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在柏油路面上洒下一片细碎的金斑,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潮湿气息,混着远处早餐摊飘来的豆浆香气,格外清新。何时站在写字楼前的台阶上,双手插在米白色外套的口袋里,指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手机,目光时不时扫向街角——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江生的车还没到。一辆黑色轿车缓缓从街角驶来,车轮碾过路面残留的水洼,溅起细碎的水珠,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小小的弧线。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看着白雾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心里的紧张却像藤蔓一样,悄悄往上爬。
江生从驾驶座下车,黑色的皮鞋踩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嗒”声。他绕到副驾一侧,替她拉开车门,深灰色的风衣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神情比平日多了一分凝重,眼底还带着未消散的疲惫。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只是彼此点了点头,何时先弯腰坐进车内,江生随后回到驾驶座,关上车门的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车子平稳地驶入早高峰的车流中,引擎发出低沉的声响,像在配合着两人此刻的心情。
“你昨晚睡了吗?”江生一边平稳地握着方向盘,目光盯着前方缓慢移动的车流,一边侧头问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
“睡了两小时,中间还醒了一次,总想着今天的见面。”她靠在椅背上,声音有些低哑,眼底的青黑在晨光中格外明显,“你呢?应该也没睡好吧?”
“差不多,回去后又检查了一遍‘透明日’的流程,怕出纰漏。”他笑了笑,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两下,节奏缓慢,像是在缓解紧张,“他约的那家咖啡馆,叫‘时光角落’,我记得我们以前和大学同学聚会时去过一次,就在老城区的巷子里,环境很安静。”
“是吗?我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门口挂着一串铜风铃的那家?”她微微侧头看他,晨光透过车窗落在他的侧脸,柔和了他平时锐利的轮廓,“你猜到是谁了?从昨天开始,你就好像有预感。”
“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有种感觉……这个人,我们认识,而且很熟悉。”他摇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上次他给的设备清单里,提到了一个只有我们大学实验室才用过的冷门参数,外人不可能知道。”
车子驶入主干道,前方的车辆突然排起了长龙,红色的刹车灯在晨光中连成一片,偶尔传来几声急促的喇叭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江生皱了皱眉,迅速调出手机导航,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几下,随即轻声道:“绕道走,前面应该是出事故了,堵死了。”
“绕道?会不会来不及?”她的眉头微微皱起,面露担忧之色,毕竟约定的时间是九点,而现在已经八点半了,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
他似乎看出了她的顾虑,连忙安慰道:“不会的,放心吧。我知道一条小路,从老城区穿过去,比主干道近很多,应该能准时到的。”说着,他伸手在地图上指出一条用虚线标注的小巷,语气坚定而自信。
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小巷在地图上显得颇为狭窄,但确实比主干道要短一些。犹豫片刻后,她还是选择相信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车子缓缓驶入旁边一条狭窄的支路,道路两旁是一排排低矮的老房子,墙壁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宛如绿色的瀑布一般垂落下来。偶尔有老人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手中轻轻摇着蒲扇,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
街边的早餐摊也开始忙碌起来,白色的热气从蒸笼里袅袅升起,油条的香气和豆浆的甜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不禁垂涎欲滴。路上的行人裹着厚厚的围巾,脚步匆匆地走向地铁站,仿佛都在赶着去赴一场重要的约会。
她的目光被车窗外的景象所吸引,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然而,当她低头看到包里那份打印好的项目最新数据时,心中的疑惑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个神秘人,究竟是谁呢?他为何要约她在这个时间见面?又为何选择如此偏僻的地点?无数个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愈发感到好奇和不安。
“你紧张吗?”江生的声音突然在安静的车厢里响起,仿佛打破了一层无形的屏障。他的目光从前方的路面上移开,短暂地落在她身上,那是一种带着询问和关切的眼神。
她微微一怔,似乎没有预料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开口。她抬起头,与他的目光交汇,嘴角轻轻扬起,露出了一丝浅笑。那笑容中既有一丝期待,也有一点淡淡的不安。
“有一点吧。”她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些许犹豫。“我既想知道他是谁,又有点害怕……害怕答案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样。”
江生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的感受。他的眼神重新回到前方的路面上,但手指却悄悄地放慢了敲击方向盘的节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车厢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安静起来,只有引擎的声音和窗外偶尔传来的人声,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这种安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却也给了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
车子最终停在咖啡馆后巷的一处空地,地面上还残留着雨水的痕迹,倒映着头顶的蓝天白云。两人下车,江生顺手替她拉了拉被风吹乱的围巾,动作自然又温柔。他们沿着窄窄的小巷往前走,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干净,两旁的墙面上画着彩色的涂鸦,充满了生活气息。走到巷口,抬头便看见“时光角落”的木质招牌,在晨光中泛着暖黄的光,门口挂着的铜风铃被风吹得轻轻摇晃,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响声,和记忆里的样子一模一样。
他们推开玻璃门,门上的风铃再次响起,像是在欢迎久违的客人。空气中飘着浓郁的咖啡豆香气,混合着淡淡的蛋糕甜味,温暖又治愈。靠窗的位置坐着几位客人,有的在低头看书,有的在小声交谈,角落里也有两三人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何时扫视了一圈,没有发现看起来“特别”的人,心里的紧张又多了几分。
“他还没来?”她低声问江生,手指轻轻攥住了包带。
“应该到了,他不是会迟到的人。”江生环顾四周,目光在每个座位上短暂停留,忽然眼神一顿,脚步慢了下来,目光定格在角落靠窗的位置。
她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角落里,一个男人正低头翻着一本泛黄的旧书,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毛衣,袖口有些磨损,头发略微凌乱,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部分额头,但那双眉眼,却透着一股熟悉的感觉,让她心头一震。
江生迈步走过去,脚步有些迟疑,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陈默?”
