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三部曲》
之第二部
《夜空中繁星点点》
第385章
人生规划
上山村苦茶坡上,一年之内新建了不少二层小洋楼。
叶永诚将自家房子里里外外装修了一遍,不仅所有房间都铺上了瓷砖,外墙更是被橘红色的瓷砖包围,迅速成为坡上新居装修的标准。
枝头的知了叫得正欢,中考也在阵阵不厌其烦的歌声中。宣告结束。
叶德明平静地走出考场,只与两三个关系较好的男同学道了别,便回宿舍背起早已收拾好的行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渐渐以管理混乱而着称的凤来七中。
他完全不在意自己会考什么样的分数,反正他早就知道自己中考考砸,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要是能考好,那才叫一个天方夜谭。
考不到好的分数,也就意味着他与高中无缘,所以此时的他倒是落得一身轻松。
从金龙村回上山村也就两三公里的路程,虽然也已通了水泥路,但跑摩的的不屑于这两三公里的车钱,从上山村转来的学生大多是步行回家。
个别家长会来接,就像是叶冬雪的妈妈,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都会准时准点地等候在校门口。
中考结束,初三的学生都要离校了,今天有很多寄宿学生的家长,驱车前来接孩子回家。
与别人大包小包不同,德明只背了一个姐姐新买给他的双肩包,里面装着一本相册、一本毕业纪念册,还有几身姐姐给买的新衣服。
那些课本、辅导书、作业簿,带回家也是塞灶膛里烧了煮猪食,他才不会傻到还把那些注定会成为灰烬的东西给背回去。
由于路程不远,他也不怎么在学校过夜,破席子、旧被单和烂蚊帐,他自己都嫌弃得不行,怎么还会往家里背。
要是以往,苦茶坡上一些骑车路过的大人,见到这些步行回家的学生,都会顺路给带回去。
叶德明因为他那个当校长的三叔,以及他那个老实本分的爸爸在坡上人缘也不差,他总是能坐上顺风车。
不过,走出校门的他,故意低着头走路——他想最后走一次这一条他往来三年的路。
说是最后一次,并不恰当,准确来说是他以初中生的身份,最后走一次。
是啊,初中生涯已经结束了!
三年的初中生涯,对他而言,最精准的形容便是恍若做了一场梦——初进校园的青涩与胆怯,与此时离开的平静与坦然,让他突然有点感慨。
但他始终不愿回头再看一看校园。
他不认为自己是在虚度光阴。
寸金难买的光阴,只是他需要完成的义务教育阶段。
他也不可能懊恼自己没有努力把成绩提升上去——他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那他为什么会感慨呢?
大概是关于将来吧!
心绪,再也无法平静。
渐渐有些烦乱。
他踢着路上的碎石,借以缓解心中的烦乱。
金龙村与上山村在这个地段以公路为界,上坡属于上山村,下坡属于金龙村。
上坡缺少水源,历来以种植地瓜为主,但早几年已经被叶文明三兄弟承包种上芦柑了。
公路边有几处位于上山村地界的山泉,水往低处流,滋养的是下坡金龙村的水田。
山泉常年不断,很是清冽,过往的行路人要是口渴难耐,会在泉眼处接一捧解渴,只是随着上坡的芦柑上了鸡粪和化肥,就没人再惦记这一口清冽。
两三公里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
叶德明带着烦乱的心绪回到家中。
刚走进厨房,他看到他的妈妈正一边沾着嘴唾沫,一边点着一沓大钞。
这让他感到诧异——要知道,他的妈妈向来是不轻易露财的。
在家人的面前,也是如此。
除了这一点,烦乱的他,却很是敏锐地发现,原本该堆满地瓜藤和烂菜叶的角落,竟然连一片叶子也没有,而原本该散发着臭味的大铁锅,更是空空如也!
他又发现厨房内外格外安静——那一群聒噪的鸡鸭呢?
