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省政府常务会议结束的同时,关于要搞全省足球联赛的消息,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了省直机关和九个地级市的官场。
反应,各不相同。
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又比较喜欢搞新事物的清河市,市长冯志军接到消息后,立刻召集分管副市长和体育局局长开会。
这是个机会!冯志军显得有些兴奋,袁省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得这么旺,我们清河市必须争当排头兵!要搞就搞好!要拿出我们清河的精神面貌来!
他转向体育局局长:老李,你马上组织人手,在全市范围内选拔球员!不要局限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社区都要覆盖到!我们要组建一支真正能代表清河水平的队伍!
又对分管财政的副市长说:钱不是问题,市里财政挤一挤,支持球队!训练场地、装备、营养保障都要到位!
最后对宣传部长吩咐:要借此机会,好好宣传一下我们清河的城市形象!制作宣传片,搞预热活动,把气氛炒起来!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借此机会在省领导面前露脸了。
而以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陈旧、观念也相对保守的老工业城市长平市,则是另一番光景。
市长陈广厚看着电话记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搞足球联赛?还是全省的?袁省长这是唱的哪一出?他对着过来汇报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抱怨,咱们市里今年下岗安置的压力这么大,几家大厂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闲心闲钱去搞这个?这不是瞎折腾吗?
他叹了口气,唉,上头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让体育局和老李(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看着办吧,应付过去就行了,别搞太大动静,也别花什么钱。他的态度很明显:消极应付,凑数就行。
而有的地方,则动起了歪心思。例如,经济水平中等但向来喜欢钻营取巧的南州市。
市长王宏业和体育局局长赵德武在办公室里密谋。
老王,这事儿......袁省长看来是动真格的了。赵德汉有些担忧。
王宏业眯着眼,吐了个烟圈:动真格?动真格也得有成绩才行。咱们南州的足球底子你知道,业余的都挑不出几个像样的。真要按规矩来,上去就是被清河、湖西那些地方血洗的命,多丢人?
那您的意思是?
想想办法嘛。王宏业压低了声音,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那个球员资格,不是说只要没在足协注册过就行吗?咱们市体校以前那批孩子,好多练了几年没踢出来,也就没注册,但底子比普通人强多了吧?找找关系,联系一下,让他们回来代表市里出战。名字......想办法稍微处理一下,问题不大。只要成绩好了,面子有了,谁还细查这个?他打着如意算盘,到时候咱们南州队一鸣惊人,你我这脸上也有光不是?
赵德武有些犹豫:这......能行吗?听说袁省长要求很严......
怕什么?王宏业不以为然,天高皇帝远,只要我们自己人不捅出去,谁知道?九个地市,说不定别人也这么干呢!动作干净点就行。
类似的对话,在另外几个地市以不同的形式上演着。观望、积极、消极、企图舞弊......九种不同的心态,预示着这项刚刚诞生的政策,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