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随着人流走出礼堂大门,深秋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雨后泥土和草木的微腥,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适应着外面强烈的光线。
就在他刚走下礼堂前那几级光洁的大理石台阶时,一个身影几乎是贴着人流边缘,敏捷地挤到了他的侧前方,恰到好处地挡住了他半步的去路。
“袁市长!”来人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刻意压低的恭敬,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袁天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对方脸上。是省财政厅的副厅长,郑明。
几个月前,袁天为了推动京州市几个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项扶持基金落地,曾亲自带着详尽的报告和规划方案去财政厅协调。
当时,就是这位郑副厅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慢条斯理地翻着报告,眉头微蹙,用那种惯常的、带着点为难又带着点优越感的腔调说:“袁市长啊,不是我们财政不支持,实在是盘子紧啊。您也知道,省里重点保障的都是大项目、大工程。您这个……
创新是好,但风险也大嘛,效益短期内也难以量化。要不……再等等?等明年预算盘子宽裕点,我们再仔细研究研究?”
那杯放在袁天手边的热茶,从滚烫放到冰凉,郑明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最终以“需要上会讨论”为由搁置了。
此刻,郑明脸上哪里还有半分当时的矜持与为难。
他微微躬着身,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因为过于用力而显得有些僵硬,额角甚至在微凉的空气中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手里紧紧捏着一个深蓝色的硬质文件夹,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袁市长,您留步,留步!”郑明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讨好的热切,“您上次提的那个,关于支持京州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方案,我们厅里高度重视,连夜组织了专题研究,认为方案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动能的最新指示精神!”
他语速飞快,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打开了文件夹,里面是厚厚一叠打印整齐的文件,首页鲜红的“特急”字样和醒目的财政厅大红印章赫然在目。
“您看,批文已经下来了!特事特办!额度还比您当初申请的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厅里一致认为,京州作为省会,这个试点具有全省标杆意义,必须全力保障!
资金三天内一定拨付到市财政专户!后续有任何需求,您随时指示,我们财政厅绝对一路绿灯!”
袁天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那份批文,又落回郑明那张堆满笑容、甚至带着点谄媚的脸上。
他没有立刻伸手去接,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声音平淡:“效率很高。郑厅长费心了。”
这平淡的回应,却让郑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仿佛得到了莫大的肯定,腰弯得更低了些:“应该的,应该的!为京州发展服务,就是为全省大局服务嘛!袁市长您高瞻远瞩,我们就是跑跑腿,落实落实!”
袁天这才伸出手,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文件夹。指尖触碰到冰凉的塑料封皮时,他能感觉到郑明的手似乎微微抖了一下。
郑明如蒙大赦,又连声说了几句“随时听候指示”,才侧身让开道路,目送着袁天离开。直到袁天的背影汇入前方的人流,郑明才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抬手抹了一把额角的汗,感觉后背的衬衫都有些湿了。
刚才那短暂的几秒钟,压力竟比面对审计署还要大。他清楚地记得,龙培倒台的消息正式公布那天,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反复回想自己过去在龙培那条线上有没有留下什么致命的把柄,尤其是对袁天……那份被自己压下的基金方案,此刻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剑。
今天这份特批文件,是他主动请缨、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动用了一些非常规程序才火速办下来的。
这不仅仅是一份批文,更是他郑明投向新格局的投名状。
袁天拿着文件夹,步伐沉稳地走向停在省委大院指定区域的黑色公务轿车。
司机早已下车,恭敬地拉开了后座车门。就在袁天弯腰准备上车时,另一个身影又快步追了上来。
“袁市长!请稍等!”
袁天动作一顿,直起身。来人是省发改委分管投资项目的副主任,周立华。
一个多月前,袁天为了京州“环湖经济带”的整体规划方案能纳入省重点盘子,亲自带队去发改委汇报。
当时,这位周副主任坐在会议桌对面,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手里把玩着一支笔,听完汇报后,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为难和不以为然的表情。
“袁市长,想法是好的。”周立华当时慢悠悠地说,语气带着点指点江山的味道,“不过,您这摊子是不是铺得有点大了?环湖开发,涉及面太广,拆迁、生态、资金……哪一个不是硬骨头?
省里的重点资源,还是要集中投向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能快速拉动Gdp的大项目。您这个规划,立意很高,但落地周期太长,风险不可控啊。
我个人建议,还是先放一放,或者把规模压缩一下,搞个试点看看效果再说?” 那场汇报会最终无疾而终,规划被以“需进一步论证完善”为由束之高阁。
此刻的周立华,脸上哪里还有半分当时的矜持和质疑。他笑容可掬,甚至带着点刻意的亲近,手里同样拿着一个文件袋。
“袁市长,好消息!”周立华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急于表功的兴奋,“您那个环湖经济带的整体规划,我们委里组织了顶尖专家团队进行了三轮深入论证!
结论非常明确:战略意义重大,规划方案成熟,完全具备纳入省级重大战略项目的条件!胡省长在今天的省委常委会上也特别点了这个项目,要求尽快推动落地!”
他一边说一边把文件袋递过来,语速比郑明还要快:“所有前期立项手续,我们发改委牵头,特事特办,全部打通了!绿色通道!省重点项目的牌子,已经正式挂上了!
您看,这是批文和项目代码!随时可以启动!需要省里协调的任何资源,您一句话,我们发改委责无旁贷!这可是咱们汉东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啊,袁市长您真是高瞻远瞩!”
袁天接过文件袋,指尖能感受到牛皮纸的粗糙纹理。他依旧只是点了点头,语气平淡:“辛苦了,周主任。效率值得肯定。”
“不辛苦!应该的!”周立华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跟着袁市长干工作,有方向,有劲头!我们就是服务保障!”
看着袁天的车平稳驶离省委大院,汇入街道的车流,周立华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心悸的表情。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颈。龙培倒台后,关于袁天在“那件事”中扮演了何种关键角色的各种版本传言,在省直机关的小圈子里私下流传得沸沸扬扬,每一个版本都指向这个年轻副市长背后深不可测的能量。
周立华庆幸自己当初只是“建议搁置”,没有说出更过分的话,也没有在龙培授意下给袁天使过实质性的绊子。
这份火速办下来的批文,是他周立华主动出击、连夜组织专家、甚至顶住了委内某些残留“旧势力”的质疑才抢出来的。
这是他的投名状,也是他给自己买的保险。他望着车子消失的方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位年轻的袁市长,经此一役,在京州、在汉东,已是真正的潜龙在渊,无人敢再轻撄其锋。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返回京州市政府的路上。深秋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在袁天手中的两份文件上投下跳跃的光斑。特批的基金,重点项目的牌子……
这些曾经需要他耗费大量心力去争取、去博弈的东西,如今竟如此轻易地送到了他的手上。
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几乎看不见的弧度,那不是得意,更像是一种冰冷的、洞悉世情的了然。权力的游戏,向来如此现实而残酷。
龙培的轰然倒塌,不仅清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更像是在汉东这片权力的丛林里,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他袁天的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意志和力量,已经清晰地烙印在了这片丛林每一个生存者的意识深处。敬畏,是这片丛林最基础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