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玉拖长声音:“六倍——”
“行行行。好好好。姑奶奶。九千匹布帛。但是我明天就要,而且要直接送到内侍省。不然的话,陛下砍了我的脑袋,可没有人兑现这个六倍了。”常喜几乎要跪在李泽玉面前了,一叠连声答应。
李泽玉道:“没问题。您还可以精确到什么时辰。”
一咬牙一跺脚,半赌气半报复,常喜道:“未时二刻之前!我在内侍省门口,纯金交付。童叟无欺!”
李泽玉道:“银饼子吧,五十两一个。足银。”
常喜哭丧着脸:“姑奶奶,不怕外扬丑事了。这些布帛是要给老的南宁郡王告老还乡用的。外面还捎带着银子。所以内侍省的银饼子,现在不够用。金子和珍珠还好点。”
李泽玉也不为难他:“行啊。就这么定了。”
她命人拿来纸笔,写了字据,一式两份,首先自己摁了手指摸。朝着常喜努了努嘴。常喜也没想到她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做事行云流水,老练得像个老江湖。哭丧着脸也摁了手指摸,嘟嘟哝哝:“现在的年轻女子,越发的利害了……”
……
送走了两个不速之客。
李诚留下李泽玉,道:“我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但如今姐姐的婚事在即。你最好低调些。不要再搞出朝廷命官往家里跑的事了。”
说完,话锋一转,“刚才没有吓到你吧?”
语气和缓,真情毕露。
李泽玉看在眼内,噗嗤一笑。上前去拉住了李诚的衣袖,撒娇道:“对不起,玉儿让父亲担心了。实在是天降横财,送上门的大生意。父亲不要介意啦……”
她一撒娇,李诚哪里还有火气,笑着摸着肚皮道:“好了。好了。不罚你了。爹爹也知道那是生意,这些日子南宁郡王府的事……京城里长了耳朵眼睛的,都知道。南宁郡王这次是被自家老婆儿子剪掉羽翼了。呵呵。那个顾蕴桥也是天真,以为离了封地,拔掉了牙齿的老虎,还能耍威风?”
咦?!李泽玉支棱起了耳朵!
李诚话锋又转:“但爹爹真不是开玩笑的啊!怎么着都好,不许招惹到家里来!今天幸而有我回来兜住了。不然的话,传到外面去,被有心人抓住了把柄,往东宫身上再扯扯。哼哼,你别说嫁不出去,就算要学你姨娘进家庙清修,也不能了!”
耳提面命的,一顿叨叨,李泽玉耐心听着。
……
小插曲不值一提,次日,李泽玉和李泽佳卯时即起,亲自分头到玉河仓库和南市仓库压阵。
李泽玉对李泽佳道:“车马都是临时雇来的,最怕的,不过是偷奸耍滑。只需要每十个车子编成一个小队,立一个小队长。我们只管问小队长报结果就好了。另也写了条子给京兆尹,沿途有便装衙役看着。有人偷龙转凤的话,衙役会立刻发现。因都是皇城内要的东西,也就只此一回,以威吓为主,事后足银支付,就够了。切勿以仁德做事。不然的话,是无法做完的。”
最后一句,是针对李泽佳的老毛病来的。听得李泽佳骇然无比:“玉儿,你就跟我肚子里的蛔虫似的。怎么知道我打算跟跟他们动之以情理?”
李泽玉瞧了一眼自己的足尖,笑道:“用脚指头想的。”
李泽佳知道她开玩笑,笑着啐了她一口。
但,看到平日娇懒的妹妹,此刻换了人似的,做事果决,思路清晰,李泽佳暗暗自愧不如。
李泽玉道:“然后到了午时末,我们在六部巷巷口汇合,一起去内侍省去。”
“去干什么?”
“去要钱啊!”
于是这一天,天还没亮,秋寒露重,城里好几处地方,忙得一派热火朝天!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仓库内,光着膀子的力工们异口同声哼着同样的歌,脚顶脚,手接手,人力传送,一批批布帛如同流水般,滔滔不绝往各个车里去。
也是神奇,二姑娘教导的这首小调,听一遍就会唱,调调还上头得很。
百八十人一块哼起来,手里的动作也不由自主变得协同一致。
这么多人分成六七条队列传送货物,没有一处出错的。
一小股一小股的队伍,以一炷香时份为间隔出发。
于是车队之间也异常有序,畅顺无阻!俨然是蚂蚁搬动千斤大象,蜿蜒不息,不光是内侍省众人一扫连日愁云,就连朝廷内外,准备上大朝的文武百官,外门侍卫,内廷宫人,但凡亲眼目睹,没有不瞪圆了眼睛,拜伏不已!!
太极殿外,康景善从小轿上下来,正好跟蓝徽打了个照面。
蓝徽主动说:“今天大家下朝都好早,正好看了个热闹。殿下想要看真切些么?”
康景善笑道:“少师,可真的是想到一起去了,孤也正想要约少师找个地方看热闹呢。”
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六部巷巷口的八仙楼了。又幸而来得早,对窗雅阁尚有一间空余。蓝徽大笔银子下去,周围安安静静的,就连上菜的都成了他们自己人。
看着河流一般奔涌不息的马车队伍。康景善盯着看,半天不吱声。
“殿下,是不是在想东南运粮支援剿灭水贼一事?”蓝徽的视线,从街面上,转移到康景善身上。康景善果然点了点头:“船运和车运,应当可以有所借鉴。这种稀奇古怪的法子,孤猜,多半是李泽玉的想法。”
蓝徽道:“姐妹两人,同父异母,性子也是大为不同。如果是李泽佳,怕是根本没有胆子接下这笔大单子。”
康景善微笑:“还是少师想得周全,借用了南宁郡王府自己内部不和闹着亲子灭父的矛盾,叫内侍省有了机会,名正言顺的送一大笔钱给国公府。解决了他们预备嫁妆,钱款不继的燃眉之急。更妙的是,不漏丝毫痕迹,满朝上下,最刁钻的言官都挑不出错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