明始终占据道德、法理与武力之巅,四海谁敢不服?” 逼建奴余孽入朝为乱,逼倭寇入朝劫掠,大明再以救世主和仲裁者的姿态介入……史可法此计,可谓将权谋与狠辣运用到了极致,完全符合其贾诩武魂的作风。

朱常洛听完三策,沉吟良久。堂内只剩下炭火的微弱噼啪声和窗外愈发凄厉的风嚎。孙传庭之策,奠定法理基础;卢象升之策,营造舆论氛围,激化矛盾;史可法之策,则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引爆点,甚至将潜在的对手倭国也算计了进去,手段虽毒,却可能效率最高。

“三策并用,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朱常洛最终拍板,眼中精光闪动,做出了决断,“孙卿负责梳理历史法理,制造外交压力,草拟问罪诏书;卢卿负责协调辽东前线策应,引导建奴,散播大义檄文,务求逼真;史卿……负责东南沿海及对倭联络,务必使‘倭患’猛烈逼真,令朝鲜自顾不暇,具体细节,尔等密议施行,用间、用谋,朕不问过程,只要结果——一个‘光明正大’,师出有名,且能一战定乾坤的朝鲜!”

“臣等领旨!”三人躬身,身影再次缓缓隐入帷幕之后的阴影中,开始筹划这场即将震动东亚格局的巨变。帝国的刀锋,已在暗中对准了那个不安分的藩属。

夜幕彻底笼罩了紫禁城,风势稍歇,鹅毛般的雪片却开始无声无息地飘落,绵绵密密,很快便将宫殿楼阁、玉阶丹墀染上一层厚厚的素白,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种亘古的寂静。

坤宁宫内,却是温暖如春,馥郁的檀香与女子身上淡淡的馨香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冬夜的寒意。皇后柳青瑶正与一位身着国公冠服的女子对坐弈棋,言笑晏晏。那女子约莫二十许年纪,眉目如画,英气之中不失妩媚,顾盼之间,自有一般寻常闺阁女子没有的干练、从容与隐隐的威仪。她便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之后,凭借自身能力与皇帝信重,成功改革宗人府英才馆、推出‘升等考’制度、顶住压力厘定宗室爵位承袭新规,被破格晋封,名正言顺袭爵的女魏国公——徐允贞。

“允贞妹妹这棋力,是越发精进了,布局深远,杀伐果断,本宫都快招架不住了。”柳青瑶落下一子,看着棋局,笑着打趣,眼中满是欣赏。

徐允贞微微欠身,唇角含笑,姿态恭谨却并不卑微:“娘娘谬赞,是娘娘故意相让,引导臣女学习,臣女方能支撑至此。娘娘统御六宫,调和阴阳,才是真正的大格局,臣女望尘莫及。”她的话语得体,既捧了皇后,也显露出自身的谦逊与通透。

正说笑间,门外太监细声通报:“皇上驾到——”

朱常洛迈步而入,带进一丝外面的寒气,但脸上带着一丝处理完重大政务后的松弛,以及一种深沉的思虑。柳青瑶与徐允贞连忙起身见礼。

“都平身吧。”朱常洛摆摆手,走到棋枰前看了看,笑道,“看来是允贞占了上风?不错,允贞之才,确非仅限于笔墨文章或宗室改制,这棋枰纵横,亦见韬略。”他语气温和,目光却落在徐允贞身上,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深远的、几乎要穿透表象的考量。

柳青瑶接过皇帝脱下的带着寒气的大氅,柔声道:“陛下操劳一日,可曾用过晚膳?臣妾让小厨房备了些清粥小菜,一直温着。”

“已在议政堂与几位大臣简单用过了。”朱常洛在皇后身旁坐下,目光依旧停留在徐允贞身上。

徐允贞感受到皇帝那不同于往常的目光,心中微凛,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谨与平静,微微垂首。

朱常洛心中念头飞转。徐允贞,身份高贵,能力出众,在宗室改革中展现出的胆识、智慧与对规则的运用,已证明其堪当大任。更重要的是,她是女性,且是成功跻身顶级勋贵行列的女性。在这个时代,提拔一位女性至如此高位,并赋予实权,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她做得很好,成为了无数有志女子的标杆,打破了数千年的桎梏。但,还不够。帝国的未来,需要更多元的力量,需要打破更多的桎梏,需要能在更复杂局面下独当一面的人物。徐允贞,可以成为更耀眼的存在,可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未来可能更加复杂的朝局与外部挑战中。

他想到了上官婉儿武魂,那位唐代传奇女相,精通诗文,权略过人,辅佐女皇,处理朝政,起草诏令,称量天下,其才其智,其政治手腕与文学修养,不输任何男子。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无法遏制,“允贞,”朱常洛缓缓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你身为女国公,位列超品,宗室改制,成效卓着,可知朕与皇后,对你寄予厚望?”

徐允贞心中一凛,肃然道:“臣女深知陛下与娘娘隆恩,夙夜匪懈,唯恐有负圣望。必当竭尽全力,维护新政,光大宗室,以报天恩。”

朱常洛点头,不再多言。他伸出手,看似随意地在徐允贞肩头轻轻一拍,仿佛长辈的勉励与嘱托。唯有他自己能感受到,一股无形无质、蕴含着浩瀚文华与政治智慧的精神印记,随着他意念微动,已悄无声息地渡入徐允贞灵台之中。 整个过程隐秘至极,连近在咫尺的柳青瑶也毫无所觉,只当是皇帝对这位女国公的格外看重。

徐允贞只觉得一股庞大的、带着盛唐气象、书卷气息与权谋机断的冰冷洪流涌入脑海,无数诗词歌赋的精华、典章制度的奥妙、权术心法的碎片,以及一种对朝局敏锐到极致的洞察力、处理复杂政务的独特本能、平衡各方势力的老练手腕,正飞速地与她的意识、她的记忆、她的性格融合、重构、升华。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大明宫阙中挥洒自如、在权力漩涡中游刃有余的倩影,感受到了那份伴君如伴虎的谨慎与执掌权柄的决断,体会到了那份“称量天下”的自信与沉重……

过程转瞬即逝,徐允贞缓缓睁开双眼。她的容貌未变,但眼神已然不同。原本的英气与干练之中,多了一份深沉的智慧,一种洞察世情的通透,一丝属于顶尖政治家的从容气度,甚至眼底深处,还隐约流转着一抹属于盛唐才女的文华彩韵。她再次俯身,行的礼节却更加优雅而标准,带着一种来自那个遥远辉煌时代的宫廷韵味与自信。

“臣,徐允贞,谢陛下恩典。”她的声音依旧清脆,却平添了几分沉稳、厚重与难以言喻的力量感,仿佛有千卷诗书、万般机变藏于其后。

朱常洛与柳青瑶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期待。柳青瑶虽不知具体,却能感觉到徐允贞身上那股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帝国的人才拼图,又落下关键一子。前朝,针对朝鲜的巨网正在编织,帝国的刀锋即将出鞘;后宫(广义),一位融合了上官婉儿武魂的女国公,即将开启她新的征程,未来的朝堂之上,必将因她的存在而更加波澜壮阔。泰昌八年的这个冬天,看似万物冰封,实则暗涌流动,一切都在为更加惊天动地的未来,积蓄着足以改天换地的力量。

窗外的雪,依旧无声飘落,覆盖着古老的紫禁城,也覆盖着这片即将迎来更深层次变革的龙兴之地。夜,还很长。而帝国的征途,亦如是。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