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炽眼睛突然一亮,凑到陈知行和李泽川旁边嘀嘀咕咕:
“哎,我说,苏想这体力看来能扛得住更大强度的训练!
要不晚上再加练一轮算法推导?”
陈知行微微皱眉,看了一眼苏想:
“强度需要合理,过度疲劳会影响效率。”
李泽川却摸着下巴,邪笑道:
“我看行!
体力好是优势,得利用起来。
晚上我那边还有几个极限边界案例没调通,正好让她试试。”
苏想:“……”
她忽然觉得体力好也不是什么绝对的好事了。
特训进入第五天,高强度、填鸭式的学习让苏想几乎脱了一层皮。
每天睡眠时间被压缩到不足五小时,脑子里塞满了各种算法、代码、硬件知识,三个男生的轮番轰炸让她应接不暇。
陈知行的教学严谨系统,框架清晰,但信息量巨大,要求极高!
常常一个问题追问到底,让基础不牢的苏想冷汗直流,感觉自己的知识漏洞像筛子一样多。
周炽的教学天马行空!
充满跳跃性的灵感和生动的比喻,有时能让苏想豁然开朗,但有时过于跳跃,让她跟不上天才的思维,听得云里雾里。
李泽川的教学最“野”!
全是实战技巧和“歪门邪道”的优化狠活!
怎么省内存怎么来。
怎么压速度怎么搞。
虽然实用,但往往缺乏理论支撑,让习惯了陈知行严谨风格的苏想一时难以消化吸收。
三个人教法不同,侧重点也不同,都觉得自己教的东西最重要,暗中较劲,都想占据苏想更多的培训时间。
这天晚上,又是深夜。
实验室里只剩下苏想和陈知行。
她正在艰难地理解一个复杂的动态规划优化问题,陈知行坐在她旁边,用笔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推导。
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握着笔的姿态稳定而好看。
讲解的声音低沉平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苏想努力集中精神,却偶尔还是会被他近在咫尺的呼吸和身上淡淡的清冽气息扰乱心神。
“这里,状态转移方程的理解是关键。”
他侧过头来看她,灯光在他的眼镜片上反射出柔和的光晕,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
“你明白了吗?”
苏想的心跳忽然有些快,她下意识地点头,其实还有点懵懂!
陈知行静静看了她两秒,忽然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轻得几乎听不见。
他放下笔,声音放缓了些:
“如果不明白,可以告诉我。不用急着点头。”
苏想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有一种被看穿的心虚和窘迫。
“我……”她张了张嘴,刚想坦白自己确实没太懂。
实验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周炽探进头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扬了扬手里的饭盒:
“嘿!就知道你们还在!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当夜宵……咦?”
他的目光在苏想泛红的脸颊和陈知行罕见的近距离姿态上扫过……
苏想的脸更红了,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桌上的草稿纸。
陈知行面色如常地推了推眼镜,看向周炽手里的饭盒:
“来得正好。
她需要休息一下补充体力。”
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实验事实。
周炽把饭盒往桌上一放,大大咧咧地拉过椅子坐下,拿起一个肉饼就塞给苏想:
“赶紧吃!吃饱了才有力气接着学。”
然后自己又拿起一个,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对陈知行说:
“老陈,不是我说你,你这理论讲得太深奥了,还是让我来吧!”
周炽接棒!继续讲解一个核心算法的推导过程。
但他讲着讲着,又开始发散思维,用各种奇妙的比喻试图让苏想“感受”算法的精髓。
“……所以你看,这个收敛过程就像煮开水!
一开始泡泡咕嘟咕嘟乱冒(数据噪声),加热到一定温度(迭代次数),突然就嗡的一声,全都变成整齐的水蒸气(稳定收敛)了!懂了没?”
周炽眼睛发亮地看着苏想。
苏想努力地想把他抽象的比喻和冰冷的数学公式联系起来,脑子却像一团浆糊,只能茫然地点头。
一旁的陈知行忍不住皱眉,出声打断:
“周炽,收敛性的证明需要严格的数学定义和不等式推导,不是煮开水。
你这样讲,她无法应对答辩时的理论追问。”
周炽不服气:
“老陈你太死板了!先感受精髓,再啃公式不行吗?
我觉得苏想更需要的是这种直觉性的理解!你的那些定理推导太枯燥了,她都听困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直觉无法代替严谨。”
陈知行语气平淡却坚定。
“嘿!我的方法怎么就不行了?
上次那个双通道的思路不就是靠直觉?”
“那是在已有大量实践和观察基础上的灵感迸发,并非无源之水。
而现在需要的是扎实……”
李泽川不知何时也晃了进来,显然是闻到香味过来的。
他毫不客气地拿起最后一个肉饼,嗤笑一声:
“吵什么吵?有时间吵架不如多教点实在的。
苏想,别理他们,来,看我这个内存池的骚操作,保证你决赛用得上,秒杀一片……”
三个人竟然为了谁的培训方法更有效、谁该占用更多时间而争执起来。
苏想夹在中间,看着三位大神为了她这个“学渣”争论不休,又是感动又是无措!
还有巨大的压力——她如果学不好,真的对不起他们任何一个人的付出!
最后,还是陈知行以队长的权威强行镇压,重新排了一个更细致、每人优势科目时间段严格区分的计划表,争吵才暂时平息。
傍晚,疲惫不堪的苏想独自一人回到女生宿舍楼。
就在她拿出钥匙准备开门时,发现门缝底下塞着一个白色的信封。
没有署名,没有邮票。
她心中一凛,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横格纸,上面用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字拼贴成一句话:
“再怎么补课也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水货永远变不成真天才!”
冰冷的字句,像淬了毒的匕首,精准地捅在苏想最敏感、最恐惧的心窝上。
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手指冰凉,捏着那封信微微颤抖。
是谁? 是孙薇薇她们?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