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人,而非复制于形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随着陈志远最后一个字落下而凝固。
他面前的投影屏上,那组冰冷的数据像一封封讣告,宣告着那些仓促上马的模仿者们的集体溃败。
十七个市县,上百个所谓的“萤火计划”“星光课堂”,平均存活率不足百分之四十,多数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因师资断档、家长信任缺失而沦为空谈。
荧光屏的蓝光映在众人脸上,像是冬夜霜雪,寒意无声渗入骨髓。
耳边只有空调低沉的嗡鸣,偶尔夹杂着某位同事无意识敲击桌面的指尖声,节奏紊乱,如同此刻团队跳动不安的心跳。
陈志远的声音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虑:“模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失败,反噬我们‘共造社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外界分不清李鬼和李逵,只会说,这种模式根本行不通!”
恐慌在团队中无声蔓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
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狙击,更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污名化。
指尖触到桌沿,冰凉的金属质感让人清醒,却无法驱散心头的阴霾。
然而,风暴中心的李默却异常平静。
他没有看那份令人沮丧的报告,只是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轻一点,一幅巨大的全国地图取代了数据图表,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地图上,无数光点闪烁,而李默的目光却锁定在几个毫不起眼的灰色区域。
“他们抄不动,是因为他们没有根。”李默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心丸,瞬间稳住了所有人的心神,“他们可以复制我们的集装箱,可以模仿我们的课程表,但他们复制不了我们对‘人’的理解和链接。现在,既然他们想要,我们就把‘根’卖给他们。”
话音未落,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了五个圈,分别圈定了五个即将迎来大规模基建、人口即将井喷的待建新区。
这是系统奖励的【社区需求智能预测模型】推演出的结果,精确到了未来六个月的劳动力流向。
众人还没从这神乎其技的预测中回过神来,李默已经转向林诗雨:“诗雨,准备开一场发布会。”
三天后,“共造标准服务包”线上发布会轰动业界。
聚光灯下,林诗雨从容自信,正式推出了三级授权体系。
她的声音通过扬声器清晰传来,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与温度:“第一级,基础版。我们将免费开放‘应急教育包’的全套设计图纸和实施手册,任何有需要的公益组织和地方政府都可以自行建造。”
“第二级,进阶版。付费用户将获得我们的核心算法接口授权——教师轮岗与成长激励系统。我们不直接派遣老师,”她特意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镜头,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每一个潜在的模仿者,“但我们教你如何吸引老师,激励老师,最重要的是,如何留住老师。”
“第三级,旗舰版。我们将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联动平台,将我们的社区模型与地方的政务、医疗、就业数据打通,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社区治理。”
发布会的高潮,林诗雨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结语:“我们欢迎模仿,但我们只与想成为我们的人同行。”话音落下时,掌声如潮水般从远程会场涌来,夹杂着低语与惊叹,像春雷滚过冻土。
当晚,江西铜鼓县政府办公室灯火通明。
在目睹了数个邻县的“星光课堂”从热闹开张到人去楼空后,他们连夜下单了进阶版服务包。
订单的附言只有一句话:“我们不要复制你们,我们要变成你们的一部分。”
这只是一个开始。
与此同时,李默的另一项部署也已悄然落地。
周敏正带领团队,在绍兴、东莞、武汉这三个流动人口最密集、教育需求最多元的城市,悄然启动了“教师自治联盟”的试点。
三十名在共造社区服务超过三年的资深教师,被遴选为首批联盟成员。
启动培训会上,空调吹出的风带着微微凉意拂过脖颈,李默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过台下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孔,郑重地说道:“过去,所有的指令都来自总部。你们是执行者。从今天起,你们是决策者。请你们来决定,在你们守护的那片土地上,孩子们最需要什么,老师们该怎么教。”
现场一片寂静,随即,坐在角落里的一名来自甘肃的男老师,一个在山村小学坚守了十年的汉子,突然捂住脸,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压抑的哭声在会场中回荡:“我……我在这山里教了十年书,这是第一次,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领导’……”那声音沙哑颤抖,像风穿过枯枝,却又饱含热泪的重量。
这滴眼泪,比任何商业合同都更有分量。
它标志着“共造”的根系,已经从技术和模式,真正扎进了人的心里。
技术的根系也在疯狂生长。
小周带领的技术团队,成功将“五色预警卡”系统与社区儿童健康档案数据库打通,开发出了一款名为“儿童发展雷达图”的可视化工具。
在东莞樟木头镇的测试中,系统自动对一名长期逃学的男孩进行了标记。
雷达图上,三道刺眼的红光直指核心:“营养不良”、“家庭冷暴力”、“学习重度挫败感”。
当社区教师联合卫生院的医生一同家访时,男孩的父亲看着这份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报告,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不解:“你们……你们怎么知道他已经半年没吃过一个鸡蛋了?”纸张在他手中微微颤抖,指尖触到报告边缘时,仿佛被真相灼伤。
这个案例被迅速制作成内部教学片,片名直击人心——《看见看不见的孩子》。
所有的准备,都指向了最后的战场。
李默亲自带队,重返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依旧微妙。
对方的负责人显然还想沿用旧的合作模式,希望李默这边能“让利”,能“派人”。
李默没有急于反驳,也没有再提任何条件。
他只是平静地打开投影,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一个漆成彩色的“萤火集装箱”孤零零地立在工地的角落,门窗紧闭,外面杂乱地堆放着钢筋和水泥。
画外音是当地工人的抱怨:“说是给娃上课的,老师来了两天就跑了,现在就一放东西的铁皮屋,夏天里面热得能烤熟人。”画面中阳光刺眼,铁皮屋顶反射出白晃晃的光,仿佛蒸腾着无形的热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金属被晒透后的焦灼气味。
视频播放完毕,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李默关掉投影,目光淡然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开口:“各位可以选择继续建造这样的空壳,把钱花在铁皮和油漆上。或者,让我们来教你们,怎么才能把人留下来。”
话音落下的瞬间,李默的眼前,一道微不可察的金光一闪而过。
【主线任务3-9:模式的证明,进度98%……100%!】
【任务完成!
奖励发放:跨系统协作协议模板(完美适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合作实体)】
【系统提示:恭喜宿主,你正在把边缘,变成枢纽。】
李默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
他知道,这场仗,赢了。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远在总部的林诗雨,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嗡然震动。
她下意识地拿出来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条来自加密渠道的短消息,发信人显示为:深圳某区教育局。
消息内容极短,却像一声惊雷——
“我们的人,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