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院角的月季花瓣上,李四就坐在石桌前,对着手机整理昨天拍的 “修三轮车” 素材。大黄趴在脚边,把下巴搁在他的拖鞋上,尾巴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着地面。刚把片段剪辑成草稿,院门外就传来拐杖 “笃笃” 敲地面的声音 —— 不用看也知道,是王大爷来了。
“李四,忙着呢?” 王大爷走进院子,手里除了常用的拐杖,还多了个深蓝色的布包,边角磨得发白,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的老物件。他把布包往石桌上一放,没像往常那样催他出摊,反而有点不自在地摸了摸胡子。
“王大爷,您早啊!有事吗?” 李四放下手机,心里有点纳闷 —— 平时王大爷来找他,不是催他拍 “正经内容”,就是吐槽他拍视频太折腾,今天这架势有点反常。
王大爷清了清嗓子,打开布包,从里面拿出一个硬壳笔记本,封面上写着 “退休日记” 四个大字,字迹工整有力。他把笔记本推到李四面前,板着脸说:“我这日记写了三年了,里面记的都是小区的琐事、老手艺的心得,还有些对年轻人的看法。你要是愿意拍,就拍我念日记的视频,赚了钱,分我一半。”
“分一半?” 李四愣了一下,拿起笔记本翻了翻 —— 里面的字迹密密麻麻,有对 “广场舞音乐太吵” 的吐槽,有修怀表的步骤记录,还有对 “现在年轻人总熬夜” 的担忧,字里行间全是真实的生活气息。“王大爷,您这日记内容太好了!肯定受欢迎!分一半没问题!”
“不是我要跟你抢钱。” 王大爷脸一红,连忙解释,“我是想把赚的钱攒起来,给小区的流浪猫买猫粮,顺便修修广场上的石桌,上次下雨塌了个角。”
李四心里一暖,笑着说:“您早说啊!就算不分钱我也愿意拍!不过分一半的约定不变,这是您应得的。”
“说定了就不能改!” 王大爷梗着脖子,却忍不住凑过来看李四的手机,“怎么拍?是不是得背台词?我可背不下来。”
“不用背!您就对着镜头念日记就行,越自然越好。” 李四拿起稳定器,“就坐在这石桌前,阳光正好,拍出来清楚。”
他帮王大爷调整好坐姿,把笔记本放在石桌上,镜头对准他的脸和笔记本,大黄凑过来想蹭王大爷的手,被他轻轻推开:“别捣乱,拍视频呢!” 大黄委屈地 “呜呜” 叫了两声,蹲在旁边乖乖看着。
拍摄正式开始,王大爷深吸一口气,翻开日记第一页,对着镜头念道:“2022 年 9 月 15 日,晴。今天广场上的石桌被小孩踩坏了一个角,物业说没钱修,我回家找了块木板钉上,虽然不好看,但能凑合用。年轻人总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老物件修修还能用,浪费了可惜。”
他的声音有点沙哑,却带着岁月的温度,念到 “浪费了可惜” 时,还忍不住摇了摇头,和平时吐槽李四的样子一模一样。李四在旁边调整镜头,时不时给笔记本上的字迹特写,画面里满是真实的感动。
念到吐槽广场舞的段落时,王大爷忍不住笑了:“2023 年 5 月 20 日,阴。张大妈的广场舞队今天换了新音乐,声音大得我在家都能听见,敲了三次门让她们调小,她们说‘老年人听力不好,得大声点’,真是不讲理。” 刚念完,院门外就传来张大妈的声音:“老王!你又在背后说我坏话!”
两人都吓了一跳,王大爷连忙合上笔记本,张大妈推门走进来,叉着腰说:“我都听见了!不就声音大了点吗?你修怀表时的镊子声,我在家也能听见,怎么不说?”
“我那是干活,你那是吵闹!” 王大爷不服气地反驳。
“别吵别吵,正好一起拍!” 李四笑着把镜头转向张大妈,“张大妈,您也对着镜头说说心里话,更真实!”
