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说:“我……我好像没去刻意构建那个模型。我只是……感觉到了它内部能量流动的‘韵律’,然后让魔力跟着那个感觉走。”
“韵律?”莉娅娜老师眼中精光一闪,她再次抬起手,那团精致的冰晶雪花重新出现,“你能感觉到这个?”
我集中精神,努力去感知。这一次,有了之前的经验,感知变得清晰了不少。那团雪花内部的能量流动,就像一首复杂却和谐的冰之交响乐,每一个符文节点都是一个音符,能量通路则是连接它们的旋律线。
“能……感觉到一点。”我老实回答,“很冰冷,很稳定,像……像无数冰晶在按照固定的节奏生长。”
莉娅娜老师沉默了,她看着我的眼神变得极为复杂,有惊讶,有探究,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能量韵律感知……”她低声自语,仿佛在确认什么,“这是触及魔法本质的天赋,通常只有在高阶魔导士探索自身领域时才会初步显现……你竟然……”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教室里的所有人都明白,我似乎误打误撞,触碰到了某种不得了的东西。
“很好,林逸。”莉娅娜老师终于再次开口,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但看我的目光已然不同,“你找到了一条……或许更适合你的路径。但是,不要骄傲。感知韵律只是第一步,如何精确地掌控和运用这种感知,将其与具体的符文构架相结合,才是真正的难点。你的路,还很长。”
她转向全班,声音提高:“都看到了吗?魔法不是死记硬背!理解它,感受它,与它共鸣!林逸的方法未必适合你们每一个人,但他证明了,跳出框架去思考,才有可能触及魔法的真谛!继续练习!下课之前,我要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寒霜之手’,至少拥有清晰的结构轮廓!”
教室里响起一片哀嚎,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起来的斗志。李金财凑过来,胖脸上满是佩服:“我靠,林逸你小子行啊!怎么感觉到的?教教我!”
我苦笑一下,这该怎么教?难道告诉他,是我的龙伙伴提醒,让我别用眼睛看,要用感觉?
看着手掌上那层蕴含着内在韵律的冰晶,我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感到了更大的压力。莉娅娜老师的话点醒了我,这只是一个开始。利用龙渊带来的独特视角感知到能量韵律,或许是优势,但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控的魔法力量,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潜入黑龙王意识的任务依旧遥远而艰巨,但今天这小小的突破,仿佛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至少,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可能通往更高处的路径。
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但脚下的步伐,似乎变得更加坚定了一些。
掌握了能量韵律感知的门槛,并不意味着就能一蹴而就成为魔法大师。恰恰相反,我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莉娅娜老师似乎将我当成了一个特殊的研究样本和重点“关照”对象。在接下来的魔法实战课上,她不再让我满足于简单地用“寒霜之手”覆盖手掌,而是要求我将这种感知应用到更复杂的魔法中去。
“林逸,用‘冰锥术’。”她站在训练场一侧,声音清晰而冰冷,“但这次,我不要求速度和威力,我要求你控制发射出的每一根冰锥,让它们在击中靶标前,内部能量结构保持至少三秒的‘稳定韵律’。”
我头皮一阵发麻。“冰锥术”比“寒霜之手”复杂何止十倍!不仅要瞬间构建更庞大的能量结构,还要赋予其初速度和穿透力,现在还要在高速飞行中维持内部结构的稳定韵律?
我集中精神,努力回忆着“冰锥术”那更加繁复、尖锐的能量流动感觉。魔力在掌心汇聚,试图勾勒出那带着破空意象的冰冷韵律。然而,动态构建远比静态维持困难得多。
“嗖!”
第一根冰锥歪歪扭扭地射出,在空中飞行了不到一米,内部结构就因为能量冲突而崩溃,“噗”地一声炸成了一团冰雾。
“韵律混乱,节点冲突。”莉娅娜老师的声音毫无感情地响起,“重来。”
“嗖!噗——”
“能量通路断续,结构不稳。重来。”
“嗖……咔……” 这次冰锥直接在半空中碎裂,掉了一地冰渣。
连续失败了十几次,我感觉精神力消耗巨大,额头已经见汗。周围的同学有的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基础练习,有的则偷偷看着我这边,眼神里带着同情和一丝看好戏的意味。李金财更是对我挤眉弄眼,用口型无声地说:“哥们,顶住!”
帽兜里的龙渊似乎也有些烦躁,传来一道意念:“你们人类的魔法真麻烦,我们龙族吐息靠的是本能和力量,哪用这么精细?”
我苦笑,龙族天赋异禀,自然难以理解人类在魔法道路上的艰辛。但正是这种艰辛,才使得每一次突破都弥足珍贵。
深吸一口气,我摒弃杂念,不再急于求成。我回想起莉娅娜老师展示冰晶雪花时那种绝对的稳定和控制力。冰冷、有序、稳定……这才是冰系魔法的核心韵律,无论是静态的“寒霜之手”还是动态的“冰锥术”,其基础都应该是相通的。
我放缓了魔力输出的速度,不再追求瞬间成型,而是像编织一样,一丝一缕地引导魔力,让它们先构筑出冰锥最核心的稳定骨架,然后再附着上赋予速度和锋锐的辅助结构。整个过程中,我的精神高度集中,时刻感受并微调着内部能量的流动,确保那种冰冷的“稳定韵律”贯穿始终。
这个过程比之前慢了很多,但也顺畅了很多。
“嗖——!”
一根晶莹剔透、形状完美的冰锥平稳地射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在它飞行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其内部能量如同精密仪器般稳定运转,带着那种熟悉的冰冷韵律。
“噗!”
冰锥精准地命中了几十米外的木制靶心,深深嵌入其中。更重要的是,在命中前的瞬间,其内部结构依旧稳定!
“成功了!”李金财第一个欢呼起来。
莉娅娜老师走到靶子前,仔细观察着那根冰锥,甚至用手触摸了一下冰锥尾部残留的寒气。她转过身,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赞许。
“维持了三点五秒的稳定韵律,结构完整度百分之八十五。”她报出数据,然后看向我,“算是摸到门槛了。但记住,实战中敌人不会给你这么长的准备时间。下一步,在保证韵律稳定的前提下,缩短构筑时间,提升发射速度和多发控制。”
我松了口气,虽然知道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这种通过感知能量韵律来构筑魔法的方式,虽然初期艰难,但一旦掌握,似乎对魔力的利用效率更高,构筑的魔法也更稳定、更具潜力。
就在我沉浸在魔法修炼的痛与快乐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打破了学院暂时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