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刚想开口问一问,倒是他的妈妈先他开了口,说道:“我把家里的两头猪都卖给杀猪王了,那些鸡鸭能卖的也都卖了,还在下蛋的抓去给你的三婶养。水稻和地瓜,还有那几垄姜,你德兴哥答应帮忙照看,到时候我和你爸会回来收。那些黄瓜、扁豆、角丝瓜,都不要了,让邻居们自己摘去……”
语气很是平静,但平静之中又带着一丝欣喜。
离家还不到三天的德明,根本就猜不透他的妈妈,为何突然这样做。
难道,她要离家?
这是毫无征兆的,而且平白无故。
“你已经初中毕业了,考不考得上高中,你比我还清楚。你放心,你想去技校学那个什么电脑,我一定不会阻拦,我也和你姐说好了,她会照顾你的生活……”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同时,德明也猜测到了他的妈妈为何会突然这样做。
“既然你姐答应照顾你的生活,那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决定到隔壁县找你爸……”
正如他所猜测的……
吃完丰盛的晚餐,康宝珠没有和儿子多说话,屋里屋外再收拾一遍,就回屋看电视剧了。
叶德明要收拾一些衣物。
校服肯定是不好往县城带的,也就带上姐姐给买的几身衣服,和他积攒下来的一些零花钱。
他没有看书的习惯,一张纸都不需要往背包里装。
他也不会矫情到把毕业照和毕业纪念册装进背包——初中生涯已经结束,一些人和事,只是一个回忆。
他刚想着上床躺一会,又突然想起好伙伴兼堂侄子叶章宏,当即出了门。
他想去道个别,再问一问章宏的考试情况,也顺便看一看章宏的精神状态。
他才走到章宏的房间外,就听到里面传出郑智化的歌,也闻到了蚊香的味道。
他推开虚掩的房门,看见他的堂侄子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一边哼着歌,一边驱赶着一只乱飞乱撞的金龟子。
每到这个季节,金龟子等甲虫就特多,大人经常会差遣猴孩子抓一些喂鸡鸭,下的蛋要比平常大。
推门声惊到了章宏。
他翻身坐起。
德明问道:“考得怎么样?”
章宏对他摇摇头,答道:“一中肯定是没戏的。”
“侨中呢?”
章宏轻轻一笑,说道:“要是侨中也没戏,那我爷爷肯定会扒了我的皮。”
德明听得出他很有把握考上侨中,很是高兴。
两人的年纪也就相差几个月,即使自己无缘高中,他也不会有半点嫉妒堂侄子的心理。
“你呢?”
德明怔了一下。
他也轻轻一笑,回答道:“高中肯定是没戏的,但技校瓜肯定是没问题的。”
真实的情况是,即使中考分数再差,只要愿意掏钱,技校瓜是不设门槛的。
这时,金龟子飞到了德明的面前,他只是一抬手,就把金龟子抓在手中。
若是平常时候,他会恼怒地将金龟子摔在地上,免得它乱飞乱撞,让人心烦。但此时,他看着金龟子还没有收进去的翅膀,倒是突发一些感想——他也想拥有一双翅膀,飞到外面的世界。
现实的处境是,他连本县录取分数最低的高中都考不上,只能到技校去延续自己的求学生涯。虽然他对电脑产生了热爱,但那一所名声在外的技校,能不能让他学到他想要的知识,能不能让他顺利拿一张毕业证?
