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到办公室不久,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市委书记田诺的秘书打来的,语气客气而简洁:“袁副市长,田书记请您现在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袁天心中一动,立刻起身:“好,我马上过去。”
市委书记田诺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端,更为宽敞肃穆。
田诺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而沉稳。他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袁天同志。”
袁天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刚才的常务会,火药味不小啊。”田诺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袁天坦然道:“钟市长对工作要求严格,对重大项目审慎是应该的。不过磐石项目的土地问题,确实存在一些人为设置的障碍,影响了进度。我已经安排下去,会尽快理清。”
田诺微微颔首,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嗯。你引进的这几个项目,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省里领导都关注着。是赤阳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棋子。要排除干扰,确保落地见效。”
他顿了顿,目光如实质般落在袁天脸上,“但是,树大招风。钟晓亮同志在市里工作多年,根基深厚,行事风格……你也体会到了。
记住,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行得正,坐得直。工作要抓,程序要严,自身更要干净。不要授人以柄。”
这话语重心长,既是支持,也是提醒,更隐晦地点明了钟晓亮在赤阳盘根错节的势力。袁天肃然道:“田书记放心,我明白。一切工作都经得起检验。”
“那就好。”田诺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放手去干,市委是你的后盾。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随时来找我。”
从田诺办公室出来,袁天心中那份被钟晓亮激起的怒意已经沉淀下去,转化为更加冷静的斗志。
田诺有限但明确的支持,是他在这暗流汹涌的赤阳市府立足的重要支点。
接下来的日子,袁天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
他亲自坐镇,协调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以无可辩驳的前期文件和会议纪要,硬生生将磐石项目那块“卡脖子”的土地证给催办了下来。
工地上,打桩机再次发出沉闷有力的轰鸣,巨大的塔吊舒展着钢铁臂膀。
磐石集团的项目经理握着袁天的手,感慨道:“袁市长,要不是您,我们这厂房怕是年底都立不起来。”
然而,这仅仅是风暴来临前短暂的平静。钟晓亮派系的打压,并未因土地证的解决而停止,反而变得更加隐蔽和凌厉。
先是环保局。局长钱开亲自带队,以“响应群众对重大项目环保问题的关切”为由,对磐石集团项目工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突击驻点检查”。
检查组人员众多,阵仗极大,每天早出晚归,拿着厚厚的检查清单,从施工扬尘覆盖、污水沉淀池设置、到夜间施工噪音分贝,事无巨细,吹毛求疵。
一张张整改通知单雪片般飞到项目部和袁天的案头。整改项目林林总总,有些要求近乎苛刻,比如要求土方作业区必须达到“路面无浮尘”的标准,这在施工高峰期几乎不可能实现。
磐石的项目经理急得嘴角起泡,向袁天诉苦:“袁市长,我们所有环保设施都是按最高标准配套的,甚至比环评批复的要求还高!他们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啊!工期耽误不起啊!”
袁天看着桌上一叠整改通知,眼神冰冷。他直接拨通了钱开的电话,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钱局长,环保高标准严要求,我完全赞同。
磐石项目的环保投入和措施,在全市都是标杆。你们检查发现的问题,只要是合理的,我们立行立改。
但有些要求,比如土方作业区‘路面无浮尘’,在连续作业条件下,是否超出了技术规程的合理范围?
请钱局长提供一下具体的执行标准依据。另外,整改期限也请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既要环保,也要发展,这个度,需要环保局的专业把握。”
电话那头,钱开打着哈哈:“哎呀,袁市长,我们也是依法依规办事嘛,标准肯定是有的,回头我让下面人整理一份给您送过去。至于期限…我们也是为了项目好,督促他们尽快达到最好状态嘛…” 话语圆滑,推诿之意明显。
袁天没有再纠缠,挂了电话。他转头对一脸忧色的姜如烟吩咐:“通知磐石,所有整改要求,书面回复,逐条说明情况,提供佐证材料。
该整改的立刻整改,整改过程和结果,全程录像留档。同时,把他们项目从环评、设计、施工到目前的所有环保资料,全部整理一份最完整的副本给我。”
“是,袁市长。”姜如烟立刻记录,随即又低声道,“另外,袁市长,我注意到一个情况。环保局这次检查组的成员里,除了他们局里的骨干,还有两个人,据说是从省里某环保研究机构‘借调’来的专家,但身份有点模糊。而且,带队的钱局长,这几天晚上……频繁出现在‘碧海云天’会所。”
她声音压得很低,但信息关键。“碧海云天”是赤阳有名的顶级私人会所,消费极高。
袁天眼神一凝。借调的“专家”?频繁出入高档会所?这绝不仅仅是工作认真那么简单了。
他深深看了姜如烟一眼,这个秘书的信息敏锐度和判断力,再次让他感到可靠。“知道了。继续留意,注意方式。”他沉声道。
环保的硝烟未散,审计的浪潮又至。市审计局派出专项审计组,进驻负责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城投公司,名义是对产业园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例行审计”。
但审计组的工作重点,却明显偏向了磐石集团等几个袁天引进项目所涉及的配套工程款项支付流程、招标程序等环节。
审计组组长姓吴,是个面容刻板的中年人,带着厚厚的眼镜,看人的目光总像是在审视账目上的一个可疑数字。
审计组要求调阅的资料浩如烟海,时间跨度长,细节要求近乎苛刻。城投公司负责对接的人疲于奔命。
审计组的一位年轻成员,在连续加班核对一份早已归档的招标文件时,忍不住私下向袁天这边一位熟悉的干部抱怨:“吴组长跟魔怔了一样,非要我们找出磐石项目那个变压器采购招标里‘可能存在的围标串标线索’,都查了三遍了,所有流程清清楚楚,供应商资质、报价、评审记录一点问题没有…这不明摆着…”
消息传到袁天耳中,他冷笑一声。钟晓亮这是双管齐下,想从“环保违规”和“经济问题”两个方向同时撕开口子。
他指示城投公司:“全力配合审计工作,他们要什么资料就给什么资料,但要确保提供的每一份文件都真实、完整、可追溯。所有招标过程,如有录像记录的,也一并提供。记住,我们经得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