张大妈愣了一下,也坐下来,对着镜头说:“我们跳广场舞是为了锻炼身体,声音大是因为后排的姐妹听不见节奏,下次我们尽量调小,不过老王也别总在日记里吐槽,有话当面说嘛!”
王大爷的脸有点红,嘟囔着说:“当面说你也不听。” 却还是翻开日记,在那页旁边写了句 “下次当面沟通”。
这段小插曲被完整地拍了下来,李四觉得太真实了,决定保留在视频里。接下来,王大爷又念了几篇关于修怀表、小区琐事的日记,时而严肃,时而忍不住笑,完全没有刻意表演的痕迹。
拍摄结束后,李四立刻开始剪辑,把张大妈的插曲放在中间,开头和结尾是王大爷认真念日记的画面,配了段舒缓的钢琴曲,标题写着 “王大爷的吐槽日记:小区里的烟火气和心里话”。
视频发布不到一小时,点赞数就超过了八百,评论区里全是共鸣的留言:
“太真实了!我家大爷也这样,总在日记里吐槽我熬夜!”
“王大爷说的对,老物件修修还能用,现在的人太浪费了!”
“张大妈和王大爷的互动太可爱了,像我家邻居!”
“求更!想看看王大爷还有什么吐槽!”
平台也给视频加了 “本地生活” 的推荐,播放量很快就破了一万,粉丝数涨了两百多。傍晚,李四把后台数据给王大爷看:“您看,火了!已经有商家问能不能合作拍老手艺推广了!”
王大爷凑过来看,眼睛瞪得溜圆:“这么多人看?我这日记还挺受欢迎。” 嘴上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翠花端着一碗绿豆汤过来,笑着说:“我就说老王的日记有料,以前总藏着掖着,现在终于肯拿出来了。” 她看向李四,“赚了钱可得记得分一半,老王要给流浪猫买猫粮呢。”
“放心吧!” 李四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 —— 下次拍王大爷修怀表时念日记,再邀请更多邻居出镜说说心里话,做成 “小区日记” 系列,肯定更受欢迎。
晚上,李四把第一次合作的收益结算出来,一共赚了 300 块(包括平台分成和商家咨询定金),他拿出 150 块递给王大爷:“您的分成,明天可以去买猫粮了。”
王大爷接过钱,数了数,又把 50 块递回去:“这 50 给你,买个新的镜头布,你那布都脏得看不清了。”
“不用不用,您留着买猫粮吧!” 李四推辞。
“让你拿着就拿着!” 王大爷把钱塞到他手里,“下次拍视频要是需要道具,尽管找我,别客气。”
李四攥着那 50 块钱,心里暖暖的 —— 他知道,王大爷嘴上不说,却一直默默支持他,就像支持小区里的每一件小事一样。
他打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和王大爷合作拍‘吐槽日记’,不仅赚了钱,还让更多人看到了小区的真实生活。原来最打动人的,是藏在平凡日子里的心里话,是邻里间的吵吵闹闹和互相牵挂。以后要继续和王大爷合作,把‘小区日记’系列拍下去,记录更多温暖的故事。”
写完,他抬头看向窗外,王大爷家的灯还亮着,隐约能看见他在整理日记的身影。大黄趴在脚边,已经睡着了,尾巴轻轻搭在他的腿上。李四知道,有这样的邻居和伙伴,他的视频之路会越走越宽,而这些真实的故事,也会成为最珍贵的回忆,温暖更多人的心房。
第二天一早,王大爷就拿着 100 块钱去买了猫粮,分给喂流浪猫的李姐,还特意让她拍了段流浪猫吃猫粮的视频,交给李四:“把这个加进下次的视频里,让大家看看猫粮没白买。”
李四笑着点头,心里明白,这就是王大爷的温柔 —— 嘴硬心软,却总把别人的事放在心上。他扛着稳定器,跟在王大爷身后,准备拍 “修怀表念日记” 的新素材,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就像他们正在记录的生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