一切都是未知数。
好在,德明很少会让负面的东西,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他把装死的金龟子握在手心,微微激动地说道:“我想好了,到了技校就认认真真学习,学好基础的知识,毕业之后就直接去市里最大的电脑城,先从学徒做起,待到学有所成,再出来自己做点生意……”
循序渐进的一个未来规划,没有半点急躁,这倒是符合德明的性格……
第二天。
一大早,叶德明走出堂侄子房间,第一件事情是把金龟子放飞了。
它的命运由它自己掌握,哪怕最终逃不过进入鸡鸭的肚子,成为下蛋的养分。
为了赶早班车,康宝珠早就煮好早餐,正哼着小曲,收拾着灶台,随即把煤炉封死,调味品也收进了橱柜里。
吃完早餐的叶德明,默默地起身,刷洗碗筷去了。
早餐也就刚刚好两个人的量,没有半点浪费。
勤快的小媳妇,已经把鸡鸭喂了;日出而作的人们,已经到田间地头忙活;老烟鬼的咳嗽声,和附近土狗的吠叫,是吵不醒刚刚结束考试的学子们。
石顶山依旧是石顶山,只是由满山的地瓜变成了茁壮成长的早钟六号。
小溪依旧清澈见底,只是即将换一批猴孩子来这里捉泥鳅。
绿油油的小草和不起眼的野花,努力地点缀着每个角落,只是它们实在是太过平常。
每一条小路,每一间瓦房,每一个面孔,都是再熟悉不过,只是有些人即将离开这个小天地……
母子俩搭乘早班小巴来到卫校附近,拐进一条小路,找到了叶彩娇租住的地方。
房子很是老旧,所以房租非常便宜,卫校和技校有不少的学生在这一片租房子。
康宝珠领着儿子走上二楼,敲开女儿的房门,放下一只处理好的鸭子和几条今早摘下的黄瓜。
她只是交代女儿照顾好弟弟,别让弟弟学坏,接着从兜里取出一些钱,便急匆匆地离开——她要赶着去坐前往石岭县的客车。
叶彩娇早已是一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从卫校毕业,她顺利地进了镇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虽然工资不高,但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
当然了,这其中有堂嫂刘丽萍和村长叶康元的功劳。
她把弟弟安顿在隔壁房间,随后钻进厨房准备,准备炖白鸭汤。
虽然她出生和生活在农村,但她总有办法逃避下地劳作和做家务,就是在上卫校的这两年,她才不得不动手做饭和做家务。
房子的环境和条件,肯定不如家里。
叶德明不在意这些,很快就整理好床铺。
墙角堆着一些书刊和杂志,他翻看了一下,发现里面有不少不适合他这个年纪的读物,就赶紧收到角落里。
他又想起自己对电脑的热爱——他决定趁着暑假,去新华书店买一些有关电脑的书籍,提前学一学,打好基础。
他知道,这是关乎他将来的事情,他必须全力以赴。
他刚想撕掉墙上的一些不堪入目的画报,倒是他姐走了进来,说道:“弟弟,你看着火,我出去一趟。”
说完,她急急忙忙往外走。
德明撕掉墙上的画报,才走出房间,走进厨房。
白鸭汤需要小火慢炖,但那满满的一锅,他都不知道他和他姐要吃几餐,才能消灭掉。
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德明看着煤气灶上跳动的蓝色火苗,内心仿佛有一团火在烧。
从小学到初中,整整八年的时间,他是第一次认真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为自己的人生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阵感慨之后,他看着乱糟糟的厨房,只好动起手来,认真地收拾了一番。
继而是摆放着破旧家具的客厅。
他收拾出不少的啤酒瓶和易拉罐。
他有些疑惑——他的姐姐可是滴酒不沾,怎么客厅里会有这么多的啤酒瓶和易拉罐?
就在这时,他的姐姐回来了,不仅带回了一些猪肉和蔬菜,还带回两个嬉皮笑脸的小青年。
“弟,这是我的两个朋友。你先泡茶招呼着,我去做饭。”
叶德明看着面前两个与他姐年纪相仿的小青年,全然没有半点好感。
晚上,其中一个叫作吕林森的小青年做东,请姐弟俩吃夜宵。
与其说是吃夜宵,还不如说是比拼酒量——几个小青年,围着叶彩娇,三圈下来就喝完一箱啤酒。
叶德明在吕林森的鼓动下,也喝了两瓶啤酒,直到肚子实在是装不下。
后面的几个晚上,吕林森总是以各种借口,把姐弟俩叫出去喝酒、吃夜宵。
到了第六天,叶德明实在是受不了了,早早就去新华书店买回几本有关计算机入门的书籍,在自己的房间里安安静静地自习。
也是这天,他听他姐无意中说起,那个叫作吕林森的小青年,正在追求她。
他对此人,没有半点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