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忠回来将拓跋宏召见他的事全都说了,而且信一封也没送出去,都被拓跋宏烧了,还说我这是小孩子把戏。我听了也没多大反应,只要目的达到了就行。但蜀王妃却不这么想,当她得知自己二叔被砍头,全家被抄家,还晕倒了,醒来后又大哭不止,我寻思杨廷仪以前应该对蜀王妃也不错吧,可惜了。”——李华《世子升职记》
傍晚时分,李华刚用过晚膳,正坐在书房中品茶消食,就见内侍栗嵩带着几个小太监,神神秘秘地抬了三个沉甸甸的大箱子进来。
李华挑了挑眉,放下茶盏,颇有兴致地问道:“哦?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
栗嵩故意卖了个关子,弯着腰笑道:“殿下您圣明,不妨猜猜看?”
李华随口猜道:“莫非是金银财货?或是名家字画?”
栗嵩立刻上前,手脚利落地将左右两个箱子打开,只见一箱是码放整齐、金光灿灿的金锭,另一箱则是卷轴精美的古画和珍玩。他连声称赞:“殿下真是料事如神!正是这些!”
李华走近看了看,东西确实都是上品,价值不菲。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中间那个盖得最严实的箱子上,兴趣更浓了:“那这最后一个箱子里,又是什么稀罕物?”
栗嵩见吊足了胃口,也不敢再卖关子,嘿嘿一笑,躬身将最后一个箱子的盖子缓缓掀开。
李华好奇地探头往里一瞧,不由得愣住了——箱子里哪是什么物件,赫然蜷缩着一个活色生香、娇滴滴的美人!
那女子约莫二八年华,肌肤胜雪,眉眼如画,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裙,更衬得人比花娇。她显然在箱子里憋闷久了,小脸泛着不正常的红晕,眼神怯怯的,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见李华看过来,她慌忙想要站起身行礼,可因为蜷缩太久,双腿早已麻木,刚一动弹便娇呼一声,身子一软,眼看就要摔出箱子。
李华眼疾手快,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她。入手处只觉臂膀纤细,柔弱无骨,一股淡淡的馨香也随之传入鼻息。
“姑娘是哪家的?怎会在此?”李华扶她站稳,松开手,蹙眉问道,语气中带着疑惑。
那女子惊魂未定,脸颊绯红,低着头不敢看李华,声如蚊蚋:“小、小女……是玉京吴……”
一旁的栗嵩见状,赶紧上前一步,不敢隐瞒,低声禀报道:“殿下,此女是玉京工部吴大人家的嫡出小姐,名唤吴清莲。吴大人……特意送来,说是……说是伺候殿下起居,以表忠心。”
李华听完,沉默了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他看了看眼前这位娇柔的官家小姐,又瞥了一眼那两箱黄白之物和珍玩,心中已然明了。这哪里是表忠心,分明是看准了他即将飞黄腾达,提前下注,不惜将嫡女都当作礼物送来攀附。
他心中莫名地生出一丝烦躁,这种将人当作货物般送来送去的行为,让他很不舒服,尽管在这个时代司空见惯。
“栗嵩,”李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将这位吴小姐,连同这两箱东西,都原封不动地送回去。”
栗嵩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愣了一下,试图劝说道:“殿下,这……吴大人也是一片心意,而且吴小姐她……”
话未说完,就被李华一个冰冷的眼神瞪了回去。那眼神锐利如刀,让栗嵩瞬间噤声,冷汗差点下来。
“听不懂我的话吗?”李华语气转冷,“送回去!记住,悄悄地去,别惊动旁人,务必保全吴小姐的声誉。” 他特意强调了最后一句,毕竟这关乎一个女子的名节。
栗嵩见世子态度坚决,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应道:“是是是,奴婢明白,这就去办,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说完,赶紧指挥小太监们盖上箱子,将那还在发懵的吴小姐小心翼翼地请出书房,准备连夜将人和东西都悄无声息地送返吴府。
看着栗嵩等人退下,书房内重新恢复了安静。李华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轻轻叹了口气。他揉了揉眉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这个“准皇储”的身份,已经成了多少人眼中炙手可热、竞相攀附的香饽饽。
李华回到自己的书房,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吴家小姐娇怯含羞的面容,那纤细的腰肢,那如兰的气息……一股莫名的燥热自小腹升起,让他有些心烦意乱。他知道,这是最原始的欲望在作祟。他并非圣人,也有七情六欲,尤其是在这权力唾手可得、无数人争相献媚的时刻,诱惑无处不在。
他深吸几口气,试图平复心绪,但那份旖旎的念头却挥之不去。最终,他脚步一转,没有回自己的主屋,而是向着郑观音母女居住的偏院走去。或许,在那早已熟悉、并且绝对顺从的温柔乡里,能缓解他此刻的躁动。
与此同时,郑观音母女三人所在的院落内,烛火摇曳。
大女儿贾文琇按捺不住兴奋,压低声音对母亲和姐姐说道:“母亲,我听府里下人们这几天都在悄悄议论,说圣上为了千岁爷,把庆王全家和那个杨首辅都……都处置了!皇位保准是千岁爷的,若是千岁爷日后真的坐上那个位置,那我们……” 她越说眼睛越亮,仿佛已经看到了无限风光的未来,甚至能获得难以想象的尊荣。
“住口!” 郑观音脸色微变,急忙伸手捂住大女儿的嘴,神色严厉地告诫道,“这种杀头的话也是能胡乱说的?隔墙有耳!若是被有心人听去,编排我们妄议朝政、觊觎天位,那就是泼天的大祸!”
贾文琇被母亲一训,悻悻地低下头,不敢再多言。小女儿贾文璎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眼神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郑观音嘴上虽然严厉呵斥,但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波澜?她比女儿们更清楚权力的滋味,也更明白一旦李华真的登临大宝,她们这些“旧人”的命运将彻底改变。若真能……能再侥幸怀上子嗣,有个一儿半女傍身……那她们母女三人就有了立足的根本和依靠。
也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内侍轻微的通报声:“殿下到——”
郑观音心中一凛,立刻收敛了所有思绪,脸上换上了温婉柔顺的笑容,带着两个女儿快步迎了出去。贾文琇也赶紧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的兴奋与期待。
李华踏入院中,看到的便是郑观音那恰到好处的恭顺与隐隐流露的依赖。夜色、烛光、美人以及她们眼中那份因他而起的期盼,瞬间点燃了他之前压抑的躁动。他无需再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