那人抬起头,原本平静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随即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眼角的细纹在晨光中格外明显:“阿生,好久不见,你终于来了。”
何时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泛起巨大的惊讶——陈默,江生的大学室友,也是当年一起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队友,毕业后听说去了国外深造,后来就断了联系。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一次次在暗中帮助他们的神秘人,竟然是他。
“你怎么会在这里?这些日子,帮我们的人……真的是你?”江生在桌前坐下,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也带着几分激动——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这位老友了。
“我去年就回国了,一直在做行业观察,也一直在关注你。”陈默合上书,将书放在桌角,那是一本《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封皮已经有些破旧,显然是经常翻阅,“你和何时做的这个项目,我跟踪了很久,是我见过近几年最有潜力的技术方向,解决了很多中小企业的痛点。而且……”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何时,眼神里带着真诚的认可,“你们做事的态度,值得被信任——不炒作概念,不回避问题,踏踏实实做产品,这在现在的行业里太难得了。”
她微微一怔,随即轻轻点头,心里的疑惑终于解开,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感动:“谢谢你,陈默。如果不是你,我们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尤其是上次的资金和这次的技术建议,帮了我们大忙。”
“别谢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他摆摆手,拿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语气轻松了些,“其实我早就想联系你们了,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怕打扰你们的节奏,也怕你们觉得我多管闲事。”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咖啡杯里的热气缓缓升腾,在空气中形成一圈圈模糊的白雾,将三人的身影笼罩在温暖的氛围里。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偶尔有飞鸟掠过,留下一道短暂的影子。
“以后……还会帮我们吗?”江生忽然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有这位技术过硬、又了解行业的老友在,他们无疑多了一份底气。
“如果你们需要,我随时都在。”陈默看着他,眼神里多了一丝认真,“但说实话,你们已经足够强大了——从应对盛天的打压,到策划‘透明日’,再到解决这次的技术瓶颈,你们展现出的韧性和能力,比我预期的还要好。接下来的路,你们自己走,也能走得很稳。”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木质桌面上,映出三个人的影子,紧紧靠在一起。门口的风铃被风吹得轻轻作响,“叮铃叮铃”的声音,像是在为这一刻的重逢和平静做注脚,也像是在为他们的未来送上祝福。
“我还有事,要先走了。”陈默站起身,将书放进黑色的背包里,拉链拉到一半时,又停顿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
“等等。”江生伸手拦住他,语气带着坚持,“你住哪儿?回国后一直没联系,这次不能再断了消息。”
他迟疑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简单的白色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串电话号码,没有公司,没有职位,他轻轻将名片放在桌上:“我现在还没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处跑。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行业资源,只要我能帮上忙。”
江生接过名片,指尖轻轻捏着纸片,像是握住了一份珍贵的情谊,他用力点了点头:“好,我们一定会联系你。下次见面,我们好好聚聚,聊聊大学时候的事。”
何时看着那张简单的名片,心里有些复杂——有重逢的喜悦,有被帮助的感激,还有对未来的期待。她轻声说:“保重,陈默。谢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
“你们也是,好好做项目,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陈默笑了笑,转身走向门口,深蓝色的毛衣在晨光中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巷口的拐角处,只留下一个温暖的背影。
江生低头看着名片,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和底气。他抬头看向何时,嘴角扬起一抹轻松的笑容:“走吧,我们回去,还有很多事要准备,‘透明日’就快到了。”
她点头,两人一起走出咖啡馆,晨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得让人安心。街道上的车流渐渐变得顺畅,行人的脸上带着清晨的活力,新的一天,正在充满希望地开始。
门口的铜风铃在他们身后轻轻摇晃,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响声,像是在诉说着重逢的喜悦,也像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奏响一首充满力量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