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气息当真恐怖,一旦泄露,必酿大祸!
人皇陈贤暗自思量,连圣人都觊觎的鸿蒙紫气何其珍贵,即便贵为人皇的他亦难以获得。
若当初师尊红云得到这道紫气,或许早已踏入圣境。
可这位老好人因让座之故,竟与圣位失之交臂。
红云与接引、准提之间的因果纠葛极深,如今云中子现身人族,这段因果即将浮出水面。
到时候定要让接引、准提二位圣人付出代价,否则实在太过便宜他们。
当初红云遭劫时,二人为躲避成圣带来的巨大因果未曾施救,唯有红云陨落,这段因果才能了结。
如此行径,分明是在逃避因果。
不过若人皇陈贤知晓接引、准提曾助人族抵抗女娲圣人的进攻,态度或许会有所缓和。
但归根结底,这份相助属于人族因果,与红云之事不可相提并论。
涉及红云的因果关系重大,即便人皇陈贤会因二人相助人族稍减怨恨,也绝不可能彻底改变立场。
若要人皇陈贤放过接引、准提更是妄想。
二人虽助人族,但欠红云的因果必须偿还,只是偿还方式尚难定论。
眼下人皇陈贤无暇顾及此事,毕竟妖族两位准圣已闭关五百载,受警告后的女娲圣人也未再关注洪荒。
作为三清之首的太上老子实力超群,身为盘古正宗绝非等闲之辈。
因其极少出手,女娲更不愿做出头鸟。
既受警告,女娲便不再插手洪荒事务。
恰逢其抽身之际,正是人皇陈贤行动的良机。
此番动作,他也未对天庭造成太大影响。
即便圣人亲眼所见,也不会过分在意,更何况女娲尚未察觉。
人皇陈贤微微一笑,望着天庭中的布置,心中颇为满意。
洪荒诸多强者并未出手,他们在观望人皇陈贤的后续举动。
若人族突然反目,对他们而言将是极大威胁,毕竟这个机会本就是人族给予,自然也能随时收回。
不过,洪荒强者并不认为人族会真的收回机会,最多只是给妖族一个教训。
若人族真如此背信弃义,洪荒强者也只能认栽。
妖族能忍,洪荒强者同样能忍,因此他们必须揣度人族的意图,才能决定是否继续。
信任与怀疑在他们心中各占一半,有利可图时自然可信,但若无利可图,信任便无从谈起。
此刻,人皇陈贤的目光投向南天门那根通天巨柱。
当初支撑南天门的仅余最后一根石柱,它维系着天地囚龙大阵的根基。
只要此柱屹立不倒,这座威震寰宇的大阵便有破绽可寻。
帝俊与太一两位天帝唯一能摧毁的便是这根立柱,数十载的囚禁不过是人族施舍的慈悲。
有此柱在,破阵之期可缩短至数十寒暑;若无此柱,禁锢岁月便要绵延无尽。
只需拔除这根关键石柱,稍加施力就能令大阵固若金汤。
人皇陈贤深谙此理,决意彻底取走南天门之柱。
静候多时后,他终于按捺不住,要让南天门完整归返人族疆土。
终究要完璧归赵才妥当,缺一根岂非遗憾?
陈贤嘴角含笑,袍袖轻扬,声震八荒。
听闻此言,洪荒强者无不色变——人皇竟要收回南天门的镇界石柱!
虽不解其意,众修皆知石柱与阵法息息相关。
当陈贤取下石柱时,寰宇间骤然气机紊乱,令诸强心神不宁。
他们虽未堪破陈贤阵法的奥妙,更未察觉其中蛰伏的骇人威能,但至少知晓:大阵阵脚若遭毁坏,阵法必将土崩瓦解。
若真如此,人族便是卸磨杀驴。
对洪荒诸强而言,这无异于灭顶之灾。
谁曾料到,人族竟会背弃盟约?
纵使人族反悔,他们亦无可奈何。
这些大罗金仙连准圣门槛都未触及,对人族而言毫无用处。
若人族不愿与妖族为敌,只需毁阵释放帝俊太一。
届时诸强非但要哑忍苦果,更要直面妖族的雷霆之怒。
此刻洪荒强者皆如坐针毡,唯恐人族临阵变节,招致滔天大祸。
洪荒众修衷心祈望人族信守承诺,莫要倒戈相向。
否则他们必将永堕深渊。
即便赴死,也该死得其所。
若遭人族算计,倒不如当初不曾求援。
各族皆作此想,毕竟人族的背叛,比死亡更教人肝肠寸断。
人族当真要过河拆桥?若果真如此,我等......
慎言!人族若有异心,何须等到今日?
难料!大族博弈本就利益交织,况且......
莫非因那位妖族圣人威逼,人族才不得已妥协?
洪荒诸强众说纷纭,猜疑迭起。
人族关系着他们的证道机缘,明明万事俱备,岂会功亏一篑?他们宁死不信。
如此强族突然变节,唯一解释便是受到外力胁迫。
如今妖族两位准圣皆困天庭,能迫使人族的势力几乎不存在。
巫族已与人族接壤,唯一能无视人族实力、施加压力的,唯有那位与妖族渊源极深、修为远超准圣的恐怖存在。
洪荒诸强心中唯有一人浮现——妖族那位隐匿多年的圣人。
圣境之威远非准圣可比,横扫人族易如反掌,唯有圣境存在方能达成此等局面。
圣人一旦出手,洪荒诸强唯有退避三舍,否则必遭灭顶之灾。
圣境之威难以揣度,纵有万千大罗金仙亦难抵挡。
若真如猜测这般,人族选择退让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直面圣人之威无异于以卵击石。
圣境强横洪荒共知,若非如此,圣人早已君临天下。
圣人之怒可令洪荒倾覆,何况区区人族?即便是巫族或天庭妖族,在圣人眼中亦如蝼蚁般渺小。
当然,亦有质疑之声。
若圣人当真有意现身,何必等到人皇陈贤击碎南天门后方才出手?
依我之见,这分明是人族与妖族联手设局,意在试探各方态度!
有趣!若果真如此,两族倒是谋划深远!
两族争斗激烈,若皆为假象,巫族岂不成了冤死鬼?
莫非人族意在引诱巫族入局,再与妖族合围剿杀?
此刻洪荒诸强暗自揣测,或许人族与妖族早暗通款曲,真正目标正是巫族。
毕竟十二祖巫实力强横,寻常手段难以撼动,唯有设下圈套方能取胜。
表面看来,人族与巫族结为盟友,实则暗中勾结妖族,最终目标便是铲除巫族。
如今人族已骗取巫族信任,将其牢牢掌控。
等待多时的良机终于来临,人族怎会错失?当即与妖族联手展开围剿。
若阵法威能不足,何以震慑各方?故而布下如此惊天杀阵。
此刻洪荒诸强心思各异,毕竟事关切身利益。
既然人族已然背弃,自然再无支持之理。
各种念头纷至沓来。
于他们而言,自身安危最为紧要,更关乎种族存亡。
各族顶尖强者齐聚于此,只为谋求生机。
谁曾想竟遭暗算。
一旦失去顶尖战力,种族必将覆灭。
因此,他们不得不将安危置于首位。
倒是我小觑了这些家伙,竟能想到这一层!
人皇陈贤暗自思忖。
看来他低估了洪荒百族强者,虽实力不济,却心思缜密。
毕竟对他们而言,生存才是根本。
当年人族为求存续,不也在诸强之间周旋?如今洪荒各族的处境,恰似昔日人族翻版,他自然了然于胸。
不过人族断不会行此过河拆桥之举。
然而夺取南天门柱之举,确实震慑了洪荒诸强。
对这些惊弓之鸟而言,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令其畏缩不前。
即便如此,这些人怕也难以参透其中玄机。
人皇陈贤嘴角微扬,心中暗想。
的确,常人难以理解这座恐怖阵法的奥妙。
即便在人族内部,祖龙、昆吾老祖等人亦对此面露困惑。
人族视人皇陈贤的每个决策皆为针对妖族而立。
可当妖族展露骇人实力时,人族确实需要提高戒备,毕竟威胁从未真正远离。
两族交锋必须慎之又慎,特别是当妖族圣人干预战局之际。
老子斩出的善尸方才示警之言犹在耳边,因此众人虽对人皇陈贤的决断心存疑虑,却也知晓此举背后的深意。
但理解终有边界。
最坏不过同归于尽——既然圣人率先打破约定插手洪荒之事,众生除了忍气吞声又能如何?面对绝对的力量碾压,即便是准圣也难以抗衡圣人之威。
故而众人对人皇的举措,既不敢完全赞同,也无法彻底否定。
此刻人皇的行动俨然成为重要风向标。
祖龙眼眸微动,已然洞悉其意图——这是要解除对妖族天庭的禁锢。
主上真要撤去禁制?
祖龙别无他选。
若让人族直面圣人,女娲的恐怖威能足以令整个人族灰飞烟灭。
思前想后,唯有人皇欲破开天地囚龙阵这一种解释。
可叹龙族式微,在积蓄足够力量前只能仰仗他人。
更准确地说,眼下人族与龙族的存亡,完全取决于圣人意志。
若圣人不降天罚,尚有一线生机;一旦出手,必将万劫不复。
即便是祖龙这等存在,也无力改变局势。
他转而望向昆吾老祖——这位来自混沌的魔神,是否能参透几分天机?毕竟谁都未曾料到,人皇会在此紧要关头突然行动。
虽说圣人迟早会出手,但如此仓促并非必要。
若圣人决意干预,又怎会在意时机?论及洞察力,这位历经混沌的昆吾老祖,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
能在量劫中全身而退的混沌魔神,恐怕仅剩昆吾老祖了。
祖龙投去探询的目光,昆吾老祖立即有所感应。
他抬眼与祖龙对视,眉宇间不由浮现忧色。
虽贵为混沌魔神,面对此等局面同样束手无策。
说到底,纵有通天修为,终究未能登临绝顶。
昆吾老祖向来以实力为傲。
准圣修为配合诸多先天至宝,随意祭出件灵宝都能搅动乾坤。
即便遭遇众准圣围剿,凭借法宝之威亦可从容脱身。
若单独应对圣人,他更有十足把握——只需遁入混沌即可。
但拖家带口便是另一回事。
修行之道,独善其身易,兼济天下难。
如今与人族羁绊日深,行事再难随心所欲。
正因如此,他无法劝阻人皇陈贤的抉择。
若是从前孑然一身时,必定会请主上出手干预。
可如今牵绊太多,祖龙虽脱离龙族投身人族,同样要为族群忧虑。
凝重的气氛在三人之间弥漫。
唯有顺应天命,主上所言极是。
昆吾老祖轻拍老友祖龙的肩膀,二人相视长叹。
始麒麟注视着他们,也不禁摇头。
三位大能此刻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始麒麟曾化身祥瑞,祖龙被困昆仑,都深知在绝对力量面前必须有所取舍的道理。